•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閱讀更多

放假不停學 學習更多元

自五月停課到現在,算是台灣學生最長的一次離校經驗,有人戲稱這是史上最長暑假,雖說期間各校努力實施線上教學,但學習模式和氛圍總是與實體上課不一樣,學生心態的確會較放鬆。如今疫情逐漸控制住,下周學生們將會回到學校,相信多數學生都非常期待,有些家長更是想要放鞭炮慶祝了!

這次的停課不停學,讓許多人感受到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衝擊,甚至認為未來的學習型態難以回頭,數位學習的能量將會更快速發展。而這種學習型態的改變,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學習節奏這件事。

傳統的學習依賴學校,而學校則以「學期」作為規劃教學活動的依據,將老師需要教的、學生需要學的,有計畫的排入二十周的課程中,親師生都很自然會把注意力放在每堂課、每個單元、或者每個定期評量的完成度,並做為檢視教與學的績效指標。這樣制式的學習一旦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疲乏,的確需要寒暑假適度的休息和調整,以便重新起動下一學期的學習。

然而,從中小學生的身心和智能發展來看,學習的時間未必要有這麼清楚的起迄界線,學習的範圍也不該侷限在固定的課程單元。寒暑假的作用,除了讓師生得以喘口氣稍做休息,更可以藉此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投入其他的學習,包括自己有興趣涉獵的課外活動,或是補強學期間較不熟稔的內容。

當資訊科技打破學習的時空疆界,許多的學習不需要在教室裡進行,不受限在制式的教材單元中;甚至無法於學校的學科課程裡得到滿足時,教育現場也需調整習慣已久的學習節奏,用更彈性和適性的思維,讓學習有更多可能性和延續性,放假一樣可以不停學。

(圖照:Jackie Niam / shutterstock.com)

給孩子輕鬆 但不放鬆的暑假
閱讀更多

給孩子輕鬆 但不放鬆的暑假

全國停課一個多月了,有老師開玩笑的說,沒有學生的校園裡,這學期真的是靜悄悄的來到尾聲!

這段期間隨著防疫警戒期限不斷延後,學校不斷在調整原訂的各種計畫,雖然線上教學盡可能的維持學生的學習進度,許多課程和活動都無法正常實施,對學生來說難免遺憾,卻也因此發展出許多創新的線上學習活動,讓師生感受到到資訊科技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

接著要進入暑假,在疫情沒有明顯趨緩的情形下,多數的營隊活動、暑期輔導、安親課程都被迫取消或轉型為線上。因此,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也成了最近學校和家長頭痛的課題。

許多學校會將暑期課程轉換為線上教學,然而一個多月來,許多學生已對網課感覺疲乏,學習參與度和效益也降低。因此學校在規劃暑期線上課程時,最好能善用科技,設計更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商請家長透過直播方式,在職場進行職業介紹,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工作環境和內容;或者利用視訊會議或網路資源,安排平時課程中較不容易進行的學習活動,例如各類主題的生活分享、讀書會、專題探討、遊戲競賽等。

家長方面,以往暑假是孩子容易沉溺在網路的時候,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恐怕更依賴使用3C和網路。家長應該先和孩子溝通暑假的作息,事前規範3C使用的時間和目的,並且安排其他活動,包括課外閱讀、適當運動、家事參與等。

面對這波疫情,雖然學校和家長都承受很大壓力,但孩子的成長也不能因此中斷。相信只要多花點心思,透過良好的親師合作,相信能夠提供孩子精彩、豐富且有意義的暑期學習體驗,讓他們過個輕鬆但不過度放鬆的暑假。

(圖照:Travelpixs / shutterstock.com)

免費網路資源  好教育不該是廉價的
閱讀更多

免費網路資源 好教育不該是廉價的

自從全台學校停課開始,數位教學資源成了維繫不停學的關鍵,於是各種網路上既有的線上教學平台使用者倍數成長,各級政府、學校或者民間機構,也積極蒐集整理各式資源,連教科書出版業者也全力支持,免費提供更多數位教材或學習資源,目的就是要讓前線作戰的老師們發揮教學專業,維持學生的學習成效。

最近也聽到有些老師分享,這次才驚覺原來網路上有這麼多數位媒材,有這麼多人在各種社群平台分享各種線上教學經驗和資源,就算之前較缺乏的內容,也在這段期間很快的就補上了,讓他們備課起來安心許多。重點是,多數的資源都是免費的!

