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落實適性揚才 讓學習擇其所愛
閱讀更多

落實適性揚才 讓學習擇其所愛

今年大學分科測驗放榜,創下近九成九的錄取率和一萬四千多個缺額數的新紀錄,少子化明顯衝擊大學招生。然而,看似考生有更多選擇喜愛科系的機會,實際上大學休退學人數卻不減反增,許多科系休學率達兩位數。顯然在教育過程中給學生的適性引導太少,以致讓學生多蹉跎了時間,且再次選擇仍未必選到所愛。

12年國教課綱期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自實施以來,配合大學入學考招方式的變革,給中學教學現場有了改變的契機。協助學生考出高分成績已不是老師追求的單一目標,更多的老師期待學生在升學路上能「選擇所愛,愛其所選」,落實適性揚才教育願景的實現。

學生將來適合讀甚麼?做甚麼?已漸漸成為高中和大學兩端共同期望找到的答案。大學端近年來開始提供科系探索營隊的服務,雖可讓學生對科系有更多瞭解的機會,但適性揚才絕非單靠參加探索營隊可以實現的,相關配套的教育工程仍多賴國高中端挹注更多教育資源去執行。例如適性分組教學,搭建鷹架給學生合宜的學習內容;引介家長及業界資源,辦理職涯探索活動,開啟學生視野,認識各行各業的真實樣貌;配置專業升學輔導老師,利用相關性向及興趣測驗量表,輔以學習表現,協助學生認識和探索自我,配合家庭晤談,幫助學生找到合宜的升學進路及學校科系。

適性揚才是很前瞻的教育願景,而願景的實踐除了需要轉化成可操作的工程來執行,更需要親師生的觀念改變。「分數考到哪?志願就填到哪?」的舊思維該被揚棄,學校需建立珍賞學生各樣才華,支持多元展能的學校文化,引導並激勵學生及早認清志向,才能在升學時真正擇其所愛。

(圖照:bluedog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從A到A++的代價
閱讀更多

從A到A++的代價

面對108新課綱的第一屆會考,到底會有什麼結果?不僅學生和家長緊張,學校老師也一樣忐忑。當成績公布,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然而大家關注的焦點仍集中在有多少人考滿分?哪些人可以上第一志願?還有家長因無法進入前三志願而難過生氣,覺得孩子3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依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資料,精熟程度A以上的,平均錯2題就少一個+,以北北基考區來說,前三志願大概就是2到6題的差別,以5科約200題來看,也只是百分之1到3的錯題率。除了少數天賦極高的孩子,這樣些微分數的差距,實在不能代表學生學習能力有多大差異,又何需這麼在意第幾志願的遺憾呢?甚至否定孩子的努力?說穿了,主要還是為了面子,為了那個「明星」高中的虛名!

實際上,無論是所謂的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在新課綱之下,大家都在重新探索和調整,有些社區高中反而更能發展出學校的課程特色。只可惜努力的成果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展現,也很難翻轉家長們對排名的既定印象。這種僵化的排名思維,讓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不易落實,更是升學壓力難減的關鍵因素。

現今的大學入學管道多元,考招制度更能適性選才,只要能夠清楚自己的志向,鎖定擅長的學科領域認真學習,主動拓展自己的學習歷程,不管就讀哪個高中,都很有機會申請自己嚮往的大學科系。

會考成績只是國中階段學習成果的指標之一,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態度面對與規畫高中階段的學習?能不能積極探索自己的志向?如果過度執著於高中學校的排名,花3年專注在拚會考成績,只為了少錯幾題增加幾個+號,卻侷限國中生探索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不利於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實非明智之舉啊!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探索與定向 讓六年一貫精采
閱讀更多

探索與定向 讓六年一貫精采

從108課綱公布至今已經八年,正式上路前就已經對教學現場帶來許多衝擊與挑戰,至今也仍有不少爭議和問題需克服,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影響如何也還難以定論。但有一點倒是可以確定的,對新課綱的不安的確引發更多家長選擇私校的意願,許多私中也趁勢推出各種吸引家長的特色,有的強調勤管嚴教,有的重視多元發展,或者推出各種專班,導入雙語課程,五花八門的招生宣傳,應該讓不少家長陷入選擇障礙。

