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快樂學習不該是口號
閱讀更多

快樂學習不該是口號

每到兒童節前,多數小學總會特別安排各種慶祝活動,形式五花八門,有些是較為靜態的表演或作品展覽,藉此宣揚教學成果;有的是較活潑的同樂會或闖關活動,讓學生追趕跑跳,歡笑滿場。

更厲害的是來個上下課大翻轉,上課10分鐘,下課40分鐘,小朋友在學校裡玩整天,過癮極了!許多孩子會說好希望每天上學都可以這樣玩。

「好玩」似乎是兒童節活動最重要的元素,儘管活動規畫和舉辦會很辛苦,能看到孩子盡情的歡笑,師長們的心情應該會比平時更輕鬆愉悅。然而,學校畢竟是學習場所,除了歡樂之外,兒童節活動還應發揮更多作用。

有些用心的老師,會將平時教學的內容巧妙融入活動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或者利用這個機會,設計平時課堂不易操作的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產生更多重的學習效果。

可惜精采歡樂的兒童節過後,許多孩子又得回到相對乏味的課堂,聽著老師解說課本中的知識,繼續抄寫著無趣的作業,應付著一張張的測驗卷。快樂學習只像愛莉絲夢遊仙境,是個不切實際的期待。

有些人說「快樂學習」只是一種口號,甚至是一種會降低學習成效的魔咒。那是因為沒有掌握真正學習的意涵,把學習窄化成知識的記憶,把成效侷限在測驗的分數上。

學校平時的課程不可能都像兒童節活動一樣好玩有趣,但這幾年在教學現場上,已有許多老師努力翻轉教學想法,擺脫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透過各種數位工具,結合多元的學習素材,利用分組學習,給孩子有機會上台發表,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且更有效率。這些案例在許多分享平台上都可以找得到,要複製模式並不難,就看老師願不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去改變。
別用孩子的表現爭面子
閱讀更多

別用孩子的表現爭面子

過年是許多家族團圓的日子,久久不見的親友相聚,互相拜年寒暄、吃飯聊天,除了敘舊,也彼此關心近況。雖然現今網路發達,平常可能也透過臉書或通訊軟體互相保持聯繫,但實際面對面的互動,還是多了些溫度與親切。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分享他的發現,在這些聚會中,小孩總是大人互動的重要話題,孩子大一點的就關心他讀什麼高中?未來打算考什麼科系?年紀還小的,也會關心他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學些什麼才藝?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的豐功偉業拿出來接受別人的讚賞,就算謙虛說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如別人,親友通常也會努力稱讚幾句。在對話當中,其實有不少「較勁」的意味,有意無意的把這些孩子放在幾種量尺上,看看他們彼此的位置在哪裡?就連還在襁褓或牙牙學語的嬰孩,也有身高、體重、頭圍等成長百分比的數字可以比較!

朋友說在國外很少這麼詳細的去了解「別人家」的小孩,也不太覺得別家小孩的好表現就應該拿來當作學習對象,他們更看重的是孩子對自己未來的探索,對自己的承諾與責任心。

或許是華人社會的習慣吧!許多父母的確把「養小孩」或「教小孩」當作是一種成就感的來源,尤其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比別人好,就更能強化那成就感。

當然,適度的比較讓孩子有些學習榜樣並非壞事,但比較就會有範圍和標準,也可能因此忽略了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和潛能,無形中為孩子設定了發展的框架,也侷限了自己看待孩子的視野。

多數大人應該也不喜歡自己被拿來品頭論足比較一番,卻常不自覺的把孩子當作某種作品來讓別人評價。孩子被稱讚了,家長往往比孩子高興,孩子被比下去時,傷的卻可能是孩子的心。
讓孩子兼顧興趣與課業
閱讀更多

讓孩子兼顧興趣與課業

每當家長碰面或聚會時,孩子常是大人聊天的共同話題,除了拉拔孩子的甘苦談,家長也關心其他孩子的學習,不只在意學校裡的表現,也喜歡打聽課餘時間的安排,玩什麼才藝?上什麼課程?參加什麼比賽?而那些在校成績優異、又多才多藝的孩子,總是令家長們讚嘆和羨慕。

當今的父母已不太會認為「只要會讀書」就好,多數都很期待自己的孩子會玩又會讀書,於是家長喜歡為孩子安排各種學習機會,尤其是幼兒或小學階段,只要孩子覺得好玩有興趣,家長通常不會反對。就算會耽誤一些學校學習,都還能接受。