這次停課不停學的確引出驚人的線上教學需求,也同時激發出台灣教育界許多數位資源製作的能量。然而,這些資源無論是來自教師個人、公益平台、政府機構或是民間企業,雖然多數是以免費形式提供給老師和學生使用,其實都要耗費許多時間、心力、專業以及經費累積而成。也就是說,那些資源都不該是免費的,只是有一群人願意去付出和承擔。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廉價的,除了人事、教材、設備、水電等這些顯而易見的費用外,還有許多隱藏在背後的成本,包括師資的養成與專業成長、課程與教材的設計、教學科技的導入、親師生關係的建立、學校行政的經驗累積,這些過程都是教育的成本,其投入的質量也都影響著教育的品質。

希望這次掀起的線上教學浪潮,除了讓大家發現數位資源開發的重要,也能關注到這些資源產生的成本。有句話說,免費往往才是最貴的,因為要承擔更多未知的風險。應該用更長遠而務實的角度去思考,無論是付費或共享,有對等的付出,才能持續獲得有品質的教學資源。

(圖照: CreamLabrador / shutterstock.com)

資訊融入教學 隨時應變
閱讀更多

資訊融入教學 隨時應變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肆虐,世界各國的學校幾乎都已停課,線上教學反成當下學習方式的主流。台灣因防疫工作頗具成效,反成為極少數學校持續運作的國家。在這個時期,能夠讓學生上學,無論對孩子、家長或整體社會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儘管仍正常上課,多數學校也不敢大意,從寒假開始就積極推動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以防萬一。開學以來,各校老師也都動起來,學習使用各種線上教學平台工具,而眾多的視訊軟體中,「ZOOM」的簡易便利性成了多數學校的選擇。

就在大家逐漸上手ZOOM軟體時,卻爆出該軟體有嚴重資安漏洞問題,嚴重到行政院直接下達指令要所屬機關和各級學校禁用。這必然引來眾多老師抱怨,畢竟視訊教學比一般視訊會議更複雜,老師事前的教學準備,師生對平台的熟悉等,都要花時間去練習和適應。

政府的禁令固然值得商榷,然而,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應有基本的認知,就是「突發狀況」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最單純的單槍投影教學簡報,都可能遇到設備故障、網路斷線等障礙,何況是更複雜的視訊軟體、線上學習平台等。

尤其當這些軟體系統是免費、主導權不在使用者身上時,沒有人能保證其功能、品質或機制不變。因此,老師要做的是學習更多種平台工具,預作模擬和準備,才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

一個優秀的老師,不會只有兩把刷子,或靠一招半式教遍天下。特別在強調活化教學的現今,老師更要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學習與融會各種教學新知,才能面對各種情境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線上教學 師生新挑戰
閱讀更多

線上教學 師生新挑戰

為了因應新冠疫情可能造成學校停課的狀況,教育主管機關從開學前就已呼籲各級學校老師要提早準備線上教學的平台與內容,這段期間也看到政府和許多企業組織紛紛提供各種線上教學的資源和技術協助,網路上有非常多老師分享他們使用線上教學的案例,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即便如此,先前多數學校老師對線上教學仍處於一種被動消極的態度,大概覺得應該沒那麼嚴重吧!直到最近真的出現某高中因兩位學生確診而全校停課,大家才驚覺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隨時會慘遭「毒」手,再不趕緊儲備自己的戰力,很可能會措手不及了。

於是這兩周可以看到許多學校積極辦理線上教學研習,老師們就算心裡有百般無奈,也多不敢輕忽,有人戲稱這應該是史上老師資訊融入教學能力進步最快的時期。

然而,線上教學畢竟不同於實體教學,不只平台操作的技能,師生或同儕互動的方式,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熟悉的情境,老師需要花更多時間來備課,要調整教學習慣,還要處理學生新的學習問題。不只是學生端軟硬體的使用問題,還有因好奇和興奮而不受控的挑戰。老師若無法熟悉操作,缺乏周延的課堂規範,或者急躁的想運用各種線上教學的技巧,卻忽略學生的適應狀況,線上教學的成效就很難期待了!