在各種考量中,六年一貫是許多家長選擇私中的重要的因素,常聽到的說法是「新課綱的政策感覺很混亂,擔心公立學校的資源和應變能力,因而選擇六年一貫的私中,省去高中升學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多數家長思考的重點還是在升學的利弊,尤其看到有些私中「展現」出來的榜單時,他們會期待六年一貫的學習更能幫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

然而,六年一貫的學制,如果只是讓孩子提早沉浸在準備大考的氛圍中,只是讓學習進度不斷超前以便花更多時間反覆練習和刷題,最後或許「如願」考上令人羨慕,卻未必是自己喜歡或適合的大學科系。這樣的六年一貫只是在消耗青春,還挺讓人感到遺憾與可惜。

新課綱的願景是「適性揚才」和「終身學習」,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唯有找到符合興趣志向與能力條件的學習目標,才能更主動且持續的投入學習。

因此,六年一貫的課程思維,除了按部就班的學科學習外,國中階段應該給予更多時間及機會去嘗試不同學習活動,探索興趣志向,到了高中階段便能更快定向發展,準備相關的學習歷程,不僅有利於設定適性的升學目標,也更能讓未來的學習順利延續。這樣的學習,才會是精采且有意義的六年一貫。

(圖照:ChameleonsEye / shutterstock.com )

適性選考科 學習更有效
閱讀更多

適性選考科 學習更有效

今年是第一屆新課綱高中學生面對學測,也是首次將數學分為兩種不同難度的測驗,當各界高度關注考題型態以及學生會如何表現時,數學A測驗卻爆出史上最難,讓考生哀鴻遍野。只是題目再難,總還是有能力超強的學生可以拿到滿級分,今年因數學考科改變,故出現史無前例的六科滿級分超強表現,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

然而在適性揚才的教改理念下,這幾年大學考招制度變革,降低申請入學參採科目,就是希望讓學生能依據自己的興趣志向,選擇較需要的科目來準備應考。將數學區分為兩種難度,也是讓學生依大學科系對數學能力要求的差異,選擇適合自己難度的課程與測驗。

既然數A和數B難度明顯不同,對應參採的科系屬性也不同,那麼同時選考兩科數學的目的就令人玩味。一個較難的數學A能滿級分的學生,較簡單的數學B拿滿分也不意外,但意義何在?是要證明自己很會考試?還是要幫學校創造更多滿級分的數字?

新考招制度期待的是學生在高中階段,能透過學習歷程自我探索,選擇理想並適切的校系方向,然後依其學測科目需求來選擇考科。志向越清楚,通常考科選擇也會越精確。

從適性學習的角度看,六科都考這實在不是值得鼓勵的作法。從另一個角度想,這是否代表學生無法找到自己的目標,只好全部都考?這就像過去許多學生選擇三類組課程,只因這樣每科都能學到,屆時看哪些科目考的好,再來選擇申請的校系。這看似保險的作法,卻也凸顯自己對未來沒有方向。如此進入大學後,失望或後悔的機率也會高。

六科滿級分,絕對是萬中選一的高手,但對多數學生來說,那不該是追求的目標,而是盡早瞭解自己,立定志向,做最有效的學習,才是上策!

(圖照:Chinnapong / shutterstock.com)

提早探索 打造務實的學習歷程
閱讀更多

提早探索 打造務實的學習歷程

再過幾個月就是新課綱第一屆高中生申請大學的重要時刻,也是「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實施後,學生第一次將成果正式端上台面。大家都很關心大學教授們會如何看待這些學生累積兩年半的歷程?對申請科系有多大助益?因為那不僅影響這屆高三生的升學,也牽動著以後各高中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評價和重視程度。

這兩年來,質疑和反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聲音一直不斷,最近也有媒體報導,不少高中生抱怨花了大量時間做檔案,還是對未來方向感到迷惘,覺得學習歷程無助於生涯探索。很多學生上高中時還搞不清楚自己想要讀什麼,只好盲目選修跟大學熱門科系相關的科目,跟著做流行的小論文題目,或參加覺得有價值的社團或營隊活動,只為了讓學習歷程更豐富好看。