不過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學校課業份量增加,升學壓力愈來愈大,家長對於孩子課餘的時間安排,就會有不同的考量。而家長們擔心的,不外乎「是否會影響學校成績?」「對升學有沒有幫助?」

通常,孩子在校成績如果維持得好,家長會放心給予額外的學習機會;若發現成績不如預期,多數家長會選擇限制其他活動,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專注在課業上,或者直接安排課業補習。

這樣的邏輯看似合理,但家長對課業的期待常會不斷增加,孩子考80分,會希望提高到90分、95分,就算已經是頂尖了,也害怕會被其他人追上。於是在興趣與讀書之間,家長的天平愈來愈偏向一邊,孩子的興趣漸漸被否定,無形中天分可能也被壓抑。

從許多實際例子來看,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多才多藝的條件,試著協助孩子找出課業與興趣的平衡點,課業的表現和興趣的發展其實不會相互牽制,甚至還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重要的是,家長要給足夠的空間,不僅給孩子,也給自己。
家長會價碼隱藏的問題
閱讀更多

家長會價碼隱藏的問題

前幾天有媒體刊載了網民的爆料,照片中清楚顯示某學校家長會各職務的捐贈金額建議表,要當會長得捐個20萬。而網民對此新聞的回應也有兩面,有人批評那像是花錢買官買名利,但也有人覺得這是普遍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然而這樣直白的秀出建議捐贈金額,對於推動家長會正常化的主管機關來說,也算是打臉吧!

早年還沒什麼家長參與權的概念,因此家長會的重要功能就是捐錢。而學校又總是面臨經費不足,或者受限會計規定,有些費用無法用預算支出,實務上也的確需要家長會的金援。即便後來家長會組織和運作有了相關法規的規範,家長會的角色與功能應該更進步,但家長會捐錢的「習俗」也還維持,這當中顯然有基本的需求存在。除了學校的需求,恐怕也有部分是家長的需求。

當然,有家長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品質,願意出錢出力來幫助學校,是值得我們感謝的。但學校若因此需要禮遇這些家長會重要成員,進而影響對其孩子的管教方式,甚至在某些校務發展受到家長會的干預和控制,那就不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再者,從家長會組織運作的相關規定來看,家長會成員其實屬於服務性質,要真正發揮家長會的功能,成員得花不少時間精力來做事情。實務上這樣有心有時間的家長已不容易找,如果還得有一定的財力付出,恐怕更讓一些真心想服務的家長卻步。

雖然現在的學校經營概念中,能適度向家長或社區尋求資源,也成為校長辦學能力的指標之一。但學校過度依賴家長會或外界的經費資助,就代表政府預算或學費收入越無法滿足學校營運或發展,這就該是政府要去檢視的問題。
教育選擇也是價值選擇
閱讀更多

教育選擇也是價值選擇

自從創辦學校之後,有更多機會與家長或朋友談論孩子升學問題,也聽到許多人抱怨教改愈改愈亂,孩子壓力愈來愈大,補習班愈開愈多,父母也愈來愈焦慮。其中如何選擇學校?如何規畫學習安排?是最常困擾家長的問題。

過去的教育制度因為選擇性不高,讀什麼學校選什麼科系,就看你有多少分數?因此考試成績幾乎是一切判斷的基準,所以從學生、家長、老師到學校,被評價的標準也很一致,大家的教育價值觀一致,所以只有分數高不高的問題,沒有太多選擇的煩惱。

如今社會價值觀有了變化,愈來愈多家長不喜歡過去死板的教學模式,希望孩子有更健康和多元的學習環境。

只不過在面對現實的升學問題時,他們又陷入一種兩難,擔心那些與傳統不同的教學方式,會讓孩子缺乏升學的競爭力。然後看著街上補習班一間接著一間,看著別的孩子一科補過一科,多數家長還是抵不過憂慮,無奈地讓孩子跟著走他們感覺比較安全的路。

其實,要給孩子多大的升學壓力,往往是價值取捨的問題。一般來說,學生在穩定的學習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成效應有一定的水準。

但有些家長希望孩子投入所有時間力氣,只為追求那接近滿分的成績,好進入第一志願的校系;有些則寧可少得那一點分數,也要讓孩子有多方面的興趣,發展自己的才藝。

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的,恐怕因人而異,每個孩子的條件和需求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但家長至少應該先釐清對孩子的價值判斷準則,是分數?排名?校系?職業?還是孩子的自我?自信?發展潛力?想清楚這些,對孩子教育的選擇,應該就更容易掌握了。
找回學習的笑容
閱讀更多

