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第一志願操之在己
閱讀更多

第一志願操之在己

上周看到某明星高中校長接受雜誌專訪的報導,文中提到該校因學測滿級分人數減少,錄取醫學系和台大的比例降低,校長就要承受許多來自家長和校友的質疑壓力。而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學入學制度的設計,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比例過高,名額被其他學校學生搶走,對那些很會讀書的頂尖高中的學生非常不利。

類似的批判聲音其實很常聽見,儘管高中評鑑制度中包含了許多面向和指標,對一般民眾而言,把台大和醫學系的錄取率當做明星高中辦學的主要績效顯然簡單易懂。然而這代表的卻是「會讀書的人就該去讀台大,去當醫生(或律師、工程師)」的老舊價值觀。br>
其實我們的社會仍充滿著偏頗的教育價值觀。例如前些日子在報紙版面上看到這樣的標題:「超勵志,玉女歌手苦讀考上法官」。之所以勵志,是因為我們普遍覺得當歌手的難度或價值低於法官;若反過來「一位女法官努力成為歌手」,我們可能會佩服他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但不見得會以此作為激勵學生的範例;又如果一個很會讀書的孩子從小目標就要當歌手,他會得到多少支持肯定?

假設今天明星高中的台大醫學系錄取比例降低,是因為有更多學生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選擇心中真正想讀的大學科系,而不是社會大眾所設定的第一志願,那才是值得稱許的事,也是學校應該努力的目標。

面對這種價值的偏頗,教育人員可以適時導正觀念,強調學校不該以單一升學指標來評判優劣,而應多方面提升,讓學生有更多探索的機會。如果辦學者也存著狹隘的潛在思維,只在意幾個數字的變化,學校的發展怎能寬廣?學生的方向如何適性多元?
先適性再揚才
閱讀更多

先適性再揚才

前陣子國中會考成績出爐,今年也是十二年國教實施第三年,在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規則上,基北區等部分考區仍有些調整。無論是降低作文比重,或者取消ABC等級的區隔,雖然遊戲規則一改再改,今年似乎反彈聲音小多了。

與其說是大家對十二年國教政策和制度更了解,倒不如說是越來越清楚這些規則的改變,越來越符合多數考生和家長的習慣和期待,也就是捨去那些刻意的模糊,讓排序方式越簡單,讓分數差異越清楚越好。因為這樣就更容易比出高下,更好設定每個考生該選擇的學校。

於是,已有國中大膽預測今年該校會有多少學生進入建中、北一女或前三志願,因為那些會考分數夠高的學生,「理當」都會以這些傳統的明星高中為首選。所謂的「適性揚才」,看起來是先判斷學生能揚多少學科才能,再來決定他適合的學校屬性。

也因此先後排名一直難以改變,多數家長對十六歲以下的孩子,關心的重點總在於「考多少分?」「排第幾名?」等到了高二,才開始問「想考哪一類組?」到了高三考大學了,才問「想讀什麼?」

偏偏攸關未來的重要課題,多數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少有機會去好好探索和思考,然後又被逼著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定,於是只好再用同樣模式,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再來決定適合走哪一行?所以那些學測滿級分的學生,會選擇的科系大概預料得到,他們若想選擇冷門科系,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面對周遭人們的「關心」。

「適性揚才」不是升高中或大學的議題,也不是十二年國教政策的口號,而是每個孩子原本應受的對待。只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要達到這個理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人生勝利組?
閱讀更多

人生勝利組?

我們在新聞報導中常看到一些角色用語,如科技新貴、博士男、富二代等等,而這些用語其實隱含著某種價值觀,通常以學歷、職業、財富等條件,來設定這些人應有的行為模式或社會地位。近來更出現「人生勝利組」這個詞,形容那些出身好、學歷高、收入豐的人,好像他們註定在這個競爭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當這些角色做出與社會期待不同的行為或想法,媒體總會刻意呈現角色名稱和其行為反差,如博士賣雞排、科技新貴遭騙等,或人生勝利組過不了情關之類。