現階段線上教學仍只是個應急的替代方案,老師們不妨先求穩定,從較簡單的模式入門,等學生和自己都順利上手後,再來運用更多線上教學的功能,嘗試不同的教學變化。最重要的是,所有教學設計仍要緊扣學習目的,不要只為了嚐鮮而求變,才不會讓學習偏離了軌道。

餐桌上的主角
閱讀更多

餐桌上的主角

現代都市中的家庭,外食的機會越來越高,尤其到了假日,大大小小的餐廳都可以看到闔家用餐,或者父母帶著小孩一起參加聚會的景象,原本應該是溫馨歡樂的畫面,但卻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在那些家人之中,眼前多了好幾個客人,他們各自專心用手指招呼著,有時臉上露出笑意,有時則皺著眉頭,似乎那些客人所嘗過的美食,總是比餐桌上的餐點來的誘人;那些客人所遭遇的經歷,比身旁家人的心情更重要。結果那些螢幕裡的客人,頓時成了餐桌上的主角。

手機或平版電腦等3C產品,對許多現代人來說已是不可或缺的生活配備,甚至成了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依賴。這些快速的通訊科技,增加許多在不同空間與時間的的交流,隨時關注千里之外的友人近況,掌握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這是「科技來自於人性」帶來的許多便利。然而,這些科技也讓許多人減少了螢幕之外的實體互動,忘記和家人眼神對接的感覺,以及分享喜樂悲苦的感動,這或許是「科技正在改變人性」的悲劇。

很遺憾的,父母往往是促成這種悲劇的幫凶,有時為了幫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和空間,就把孩子交給3C保母照顧;更糟的是,父母也被手機綁架,為了沉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中,只好讓孩子進入另一個世界裡。

網路上,有不少圖片和影片在控訴這樣的悲劇,希望大家能放下手機,用更多時間對待身旁的家人親友。春節假期,是家人親友重要的團圓時光,希望大人們能以身作則,減少對3C產品的依賴,用心陪伴孩子和家人,好好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建立正常的互動模式,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畢竟,眼前有著稚嫩肌膚,或者粗糙皺紋的家人,才應該是餐桌上的主角。

大人更需要學習面對未來
閱讀更多

大人更需要學習面對未來

同事分享前陣子手機的通訊軟體中,長輩又傳來一則「8開頭條碼是基因改造食品」的網路謠言,會說「又」收到,是因為已經不知第幾次收到這則訊息了。他照往例找到網路上澄清謠言的資訊,將連結回傳給對方,也建議對方轉發給訊息來源者,希望能多少抵銷一些假訊息的擴散力量。

進入網路資訊時代後,各種訊息的傳遞速度已非我們能想像,尤其當今各種網路社群和通訊群組的便利,加上各式自媒體盛行,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很容易被快速散播。即便許多假消息一看就知可信度極低,但總有不少人不經大腦的思考,就如同神經反射動作似的,直接手指點擊傳送出去。

因為這樣的發展趨勢,有人說新世代的教育,要更重視閱讀理解和思考判斷能力,培養學生如何從雜亂的資訊中取得正確有用的資料。實際上,這已經是現代所有人都需提升的能力,因為不管老幼,我們都已身處在湍急的資訊洪流中。

然而從經驗觀察,年輕一代因為接觸的資訊多,雖然探究不深,廣度卻也不小,他們可能比大人更會判斷訊息的真偽,或者更知道如何查證。每當有爭論性的議題出現,網路上各方資訊匯集和論證的激戰,也常讓人佩服。相較之下,許多網路謠言的傳遞者,反而是有點歲數的長者,可能受到過去刻板教育的影響,讓我們太容易相信眼前看到的片面。