找回學習的笑容

以往升學考試幾乎是國中課程教學規畫的最大目標,一切進度都以讓學生從容應付升學大考為考量,所以國三趕進度提早教完,多留些時間複習和模擬測驗,是習以為常的作法。過去為了準備7月份的第2次基測,反正就是延長複習的時間。2年前會考制度實施後,國三老師才突然發現考完會考之後的課程安排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上周看到幾則不太起眼的新聞,卻格外讓人欣慰。有了前2年的經驗,今年有些學校和老師很用心的為國三學生設計了有趣的學習內容。透過不同領域教師的協同合作,讓學生進行主題式的探索學習,由於少了原本教材的框架,這些老師更能激發出教學創意。這番「玩教學」的結果,讓學生感受到國中階段少有的學習樂趣,反應極佳!

雖然這只是少數被報導的案例,但相信還有許多老師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重新引燃了埋沒許久的教學動能。那是一種回歸到教學的本質,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用顧慮升學績效,只要專注於完成眼前的學習挑戰;不需擔心同儕間分數高低,而是從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在閱讀新聞的同時,我深刻感受到那些老師的欣慰和感動,讓我想起一位老師曾經說過:「原本已對熟悉的課程感到麻木,卻在一位學生想通數學問題的笑容中,發現消失很久的教學初衷。」

較可惜的是,這樣有意義的教學模式,目前多只出現在課程的空窗期,當做是填補「正規課程」的餘興節目。不過,只要他們願意延續這份熱忱,影響更多老師加入,相信能從中找到平時教學可運用的方法,並且更願意去改變,讓更多學生展露學習的笑容。我想這也是翻轉教育的目的!
別怕孩子跌倒
閱讀更多

別怕孩子跌倒

過去常聽人說大陸因實施一胎化,使得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尤其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傷,吃一點苦,產生非常多媽寶。這幾年實際在大陸辦學後,的確也發現那裡的孩子比較經不起摔,很容易就受傷送醫,無形中也增加學校管理上的負擔。

這種媽寶的現象在台灣雖然沒那麼嚴重,但隨著少子化問題,這現象也愈來愈常見。在許多孩子活動的場合中,常聽到父母不斷提醒「跑慢點」、「別爬那麼高」、「小心跌倒」,或者直接禁止孩子做那些追趕跑跳的動作。

如此呵護孩子,或許減少他們受傷的機會,讓家長比較放心,卻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學習跌倒」和「學習自保」的機會。曾聽一位醫師朋友說,臨床上100公分以下的孩子若不小心跌跤,只要不碰撞到尖銳的東西,其實並不會受什麼重傷。

如果我們不趁這段時間給孩子多點跌跤的經驗,等到長大了難免一摔,卻不知該如何反應,反而更容易受傷。

先前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句話:人出生就像一張平坦的紙,若沒有一些褶痕,是無法站立起來的。的確,每個孩子也都是在跌倒又爬起的過程中,學會站立走路;也在碰撞的過程中,讓身體學會對周遭情境產生適當的因應,建立自我保護的機制。

適當的危險防護是必要的,但多數時候父母的擔心都是過度且沒有助益的。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而且障礙往往愈來愈大愈複雜,需要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加以克服,這些能力不是看書或聽講就學得會,需要不斷累積失敗或成功經驗而成。

當父母多伸一次手牽扶孩子,也就少讓孩子累積一次經驗,看似在保護孩子,其實卻可能讓他的未來面臨更多風險。
學生真的懂了嗎?
閱讀更多

學生真的懂了嗎?

一位家長在臉書上貼文,詢問該如何向五年級的孩子解釋「分數乘以整數時,為什麼只需要乘以分子,不需要乘以分母?」不少他的臉書朋友紛紛提供各種解說,有的直接用數學演算說明,有的用圖解示意,還有人建議去買切片的蛋糕實際做實驗。

有意思的是,這個對多數大人來說,本來是想都不需要想的問題,卻不見得能輕易的解釋清楚又易懂。有些解釋很專業,但超乎孩子所學的數學概念;有些說明看起來很複雜,又很容易讓孩子的邏輯跟不上;有的圖說看似簡單明瞭,孩子卻可能用不同的角度去見解。於是有人冒出一句「現在知道當小學老師不簡單!」

有效的教學就像有效的溝通,不是講了就算,得想辦法確定學生理解其教學內容。過去常用的方法就是考試,問題是答對了不見得真懂(可能猜的),答錯了老師又用同樣的方式再講一次,不懂的還是不懂。