學生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卻不能全歸咎於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高中才開始探索自己太晚了!」高中課程難度提高,面對大考的時間壓力更大,很難有充裕的時間和心力去多方嘗試和調整,尤其高一還在適應新環境新課程,除非自己原來就有想法,否則多數都是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的功能,主要是幫助學生紀錄並檢視自己的學習,是否符合未來發展的志向?前提是學生對自己的志向已有初步的想法。因此,「探索志向」應該在國中階段或更早之前就要開始。可惜的是,多數國中生花三年的時間埋首在課本、參考書和試卷中,一心想的是如何在會考獲得更高分,自然無心也無機會好好去探索自己。

學習歷程檔案政策方向是對的,除了檢討實施的細節問題,還需要大家重視中小學階段的生涯探索,提供多元課程與活動給學生試探,才能打造務實有效的高中學習歷程。

(圖照: Kraphix / shutterstock.com)

完整升學輔導 幫助學生定向
閱讀更多

完整升學輔導 幫助學生定向

隨著新課綱的推動和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升大學這件事變得愈來愈複雜。以前只要用功讀書,透過反覆練習來提高測驗成績,學測沒考好,就再衝指考;如今不僅入學管道和選才標準多元了,學測的重要性因科系而異,高中的學習歷程可能成為關鍵因素。

這樣的變化不僅讓家長感到焦慮,深怕孩子沒能掌握最有利的機會,錄取更好的大學科系;學校更是傷腦筋,因為過去的經驗不再適用,得重新調整升學輔導策略,才能幫助學生爭取優勢,為學校創造漂亮的榜單!

以往國高中的升學輔導,基本上就是依據學生的學業成績或入學測驗的結果,來幫學生決定選擇的方向或範圍。國中階段成績好的拚前三志願,其他就順著落點選擇社區高中或職業學校;高中階段先以校內排名決定繁星推薦科系,再靠學測分數來建議申請入學的學校科系選擇。換句話說,升學輔導的工作主要落在升學考試之後。

現今教育強調適性揚才,透過多元升學管道讓學生有更多發展機會。趨勢和制度改變,思維和作法自然也應該調整。學校升學輔導不能只著重在最後學校或科系的選擇,而是讓學生做好三年(甚至六年)的學習定向。

學校應透過課程和活動的安排,鼓勵學生多面向的探索嘗試,並搭配心理和生涯輔導機制,幫助學生自我理解,從興趣找出志趣,進而設定未來學習方向,再依據不同升學目標擬訂學習策略。最好還能整合校內外的資源,提供學生各種學習資源,除了豐富其學習歷程,更能助其確認未來志向,強化其追求目標的動機。

簡單來說,完整的升學輔導過程要做到的三件事,就是幫助學生「瞭解自己、找到志向、努力追求」。

(圖照: garagestock / shutterstock.com)

知其所學 用其所學
閱讀更多

知其所學 用其所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行至今,看起來各項措施都已逐步上軌道,經過兩年的運作,各學校的課程與教學也都慢慢掌握到原則,有些學校甚至積極開展各種課程或教學實驗,希望藉由新課綱的彈性,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也為學校營造與眾不同的特色,增加競爭力。

由於新課綱的核心主軸是「素養教育」,因此近年來無論學校或民間教育機構提出各式各樣的教學創新,幾乎都抓著「素養」這個重要元素。有人開玩笑說現在不僅教材有素養,教學要素養,評量也不能沒素養,學校養不夠,繼續到補習班養!

這個讓人感覺熟悉卻又陌生的詞,的確不容易給明確的定義。目前常用的是以OECD提出的概念,素養教育包含知識、技能和態度三個部分。當中知識和技能是較容易理解的,主要是老師透過各種教材,把需要學會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並且要學生熟練各種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基礎的讀寫算,到較高階的歸納分析。

至於態度,是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將其應用在生活上,以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這個過去被忽略的態度,實際上是面對未來學習與工作非常重要的關鍵。

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學生不需對所學有太多想法,學生要會的就是努力解答考卷上的問題,因此多數學生對學習沒有想法。

而素養導向的學習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應用,需要學生對所學有更多想法,投入更多心力去觀察、思考、批判和創造。當學習越是能與生活相結合,越能應用在解決問題上,就越能感受到學習樂趣,進而保有學習的動力,能從容應付各種變化,這就是素養教育最大的價值。

(圖照: ricochet64 / shutterstock.com)

有學習的歷程才有價值
閱讀更多

有學習的歷程才有價值

前陣子教育部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系統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資料遺失的嚴重事件,引起軒然大波,教育部雖緊急採取補救措施,部長也公開致歉,但許多家長和學生仍心存疑慮,畢竟攸關學生將來申請大學的權益。那些原本就認為制度不公,持反對意見的人,也藉此再度呼籲廢除學習歷程制度。

與友人談到此事件,他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從「學習歷程檔案」這個制度提出到實際上路以來,大家關注的多半是制度對升學的影響,學生家長想要豐富漂亮的歷程檔案,學校盡力開設多元選修課,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競賽活動,補習班也打出各種「製作學習歷程」的課程,這一切的重點似乎都在最後的「檔案」,至於歷程中的「學習」這件事,反而不太重要了!