有時在想,我們這些大人需要放掉一些成見,打破一些框架,忍受一些叛逆,讓年輕人有更多探索的機會,甚至是一些天馬行空的空間。因為將來有一天,當他們回頭來教我們應付未來的能力時,我們也才能欣然接受,不會惶恐。
數位閱讀需要學習
閱讀更多

數位閱讀需要學習

2016年國際閱讀素養調查近日公布結果,台灣共有四千多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受測,欣慰的是平均分數和整體排名都較五年前進步,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的調查除了紙本閱讀素養外,也對同一批受測學生調查了「數位閱讀素養」,台灣學生在該項的表現排名雖然在中段,但卻大幅落後紙本閱讀素養。台灣的網路普及,孩子接觸數位資訊的機會非常多,這樣的結果更值得我們關注。

依據學者分析,線上閱讀素材為多元型態的素材,包含文字、照片、圖畫、影像和動畫等,策略除了紙本閱讀技能外,還包括許多更複雜的資訊搜尋、理解、處理、篩選、判斷與綜合歸納的能力,這些能力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而這次調查研究發現,四成的孩子在學校沒有使用電腦搜尋及閱讀資訊、近六成沒有使用電腦做報告,缺乏學習運用線上資訊的機會,表現當然不好。

除了學校數位學習資源不足,家長對網路使用的態度也會影響。大人常擔心孩子因此沉迷網路而希望採取限制管控的方式,只關注孩子對網路的使用量,卻忽略了正確使用網路方式和內容。少了特定學習目的,孩子多半把有限的網路使用時間拿來滑臉書、玩遊戲、看影片或聊天,同樣降低了培養數位閱讀能力的機會。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把「數位閱讀素養」列入重要的調查項目,顯示這是未來學生必須具備且強化的能力。實際上,透過資訊網路,當今的學習已從教室和課本往外拓展延伸,有些國家甚至漸漸揚棄紙本教材,全面採取數位化的學習。我們得更積極面對這趨勢,改變數位學習的政策和方式,才能讓孩子提升未來的學習能力,不被這波數位洪流給淘汰!
學程式已成新教育潮流
閱讀更多

學程式已成新教育潮流

過去科技的發展對中小學教育現場的影響,多發生在教學媒介和教學方式,例如多媒體教學、行動載具學習、線上即時課程等,這些教學的內容仍以原有的課程教材為範疇,只是利用新的科技讓教學更有效能。

然而這幾年科技卻已開始改變中小學的課程內涵。許多研究和預測都看見了未來程式設計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其對未來創新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要性。

部分國家開始積極推動中小學的程式設計(Coding)課程,美國總統歐巴馬還親自錄製短片來鼓勵美國人學寫程式,美國教育部也因此通過STEM法案,將電腦科學納入中小學正式課程中。其他如歐盟國家、新加坡、韓國等也都已著手推動中小學的程式教學,這股學程式的潮流,正一波波在世界各地蔓延。

台灣學生在程式設計的能力其實相當不錯,常常在世界各大競賽中獲獎,只是現有人才培養的速度恐怕跟不上未來需求。雖然部分民間企業或團體已先啟動推展程式設計相關的課程,但政府的作為仍停留在政策規畫階段,除了新的國中課綱草案把資訊科技獨立出六學分,其他階段還看不到培養程式設計人力的更積極作為。對於未來台灣這部份的人才供給,會是一大隱憂。

學程式不只為了寫程式,當中有相當多的邏輯推理和創意發想的訓練,廣義來說對整體人才發展都是正向的。政府起步慢了,加速推動就好,但如果像過去推行其他主題課程一樣,政策訂下去,經費給出去,又只是外加科目要學校教,效果恐怕也不會好。政府如果看重這個問題,應該有更完整的規畫和準備,尤其是師資和整體課程的調整,都該有更具戰略性的全國政策才行。
防霸凌 學校氛圍很重要
閱讀更多