比較遺憾的是,很多聽不懂的孩子,為了不想丟臉,不讓師長責罵或嘲笑,還得拼命裝懂,反正想辦法多做些練習,能應付考試就行,其實還是一知半解。

溝通常有盲點,教學也一樣。老師要能經常檢視表達的方式、說明的邏輯,是否能符合孩子的年齡與知識基礎,同時要透過不同方式觀察學生的回饋,才能真正掌握學生的理解程度。

例如善用學習共同體、翻轉教學、各種數位學習平台,甚至是家長的回饋,與其他老師的專業互動等,都是幫助老師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察覺學生知識理解的方法。

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方式會不同,代表先前行得通的方法,之後未必有效。重要的是謹記學習主體為學生,要不斷以學生的角度去探究學習問題,才能善用累積的教學經驗,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條件,採取最有效的教學方式。
愛,讓老師偉大
閱讀更多

愛,讓老師偉大

社會上有許多職業,如醫師、律師、工程師或各行各業的達人,都因其展現的專業而受到尊重,卻少有其他職業的節日和教師節一樣這麼受到重視,儘管有人覺得尊師重道的精神已大不如前,但仍有許多人會藉教師節表達對老師的感謝。

當然老師也有好有壞,什麼樣的老師總是特別讓人感佩與懷念?其實只要在腦子裡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求學的階段中所遇到過各式各樣的老師,或在各種媒體平台上所看到許多老師的故事中,哪些老師會特別讓我們感念一輩子,或者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不已?就不難找到答案。

那些受敬重的老師所展現的特質和付出的行動,除了教學專業和認真態度外,最大的共同點,應該就在那一份「教育愛」。其可能展現在不計代價的心力付出,在超乎常人的挫折忍受,在經年累月的用心陪伴,在視為己出的行動關懷。

有人說,除了父母親人外,會長時間關心一個孩子的成長的人,會把孩子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都看成與自己有關的人,就是老師了!更何況,其要關注的不是只有一兩個孩子,而這正是教師工作之所以特別的地方。

看到陳清圳校長的一篇文章,提到教師不能只有教,還要有愛。許多補教名師擁有著多年經驗和高度專業的教學技巧,但對學生的影響可能遠不及一位初出茅廬卻全心陪伴學生的新手老師;學生通常記不得主任或老師在講台上的諄諄教誨,卻一輩子忘不掉老師適時的在耳邊的一句提醒或關懷,只因為感受到老師的用心和愛。

這幾年翻轉教育盛行,教學要創新、學生要適性、家長要溝通,教師面對的挑戰更複雜,然而其中不變的需要,還是對學生的愛。
別再幫孩子趕暑假作業
閱讀更多

別再幫孩子趕暑假作業

下個星期就開學了,學校老師們應該已在做各種開學準備,有些家長抓著暑假的尾巴再帶孩子去玩個幾天,有些則開始幫孩子們收心;而當學生的,有人期待著開學和同學相聚,但也應該有不少開心不起來,因為好日子就要過去了!尤其是玩樂了一個暑假,忽然想到還有不少暑假作業等著完成的那些人,這幾天更是焦慮感倍增吧!

遇到孩子暑假作業寫不完,家長的反應也很不一樣,有觀念開放的家長只在一旁看著孩子如何從中記取教訓,也有些採取緊迫盯人催促孩子趕快完成,讓孩子的暑假在緊張挨罵中結束。

最糟糕的是,仍聽說有家長過度插手幫孩子處理作業,例如直接告訴孩子讀書心得或暑假遊記該寫什麼?甚至為了讓孩子的暑假作業評比拿到高分,不惜動手代勞,幫孩子剪貼照片、查資料、畫插圖、做勞作,把它變成家長的暑假作業了。

除了準備升學考試的學生,一般而言暑假作業不會多到讓學生應付不來,問題在孩子沒能安排好暑假作業的進度,家長也疏於引導和提醒。不少家長放任孩子的作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將多數時間花在上網、電視或其他娛樂上,毫無計畫地讓時間流失,相當可惜。

孩子在學期當中,通常只要跟著老師的要求每天完成功課就行,自己不需有什麼計畫,一旦沒了學校的固定作息,孩子就容易整個鬆懈。暑假其實是孩子學習自己規畫學習進度、練習做好時間管理和自我負責的機會。