這種觀念代表我們還缺乏多元性的社會價值,就如同古人所說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於是多數人汲汲於追求某些特定標準,好讓自己被視為勝利組之一,忽略了每個個體與生俱來的差異性與特殊性。當這些所謂的勝利組迷失了自己,承受不了挫折,甚至犯下傷人害己的錯誤時,往往才讓人感到不解和遺憾。

不幸的是這樣的觀念,似乎從小就在家庭和學校裡被灌輸或潛移默化著。雖然教育目標強調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實際上,我們期待的「好學生」,多半先從其課業成績看起,學校也把多數資源投放於此,對於品德、美學、群性、體能等方面的學習,總被看輕甚至忽略。就拿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動來說,即使不斷強調要適性多元發展,課程增加彈性了,教學要求活化了,大家爭論最多的還是分數、排名、公平……等,這些能否比出高下的指標。

如果每個人的跑道、速度和目標都不盡相同,過程中或許有先有後,但終其一生如何定輸贏?最重要的還是引導孩子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舞台,專注於自己的長才,不斷突破自己,盡力做到最好,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是勝利組。
多元入學 方能適性揚才
閱讀更多

多元入學 方能適性揚才

自從大學多元入學管道開放後,就一直有輿論質疑甄試申請管道的不公平,其主要理由是經濟背景好的孩子有機會參加各種校外活動,學習其他才藝,甚至可以花錢請人代為準備申請資料,對經濟弱勢的孩子而言是不利的。

最近是大學申請的旺季,這個議題再度引起討論,甚至有教授一直主張恢復聯考才是公平的。不可否認多元入學可能讓經濟優勢的孩子多一些競爭力,但以此推翻多元入學的精神和制度,卻也因噎廢食。

從大學選才的立場來看,甄選制度是更能選擇到符合科系需要的學生,減少入學後因志趣不合影響學習成效;從高中教育的角度來說,甄選制度能讓志向清楚的學生提早規畫準備,更能符合適性教育的精神。

至於經濟弱勢的孩子是否真的吃虧?依照教育部的說法,申請入學與考試分發皆招收約2%的弱勢生,數據上看不出差異,大家只從準備過程來推斷可能存在不公平。

就有大學教授分享,實際面試時閱讀資料的時間有限,關注的重點還是學生能否展現自己符合申請科系的需要,而這些特質與證據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不是短時間能包裝出來的。因此輿論的批判,恐怕是多慮了。

提高申請入學的比例肯定是正確的,也符合國際上高等教育選才的趨勢,當大學選才更有彈性,反而越能照顧到弱勢的孩子,清大的「拾穗計畫」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應該鼓勵更多一流大學保留更多名額給優秀的弱勢學生,這群力爭上游的孩子會給學習現場帶來質變,創造更多元豐富的學習氛圍。

只要有排名,就難以做到絕對公平,毋須把公平無限上綱,該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努力讓更多孩子提早做職業試探,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志趣所在,並尊重孩子的選擇。無論是普通大學或技職院校,無論任何領域,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挑戰,並願意朝自己的目標努力學習,才是制度該走的方向。
非得比個高下嗎?
閱讀更多

非得比個高下嗎?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終於順利落幕,無論過程多麼詭譎多變,競爭合作之間充滿爾虞我詐的策略,這個擂台上最終得比個高下,一票兩票都得計較。等霸主選出後,台下觀眾看完熱鬧,還是照常過日子。

不過對於現在的國三學生來說,卻好像進入另一場擂台賽似的,三年磨一劍,就等著扳倒眼前的競爭者,好搶下那有限的位子。而北北基地區的考生比較辛苦,到現在比試的遊戲規則還遲遲未定,到底該出什麼招式好像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只好繼續照著舊路子苦練,而且最好把十八般武藝全練熟了,才有勝算!