防霸凌 學校氛圍很重要

隨著社會事件發生,霸凌的問題再度引起大家討論。其實「霸凌」一直是學校內學生輔導管教的重要課題,只是以往的霸凌行為多在實體世界中,透過肢體或言語直接讓受害者感到威脅,因此學校老師比較容易發現並處理。

如今隨著網路社群的發展,更多的霸凌問題在虛擬世界中發生,其容易匿名和快速散播的特性,除了讓校方難以即時掌握處理外,對受霸凌者的心理傷害也可能更大。學校對每個霸凌個案,可能需要採取不同的因應方式,但無論是什麼型態的霸凌行為,正向面對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當事件一旦發生,傷害可能已經造成。因此除了一般性的宣導活動,如何做到更積極的事前預防?這是學校應該努力的方向。

從參訪日本推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發現,學生除了學習態度改變外,也大大改善同儕之間的關係。透過學習聆聽、合作討論、同儕指導等方式,同學之間減少了競爭,多了理解和包容,結果學校的霸凌問題也跟著減少了。

相對的,過去我們總是把學習聚焦在個人的學科知識上,同學習慣了單方面的競爭比較,不會欣賞別人的優點,甚至老師也不自覺的幫學生貼標籤,增加學生間的對立,無形中也助長霸凌事件發生。

學校的學習氛圍影響著學生行為,日本學習共同體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除了老師要避免標籤、歧視的語言和作法,還可以透過合作學習,建立更和諧的同儕關係。

同時要更落實多元適性的發展,建立各種機會讓學生展現長才或特質,鼓勵學生看到並學習別人的優點。當同儕之間能有更多正向的互動,就能減少負面的衝突,這才是避免霸凌發生的根本之道。
了解自己方能選對科系
閱讀更多

了解自己方能選對科系

前陣子國內部分大學還在討論是否應廢除退學制度,而教育部最近公布卻最新的「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從九十九學年度以來大專院校退學比例逐年升高,102學年度退學人數已達八萬七千多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超過七成退學原因並非學業成績不佳,而是因志趣不合或其他因素自己決定不讀了,顯然國內高等教育升學率雖然非常高,但入學後感到後悔或失望的比例也不低。

學生入學後若發現所學與志趣不合,一種可能是對自我的性向興趣不夠了解,只跟著某些習慣性價值來判斷;另一種就是對校院科系和其教學內容認識不清,只依循某些社會評價做挑選。而實際上,恐怕多數學生這兩種問題是同時存在的,例如數理能力好就以為自己應該選擇理工科系,然後又聽說生物科技熱門,所以就跟著挑相關科系就讀,決定的過程中,真正去認識自我、學科和職業的學生,恐怕少之又少。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些決定退學的學生,可能是認清事實而懸崖勒馬,並非壞事。反而是有更多學生花了四年或更長時間完成高等教育,卻仍未找到自己的志向,只是順著父母或命運的安排。等進入職場後,才發現他們一直追求的目標,並不是他們真的想得到的。屆時他們想要從職場退場重新來過,就需要更多的勇氣和代價。

協助高中生更認識自己,更了解各科系所學與其未來發展,需要國高中和大專院校更積極的作為,除了舉辦大拜拜式的大學博覽會,應充分利用網路科技,將高中的輔導、大學招生和企業的求才相關連的資訊統整,並提供互動諮詢與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真誠的探索自我,才能勇敢理智的做選擇,減少一些學習的冤枉路。
數位時代的公民教育
閱讀更多

數位時代的公民教育

近日因不滿立法院處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一群大學生和公民團體從原本的靜坐抗議,無預警的佔領了立法院,成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國會被民眾佔據的社會運動。

且隨即在網路的快速傳遞下,很快聚集更多學生和民眾到場外聲援,並引起國際注意,連國外的學生或僑民也主動發起串連。

這場驚動台灣和國際社會的學運,除看見數位世代對公共議題的關注方式不同,也提醒我們公民教育得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

任何公眾議題,本來就會因不同立場、角度、需求和意識型態,產生解釋與認知的差異,唯有經過公開的思辯與正當的程序,才能讓人民以理性態度去接受民主的決定,這也是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