家長若能在暑假一開始就協助引導,讓孩子依照興趣安排學習內容,做好休閒與學習的時間分配,暑假就能過得從容且充實。否則兩個月渾渾噩噩地過去,最後連暑假作業都讓大人來代勞,那就完全失去暑假的意義。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閱讀更多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接近畢業季,許多餐廳打出「謝師宴」專案,連帶場地布置等周邊需求,顯然是個不小的商機。而這些年謝師宴似乎也不只是吃頓飯而已,不少畢業班家長用盡心思,安排各種表演節目或橋段,幾乎把謝師宴當喜宴來辦,甚至還有跟其他班級或學校拚場的感覺。

相信多數家長對辛苦認真的老師都心存感激,想藉由一頓飯謝謝老師也算人之常情,然而把謝師宴辦得精采熱鬧雖沒什麼不好,只是熱鬧之餘,學生和家長是否真的發自內心表達了對老師的謝意?

常看到一些謝師宴場合,除了一些行禮如儀的客套致詞,及少數家長和老師有較密切的互動,多數孩子們倒像是在開畢業同樂會,家長們則當做聯誼會,大家吃吃喝喝歡樂有餘,但心中有多少感謝卻很難說了。

其實,家長最好的謝師方式,就是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盡力配合老師的專業,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一起協助孩子成長進步。而不是把孩子丟給老師,就等著他們成龍成鳳;更別說常用自己的想法質疑老師,或是在觀念、作法上與老師背道而馳。

當然,前提是老師真的具備專業和熱忱,並充分運用在所教導的每個孩子身上,讓他們都有最好的成長發展。

家長和老師是學校教育中的夥伴關係,須雙方密切合作,才能讓孩子獲得最充實的教育內涵。家長僅需負責自己的孩子,老師卻是要同時面對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學生,兩者承受的壓力及需具備的專業是不同的,這是家長最需要感謝老師的地方。

反過來說,平時能獲得家長充分的支持,讓孩子順利學習到畢業,老師同樣也要謝謝家長。如果家長和老師能發展到這樣的合作關係,吃不吃謝師宴,應該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閱讀更多

營造快樂學習環境

最近拜讀了彭明輝教授的新書,雖然該書主要寫給高中、大學或社會新鮮人,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職涯與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但對教育工作者與父母而言,也是一本值得細讀,並藉以自省的好書,因為我們的想法和觀念,往往是影響年輕人決定學習或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

彭教授以「用心學習、安心長大、快樂做自己」來鼓勵年輕人,但這其實是既樸實又奢侈的期許。

雖然「用心學習」應是自己可以決定,但若學習的內容與方式不是自己所喜歡,那就得有高度的自治力才能做到;「安心長大」本來是每個孩子應該有的基本權力,實際上卻得承受許多對未來的不安與恐嚇,不得已要接受自己不擅長的競爭;在各種無奈與壓力之下,想要「快樂做自己」,更是連大人們都很難實現的夢想。

許多新生兒父母都會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孩子健康快樂長大」,然而當孩子開始上學,這個心願往往被更多未來的期待給取代了。希望孩子能考前三名、能讀明星學校、能進入知名企業、能當上律師醫師,甚至連結婚生子也有一定期待。

這些或許不會明講,但卻實質存在並影響著孩子的價值觀,甚至將其轉化成自己的期待,而忽略掉自己真正想要的。無形中,我們成了年輕人能否用心學習、安心長大並快樂做自己的障礙!

當我們經歷了各種人生挑戰與成敗,多少會累積出自己的判斷,也會基於好意,給年輕後輩引導,這是人之常情,只是容易倚老賣老,有意無意地強化自己的想法,結果限制了年輕人試探的機會。

就如彭教授著作的封底寫著「營造一個創意、友善而多元的學習環境」,正是給家長、學校和社會一個修正的共同期待吧!
孩子願意被按讚嗎?
閱讀更多

孩子願意被按讚嗎?

在許多父母聚會的場合,最常聽到的話題一定和「孩子」有關。孩子從小到大的食衣住行、學習育樂、求職發展,甚至結婚生子,都可以是互相分享的主題。感覺上台灣父母除了關心自己的孩子外,對「別人的小孩」也頗為關注,想知道別人怎麼教好小孩。另一方面,許多家長也很喜歡分享自己孩子的近況,尤其是臉書盛行之後,常希望孩子的照片或影片被朋友按讚。