古代小說裡的武林盟主是眾多高手覬覦的寶座,但真能穩穩坐上的也就那麼幾人;現代的選舉雖然機會多些,但仍免不了一番你爭我奪。這些都屬於大人社會裡的競爭遊戲,不願意加入的,或許還可以選擇退出江湖隱居山林,然而這些國中學生們,卻人人被逼著參加武林大會。不管行不行,多數都得硬著頭皮打出一招半式,只為了讓判官挑出少數練武之材,進到大門大派修煉更深的功夫。那些被打下擂台的,還是得找個小道館,繼續湊合練著,等著三年後另一場武林大會。

但是,學習真的非得這樣把雲門和少林放一起比個高下嗎?不是習武之材,難道不能是雕龍畫柱或琴棋書畫的料?十二年國教說要適性發展,大家卻還是圍著那座擂台,吵著哪些招式才能拿來比畫?怎麼攻防才好得分?怎麼算計才好比出高下?都忘了多數的孩子其實只需要練武健身,然後去找個自己喜歡的街角或地盤,盡情演出自己最擅長的招式,好好過這一生!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孩子須找出自己的路

朋友的孩子讀了4年的大學資訊系,工作2年後,仍無法忘懷當初的最愛,決定再回大學重新學設計。他感嘆早知如此,當初就順從孩子的想法,不必浪費好幾年的青春,多繞一大圈。

這幾天媒體也報導了2則類似的案例,無論是大學休學改讀高職餐飲科,或者大學畢業重新回到高職追求扎實的技術訓練,這些人多花了好幾年才回到自己的初衷。不過至少他們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更多年輕人對未來是沒有方向或想法的!

這幾年,社會大眾看待各種職業比以往更開放多元。然而面對孩子的求學發展時,多數人仍難擺脫主流價值的影響。仍期待進入一流大學,選個讓多數人稱羨的熱門系所就讀,將來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但根據調查,有1/3的大一新生後悔自己選錯科系,這些學生若渾渾噩噩過4年,將來進入社會,通常難以展現所學專業,只好尋求其他發展機會。

然而其他2/3的學生,雖不後悔所讀科系,卻不代表他們做了正確的抉擇,因為有些人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想學的是什麼?

許多孩子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幾次例行的性向測驗,沒有太多機會去認識自己的興趣,思考自己的未來;當面臨升學的抉擇時,大概就依照分數和主流價值來決定未來的進路。等發現走錯了,得花更多代價去彌補。

12年國教希望孩子適性揚才,就得安排更多選修課程或多元社團,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走出教室,認識各行各業,藉以了解自我和探索未來,否則社會的發展雖然開放多元了,孩子卻不知如何選擇,恐怕在學習歷程上繞路的案例仍然會很多!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閱讀更多

要先適性 方能揚才

前兩周看到同仁分享1則校內學生的好消息,1位就讀國三的劉同學,剛滿15歲,已通過國家丙級中餐技術士證照考試,朝著他開餐廳的目標邁進!這位看來靦腆,也不多話的小男生,從小喜歡烹飪,在家長的支持下,利用課餘時間找師父學習廚藝,在廚藝教室中他的年紀最小,卻有著清楚堅定的志向,這份執著讓人佩服,尤其是他父母親開放明理的教養態度。

這看似簡單的放手,對許多現代父母來說,恐怕得歷經內心萬般折磨!在升學率、錄取率都創雙高,文憑已越來越不值錢的台灣,「行行出狀元」的老話,聽來卻有點八股又諷刺。

表面上我們總是鼓勵學生多元發展,但多數人在判斷學校的檔次時,還是很難跳脫世俗價值。所以每年升學考試結束後,媒體報導預估的分數不外乎名校名系,當有高分考生的選擇與一般期待不同時,也會成為媒體焦點。

學生、家長,甚至學校老師都會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壓力下,去面對孩子學習志向的抉擇。我們有多少孩子能勇敢依照自己想要學、想要做的方向走?尤其是成績表現較好的孩子就更難了!當然,前提是這些孩子要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看到馬祖中正國中讓全校學生從國一開始,到社區甚至台灣島內體驗各種職業,希望學生畢業前了解高職的15個學群。相對的,都會區的國中生有沒有安排這樣的機會?還是我們的觀念上就認定,只有偏遠地區或不擅長讀書的孩子,才要去了解職業類科的學習內容?如果「適性揚才」是12年國教的重要精神,我們似乎花太多時間關注如何揚才的升學制度,而忽略幫學生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