越是複雜與影響層面廣泛的議題,越是需要時間和管道去溝通對話,傳統的公聽會、研討會已不足以應付時,讓資訊傳遞幾乎零時差也無國界網路平台,其實是有效的輔助管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最近的社會事件中可看出,網路的特性的確讓主事者難以用敷衍、矇騙或其他方式去逃避問題,卻也可能造成集體誤判。

網路世界讓資訊快速竄流,無遠弗屆,加上網民對資訊的接收多是被動且從眾的,多數情況並不會也不容易判斷資訊的正確性,更容易產生另一種人云亦云的主流假象。此時若有人刻意散播誤導資訊,造成負面效應的速度與範圍也更難管控。

面對這樣的數位世代,公民教育不能只教學生判斷試題選項對錯,而要培養更高程度的資訊判讀與綜合思考能力,否則大家仍習慣非黑即白、非藍即綠的二元思考,會讓公共議題難以被充分討論,民主素養恐難提昇。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閱讀更多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這幾年網路社群快速發展,加上智慧型手機與免費通訊軟體的開發,不只改變了人們使用虛擬網路的習慣,更進一步影響現實中的互動模式。

最近聽聞一些老師討論家長們經常透過臉書或Line詢問或傳達班級事務,因訊息傳遞快速,有時會讓個別學生問題演變成全班學生問題,尤其當擴散的資訊不正確時,學校和老師得花加倍的力氣來解釋說明,增加不少溝通成本,甚至影響親師間的互信,讓老師開始擔憂這些平台產生的問題。

過去家長和學校的互動通常是被動且單一的,有問題時老師找家長溝通,班級家長群聚的機會大概只有班親會;網路開始發展後,班級網頁成了老師們班級經營的重要平台,但仍屬於老師分享家長接收的單向性溝通。臉書盛行之後,出現有趣的現象,家長開始主動在臉書建立班級平台,積極交換各種訊息;最近家長則多利用手機通訊軟體,建立各種家長群組,讓資訊的傳遞幾乎到了全天全年無休且錯綜複雜的狀態,資訊的正確性更難以確保。

這一波波親師互動的演變,除了溝通平台數位化,家長的積極度越來越高,老師對互動的主導性卻降低了。遇到好的家長群組,老師可以順水推舟,讓他的教育理念輕鬆分享給家長;但遇到觀念偏差又過度強勢的家長,這類平台反而成為興風作浪的媒介,老師的教育專業很容易就被社群輿論給吞沒,讓老師倍感挫敗。

然而這波數位潮流已不可逆,網路的力量也超乎想像,老師無從躲藏,只能積極面對。最重要的是堅持教育的核心價值,提昇自己的教育專業,用真心去對待每位學生,與家長保持合作但不屈就的態度,再適度掌握數位平台的溝通技巧和操作模式,相信多數的家長能夠認清是非,成為學校的教育夥伴。
學會判斷 才不會盲從
閱讀更多

學會判斷 才不會盲從

上周末夜晚,在台北景福門周圍形成的白色十字架,表達了國人對一個年輕生命無辜犧牲的不捨和不滿,場面壯觀、激情卻又平和,令人感動!過去總有人說台灣年輕人都是對政治無感,對社會議題無知,但這場台灣有史以來,最多年輕人自動集結起來表達心聲的集會,讓我們看到他們仍然是社會改變的重要力量,只是關注和表達方式不太一樣了!