父母在網路平台上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除了作為生活經驗的分享與孩子成長的紀錄外,也多少希望獲得朋友的認同、讚美,或是對其遭遇的困擾提供建議與安慰。透過這些交流互動,父母們的確可以有更多「教養範本」可以參考或借鏡,但也可能忽略了一些問題,例如孩子怎麼看待父母們這樣的作為?是否認同或喜歡自己的好事壞事被這樣直接的曝光?曾聽說有孩子向父母抱怨,同學在家長的臉書上看到他以前做的一些糗事,讓他很沒面子,父母只好把臉書的紀錄刪除掉。

現代教育觀念比較強調尊重孩子的主體性,認為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願,但父母常不自覺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認為自己有權也有能力幫孩子做判斷,習慣為孩子決定許多事情,或藉由公開平台讓大家評論孩子的表現。多數孩子可能沒機會也沒能力表達意見,但不見得喜歡願意,甚至可能已在心理累積某些負面的壓力,弱化了孩子「尊重他人」的觀念。

父母在分享前,不妨詢問一下孩子的意願,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表現是值得被肯定的,分享後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讚美,而非只停留在父母的臉書上,這樣對孩子應更有激勵的效果。
用專業和態度贏得尊敬
閱讀更多

用專業和態度贏得尊敬

前陣子邀請了幾位專家學者進行一項「2014 校園幸福力-老師幸福嗎?」調查計畫,針對國中、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親訪,探討教師、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大眾等校園關係,結果發現教師的壓力來源前三名分別是家長對孩子的寵愛與溺愛、不穩定的教育政策及家長無法協助教導孩子。

三項壓力中有兩種直接來自於家長。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關懷,已成為老師最大的壓力來源,而這些壓力也讓老師們感受到不受尊重。

傳統社會中「老師」有其崇高的地位,是人人稱羨與尊敬的職業,如今卻有三成的老師後悔選擇教職工作,其中有四成的原因是感覺教師不再受到尊重。要探討讓教師不那麼受尊重的因素可能很多,但如果反過來想什麼是讓教師受到尊敬的原因?或許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在現代民主社會中,任何職業要受到尊敬,靠的不是世襲的地位,而是「專業」和「態度」,即使基層的勞務工作,若能盡心做出專業,一樣能受人肯定。

教師的專業與態度,除了展現在課堂教學上,更涵蓋了課堂外與學生的互動、與家長的溝通、對理念的堅持與對自我的要求,此外,教師還有「影響學生發展」的可能性,這也是教師更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老師之所以被尊敬,不在於老師這個職業,而在於老師所做的事和所影響的人。雖然環境在改變,教師的專業和作法也需要不斷進步,但有些師生關係的準則是不會變的。

看到教育界每年有很多令人感佩的教師故事,我仍相信只要老師真心為學生付出,盡心展現出其專業,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能感受得到,也都願意回饋萬分的尊崇,並永遠感謝。
培養父母放手的勇氣
閱讀更多

培養父母放手的勇氣

前幾天看到學校同仁在臉書上分享,他很懊惱沒讓4歲的孩子參加幼兒園的校外教學,雖然明知道園方很用心安排活動內容,安全照護也夠周全,但就擔心孩子長途搭車沒父母在身邊顧著行嗎?團體活動時如果遇到個別的問題怎麼辦?他想反正等孩子中班或大班時還有機會,於是決定幫孩子請假,自己另外帶孩子出遊。

孩子忍了幾天終於哭著問,為什麼不讓他和同學一起去校外教學?他才驚覺自己竟成了剝奪孩子成長機會的家長。明明經常勸其他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單飛,沒想到自己牽著孩子的手卻握得這麼緊!

對父母而言,每個孩子都是寶,希望孩子平安健康的同時,也祈求他們能成長獨立,呵護與放手之間,永遠是父母的難題。只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呵護真的是「無微不致」!不想讓孩子冒任何險,不希望孩子受一點傷。

我總是提醒老師和家長們,挫折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大人照顧的愈周到,孩子學習的機會就愈少。當大人學會放手,孩子才能有機會真正長大。就像社會上很有成就的人士,一定是他們的父母從小就放手的,他們才有機會鍛鍊自己,才能促成日後的成就。

就像孩子的勇氣必須從挫折和成功的反覆經驗中鍛鍊一般,父母們也需要在一次次的面對與煎熬中,累積放手的勇氣,只是他們對孩子放手需要更多的信任感,此時學校可以是父母培養勇氣最佳的場域。

透過平時生活作息的規範和特定活動的安排,程度由簡而難,範圍由小而大,就能漸漸讓家長了解,只要有適當的指導和周全的準備,孩子能做到的就會比預期的多,能負擔的壓力也遠超過他們想像。這也是學校近年來辦理百岳登山和單車環台等活動中,一直在見證的結果和感動。
信任是親子溝通的基礎
閱讀更多