這次的集會活動,透過網路社群發起,意外凝聚了25萬人參與,雖然累積多日的社會不滿是主要因素,但網路串連的力量更是令人驚訝。其實年輕世代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大部分來自網路資訊,而網路傳達的速度與範圍,早已超過傳統媒體傳播的力量。從正面來看,當權者已不太容易單方面操控媒體,掩蓋問題;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出現謠言一散千里,難以收拾的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所謂的「鄉民正義」,許多時候是某種情緒集結後,產生的集體意識,當中是否有資訊偏差?或者有操弄甚至造假?有時不易客觀判斷。網路資訊太雜,多數人沒有時間一一檢視消化,只能挑想看的看,加上新聞媒體漸漸喜歡引用「網友言論」,甚至刻意營造某種輿論方向,就可能造成集體迷失的現象。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面對複雜的資訊,要有足夠的分析判斷能力,才不會被誤導。然而我們過去的教育體制,習慣教學生書上寫什麼,他們就記什麼,並不重視培養學生對資訊的分析判斷能力,也不期待他們對所學知識有太多質疑,無形中就弱化學生對謠言的批判能力,或者成為謠言的散播者而不自知。因此,教導網路新世代的孩子學會正確與客觀的判斷網路資訊,不致於盲從,是我們該提早因應的教育問題。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閱讀更多

是日據或日治 不妨讓學生自己判斷

到底是「日據」還是「日治」?又成了歷史教科書中的熱門討論話題,從過去經驗來看,這種深受史觀不同而影響歷史事件解讀的問題,大概很難找到共識,從教科書出版的立場來看,或許只期待主管單位趕緊定調一個「標準答案」,但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想,這樣的爭論若只為了給個「標準答案」讓老師教,那就可惜了!

過去資訊傳遞不方便,學生的知識來源主要是教科書,加上升學考試對標準答案的要求,讓學生非常在意一字一句的正確性,雖然學習效率高,卻也忽略了知識的複雜性,喪失對資訊的批判辯論能力。當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網路時代,學生可輕易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資訊,對同一事件找到各種說法,我們的教育不能只讓學生習慣接受單一資訊,而不去學習判斷資訊的合理性。畢竟許多的問題,會因時空背景、環境條件,甚至主客觀認知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解答,且無一定對錯。

這次「日據」與「日治」之議,其實相互爭辯的內容很精采,各有各的邏輯脈絡。既然如此,若能把這個議題當作教材,讓學生去蒐集資料、整理判斷、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透過辯論,讓不同見解相互激盪,如此一來,學生對於那段歷史的發展會有更深入的認識,到底是「日據」或「日治」留給學生自己去判斷,這樣的課程豈不更有意義?

教科書內容當然要有一定的正確性,但知識的建構應該更多元且靈活,教科書只是多元的學習素材之一,不該是單一的範疇,也不見得是絕對標準。教科書該用什麼字眼?留給那些學者專家去爭論,教育人員真正的課題,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學習沒標準答案的知識。
減少無知方能消除恐懼
閱讀更多

減少無知方能消除恐懼

近來一連串食品安全的問題成為社會焦點,從路邊攤的小吃美食,到傳統大廠的包裝商品,陸續被發現使用過期或非法添加原料,弄得大家人心惶惶,好像輕易就可以吃下一身毒。

只要牽涉民眾權益的公共議題,本來就容易激發民眾的情緒反應,加上部分媒體喜歡持續在這類議題打轉,到處找人爆料,請名嘴高談闊論,加上聳動的標題,不斷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結果許多問題的癥結被遺忘了,甚至真相被遮掩了,只因為大家被莫名的恐懼給蒙蔽,被輿論的情緒給牽著走。

有句話說「無知是恐懼的源頭」。當我們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尤其問題本身又帶有專業性,一般人難以求證時,的確容易被他人的反應給影響。偏偏多數的公共議題都有一定的專業性,例如以前的三聚氰胺,現在的順丁烯二酸,或者其他領域的禽流感、二代健保、核能發電、都市更新等等,這些議題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明清楚,但專業真相卻容易被輿論情緒給遮蔽,結果多數人的恐懼就來自因為「聽說很可怕」!

如果這些專業議題又帶有未來的不確定性,那引起恐慌的程度可能更高!就好比十二年國教,從政策制定到規畫執行,問題不少,搖擺不定,無法給人清楚有力的說明,連教育單位都無所適從。再加上補習班、媒體的推波助瀾,不斷強調十二年國教的「可能」問題,學生家長豈有不擔心害怕的道理?

既然恐懼來自無知,政府又缺乏論述能力,我們只好自求多福!還好,現在的網路世界裡,總有人看不下去,提供相對專業的資訊和客觀的論述。只要我們保持理性,用更客觀的態度去面對資訊,用腦袋多想想,往往就會覺得問題並沒這麼嚴重,無需自己嚇自己!
公共議題 善用網路社群
閱讀更多

公共議題 善用網路社群

三不五時就會收到希望大家幫忙轉寄的網路謠言信件,內容花樣百出,有的明顯誇張不合理,有的則是求助時效已過,但這些信件總能流傳很多年,讓人不得不佩服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

近年來,許多網路社群已成為輿論集結主要平台,從早期的討論區到現在的臉書,一個偶發事件很快就在網路上散播,一些重要公共議題更是焦點。然而這種資訊快速傳播的現象,雖可讓資訊透明,但卻也造成不少「集體盲目」或「集體偏執」的問題,就像那些不斷流竄的網路謠言。

類似像十二年國教、核四、都更、二代健保這種公共政策議題,因牽涉層面很廣,專業複雜度高,透過傳統媒體的報導通常無法看到全貌,網路平台的確增加充分交換意見和辯論的機會。

問題是,多數人在網路上瀏覽資訊時,都是被動的接收「常見」或「廣傳」的訊息,被餵養習慣後,就會失去進一步查證的警覺和動力。這時只要有人刻意操作,讓錯誤資訊「看起來」很有道理,很快就會被散播出去,結果真相卻因此被遮掩。

此外,網路社群在討論這些公共議題時,絕大多數都是「非專業」的認知表達或情緒發洩,因為複雜冗長的專業分析不見得有人想看,直接判生判死的字眼才容易引起共鳴,而那些專家們大概也沒空在網路上和這些錯誤資訊筆戰,因此想在網路平台上找到專業的解答,恐怕都不容易。

現今政府部門的網路宣傳,多仍停留在舊的網路時代,以為弄個網頁做政令宣導就好,實際卻達不到效果。真的該思考如何跟上網路社群時代,讓這些專家的聲音能在網路平台上主動出擊,讓更多專業的資訊在社群上被揭露,讓議題多些專業論述,相信多數網民還是有判斷力的。
讀萬卷書 也行萬里路
閱讀更多

讀萬卷書 也行萬里路

周一上午,我陪著二百五十多位高一學生,騎單車上北宜公路,然後在石碇用祝福和羨慕的眼光,目送他們繼續往前挑戰十二天單車環台活動。自己雖然已完成兩次單車環台,但那是在年過半百之後的事情。相較之下,覺得這些十六歲的孩子,有機會在學校的安排下踩著單車壯遊台灣,親身體驗台灣自然景觀和社會風情,真是幸福!

同樣時間,也有另一批國三的學生,不是抱著課本參考書猛K,而是帶著行囊,飛向港、泰、馬、新等國家,進行兩周的國際教育之旅。這些國家我也去旅遊過,但也不像他們,是在學校的規畫下,以專題研究的方式,實地探索這些國家的文化、經濟、政治和教育特色,甚至試著去理解「東南亞國協」這樣生硬的議題,行程精采豐富。

雖然在今天資訊發達的時代,透過實體教材或虛擬網路,就可以輕易取得遠在天邊的各種知識。然而,實際走訪的真實感和親切感是絕對不同的。尤其許多文化特色和民俗風情,透過和當地人事物的互動,往往會更有「感覺」。這時學生再對照學校教材,不僅能印證所學,甚至能觸類旁通,產生更多的學習連結。我想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許多歐美國家的教育觀念中,「旅行」或「探險」都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因為有太多東西是課本上學不到的,教室裡教不來的,有些國家甚至鼓勵孩子安排長時間長距離的壯遊,除接受不同文化刺激,也學習如何面對未知的挑戰,培養堅持的毅力和勇氣。

只是在華人社會裡,多數家長沒有這樣的觀念,多數學校也不敢承擔風險舉辦類似活動,所以孩子就只好留在書本上或網路上,看著別人留下的故事和畫面,用想像去「旅行」或「探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