信任是親子溝通的基礎

近來時常聽到朋友在感嘆:孩子越大,父母就越難和孩子溝通。尤其遇到青少年的叛逆期,常說沒兩句氣氛就不對勁,音量和脾氣都越來越大,到最後不是父母用逼迫手段要兒女屈服,就是孩子關起門不想再和爸媽說話。

有時孩子出了狀況,父母總會問「當初怎麼不和我們商量?」得到的卻常是「問了你們也只會反對」或「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這類的回應,讓父母不知如何應對。

以前父母威權的時代,小孩被教導要「有耳無嘴」,凡是聽大人的就對了。如今社會和家庭觀念改變,孩子的自主性與獨特性逐漸被重視,家長多半知道要多聽孩子的聲音、多和孩子溝通,但實際上的親子溝通卻往往不那麼順暢。

尤其當雙方觀點不同時,父母很容易依老賣老或便宜行事,常不自覺的拿出長輩的權威要說服孩子!表面上孩子是接受了父母的說法,但心中其實累積更多疑問和不滿,等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溝通上的衝突,溝通障礙一旦出現,下一次的溝通難度就會更高。

面對孩子天真或錯誤的想法,父母應避免用善意的欺騙、無心的敷衍,甚至刻意的取笑或嚴厲的責罵等方式對待孩子,因為那些都是傷害彼此信任的因素。

當孩子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被瞭解,或總怕說錯話被取笑責罵,自然更不願意誠實表達內心想法,甚至為了應付父母的期待,而做出消極隱藏或欺瞞的行為,造成更不好的後果。

孩子在溝通過程中多半是弱勢的,因此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絕對是父母的責任。父母最好再多聽多想一下,試著瞭解孩子所要表達的原委,別急著否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信任,孩子才會願意繼續和你對話。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閱讀更多

積極面對數位潮流的親師互動

這幾年網路社群快速發展,加上智慧型手機與免費通訊軟體的開發,不只改變了人們使用虛擬網路的習慣,更進一步影響現實中的互動模式。

最近聽聞一些老師討論家長們經常透過臉書或Line詢問或傳達班級事務,因訊息傳遞快速,有時會讓個別學生問題演變成全班學生問題,尤其當擴散的資訊不正確時,學校和老師得花加倍的力氣來解釋說明,增加不少溝通成本,甚至影響親師間的互信,讓老師開始擔憂這些平台產生的問題。

過去家長和學校的互動通常是被動且單一的,有問題時老師找家長溝通,班級家長群聚的機會大概只有班親會;網路開始發展後,班級網頁成了老師們班級經營的重要平台,但仍屬於老師分享家長接收的單向性溝通。臉書盛行之後,出現有趣的現象,家長開始主動在臉書建立班級平台,積極交換各種訊息;最近家長則多利用手機通訊軟體,建立各種家長群組,讓資訊的傳遞幾乎到了全天全年無休且錯綜複雜的狀態,資訊的正確性更難以確保。

這一波波親師互動的演變,除了溝通平台數位化,家長的積極度越來越高,老師對互動的主導性卻降低了。遇到好的家長群組,老師可以順水推舟,讓他的教育理念輕鬆分享給家長;但遇到觀念偏差又過度強勢的家長,這類平台反而成為興風作浪的媒介,老師的教育專業很容易就被社群輿論給吞沒,讓老師倍感挫敗。

然而這波數位潮流已不可逆,網路的力量也超乎想像,老師無從躲藏,只能積極面對。最重要的是堅持教育的核心價值,提昇自己的教育專業,用真心去對待每位學生,與家長保持合作但不屈就的態度,再適度掌握數位平台的溝通技巧和操作模式,相信多數的家長能夠認清是非,成為學校的教育夥伴。
誰在種草莓?
閱讀更多

誰在種草莓?

新的學期開始,除了學生和老師們又恢復規律和忙碌的學校生活,許多家長的作息也得跟著調整了。而在大台北地區開車上班的人可能也發現,塞車的時間又提早了,甚至得盡量避開學校附近道路,因為有許多家長也恢復溫馨接送情的任務。以前小學生排路隊上下學的情景,在都會區已經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經常並排停車的車陣,以及準時等在校門口的家長或外傭。

除了考量安全親自護送孩子上下學外,還有許多現象,讓我們體會什麼是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例如上下學途中幫孩子揹書包拎袋子、臨時幫孩子送忘了帶的功課或餐具、幫孩子準備好上課要用的書本材料、幫孩子安排好大大小小的事,甚至連孩子與同學發生爭執,都要幫孩子到學校找人出氣。有些父母的呵護持續到離開學校之後,幫忙找工作,幫忙找房子,幫忙找對象,幫忙帶孩子。

雖然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終究是孩子,總想多給些關心和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但常常會過了頭而不自覺,搶了孩子自己該做的事和該面對的問題。這些過多的照顧通常是父母主動給予的,其背後最大的心理因素應該是「擔心」吧!擔心孩子挨餓吃苦、擔心孩子浪費時間、擔心孩子做不好被責罵、擔心孩子善良被欺負。或許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平安成長,卻也把過度的呵護視為理所當然,結果不僅難養成主動積極的態度,恐怕連消極抵抗掙扎的能力都會漸漸喪失。

常聽人抱怨現在年輕人很多是草莓族,看起來好看,但碰不得,壓了就爛。然而在抱怨同時,應該也想想,這些草莓是怎麼種出來的?又是誰種出來的?
設計自己也想學的課程
閱讀更多

設計自己也想學的課程

偶爾會聽到老師們抱怨學生上課的行為問題,有些是愛遲到,有些常缺交作業,有的不專心聽課,上課做自己的事,有的則愛講話,干擾 其他人上課。常常課程進度都趕不完了,還要花時間來糾正這些學生,火氣很容易就上來!我除了同情老師們的辛勞,勉勵他們運用專業和智慧來解決問題外,腦中也不免浮現類似的場景,只是台下的角色換成「老師們」。

我有很多機會參與各種教師研習活動,發現一個現象,如果那研習是老師自願參加的,而講者又能脈絡清楚,生動風趣地展現專業,讓聽 者覺得內容很重要,收穫很多,通常老師們會很認真聽講,甚至熱烈參與討論;相對的,如果研習是被逼的,講題內容引不起興趣,講演方式 又枯燥乏味,那台下老師們的表現,就可能和他們所抱怨的學生行為類似,甚至乾脆點直接蹺課去了。

過去我們會覺得老師只要盡到認真教書的責任,沒學好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實際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有些老師的教學模 式死板,只會照本宣科,自然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有些老師很認真的設計教學活動,運用很多的教學技巧或輔助工具,卻也得不到學生 的積極回應,或仍無法提升學習成效。關鍵就在於有效率的教學不等於有效果的學習。未認清這點,讓老師的努力就可能事倍功半,所謂的適性學習和因材施教也難以落實。

教育部修正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也納入「學生為主體」的概念,就是提醒老師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的學,而非老師的教。暑假期間 許多老師開始撰寫課程計畫,不妨轉換角度,把自己當學生,想想什麼方式才會讓你想學?或許就能發現課程設計的新方向。
別把教育問題當選擇題!
閱讀更多

別把教育問題當選擇題!

我猜現在最容易得憂鬱症的應該是國中家長吧!這陣子大家被基測還是聯測?免試升學要不要採計在校成績?一綱要讀幾本?十二年國教要怎麼教?等等問題給搞得暈頭轉向,國中教育政策好像走入迷宮轉不出來!許多朋友都說:「政府這樣變來變去,要孩子怎麼讀書啊?」

這是個恐怖的問題!但恐怖不在問題本身,而在問題背後所隱藏的價值觀,那就是「讀書的目的,在找出測驗卷上所有的正確答案」。

我常和家長分享,走出學校之後,孩子有多少機會面對「四選一」的問題?有多少問題可以簡單地找出標準答案?顯然實際工作中,絕大部分是開放性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彙集資訊作分析判斷,選擇最佳的方式去處理。當選擇錯誤時,還得自己找出問題癥結,思考如何應對與彌補,然後在當下做出更好的決定。

孩子真正需要學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道理大家都懂;要如何培養這些能力?其實大家心中也有數。很遺憾的,當多數人習慣用PR值來定義孩子的成就時,就逐漸把下一代的學習窄化成一本本的教科書、一張張的測驗卷,進而只關注孩子「解決眼前考題」的能力。結果當孩子離開學校,才發現原來真正的考驗是沒有範圍,沒有模考,不確定是單選還是複選,既像申論題又像是非題!

說來諷刺,當孩子已能用幾秒鐘的時間,透過手機與臉書和世界溝通時,我們卻仍在爭論是考綱還是考本?還試著用「幾選一」的思考模式來解決複雜的教育問題,完全忽略孩子所面對的未來,是這些大人無法想像的寬廣世界。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