的確,教育部設計學習歷程檔案制度,是希望學生在學期間可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同時在整理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興趣取向,這對未來生涯規劃很有幫助,並非只是為了升學。這不僅符應新課綱強調的「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也順應當今教育思潮。

學習歷程檔案的真正價值,在於學生對整個歷程的投入和回饋,學習如何計畫和選擇?如何紀錄與整理?如何檢討及反思?經由這些過程,逐漸釐清自己的志向,設定未來目標。這個目標短期是大學科系的選擇,長期更是職涯發展的方向,其重要性應該毋庸置疑。

不能否認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學重要性,但有學習歷程才有價值,大家都願意認同其理想,就會設法改善缺失,為學生帶來學習價值。反之,若只為了升學目的,這個歷程就容易變成虛浮裝飾,失去價值。

(圖照: imtmphoto/ shutterstock.com)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閱讀更多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最近幾個與歷史教育有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引發許多專家學者對於歷史新課綱多有批評,對教科書內容或學校教學也有許多討論。只是課綱和教材是非常複雜和專業的議題,一般人其實很難了解全貌,也會因為價值觀、政治立場、學習經驗和資訊偏差而有不同見解。是好是壞,大概也得靠時間來印證。

摒除課綱或教材的問題,這些議論也隱含一個台灣教育存在已久的想法,那就是「教材有,才能學!」或是「老師有教,才會學!」甚至是「考試會考的,才需要學!」

過去在這種思維下,教材的內容成了教學的主體,於是學生被當成一隻隻被迫張嘴的鴨子,等著老師用同樣的速度把教材裡的知識塞進去肚子裡,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吸收消化了沒?不管還吞不吞得下去?至於要塞哪些知識,就看教材裡有什麼?或看考試會考什麼?還要注意各種版本教材裡有什麼?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習慣被動的接收,不需要思考,也沒能力篩選,反正塞越多越有價值。還有些餘力的,可能會去找自己喜歡的事物來學,但被發現後,可能又會被塞進更多「被準備好」的知識,漸漸也失去自己探索的興致。或者直接放棄,等著找機會逃離。

誰說課本沒有的就學不到?誰說老師沒教的就學不會?聽學生對流行文化的深入交流,看他們熟練操控著複雜手遊,那些都是學校沒教的,但只要有興趣,都學得來。

不能否定課綱和教材的重要性,那是建構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但也不該把學習侷限在那些章節單元中。在資訊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只要稍加引起興趣,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材料。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教他們學會思辨、判斷、應用和轉化那些龐雜的資訊,成為有利於成長的養分。

(圖照:Natewimon Nantiwat / shutterstock.com)

改革也需要歷程
閱讀更多

改革也需要歷程

自108課綱實施後,學習歷程檔案這件事可說成了最受關注的高中議題,許多高中都用盡心思幫助學生累積「亮麗」的學習歷程,從學生入學開始就不斷耳提面命強調學習歷程檔案對升學的重要性,而補習班更推波助瀾,讓人感受到一切以學習歷程為重的詭異氛圍。

當學校督促著學生準備符合大學教授期待的學習歷程檔案時,近期有媒體調查卻發現,大學教授最痛恨高中生的書審資料浮誇造假,加上坊間各種代筆和客製學習歷程的廣告,更讓教授們難以信任那些資料的真實性,更不諱言選才時寧可相信測驗成績。

會出現這種相互矛盾的現象其實並不意外,卻令人憂心。不意外的是如過往許多教育改革的美意,一旦牽涉到升學目的,很容易就走了味變了調;憂心的是這次考招制度同步變革而被賦予高度期待的教改,會不會又因為難敵升學主義的魔咒而走回頭路?

新課綱設計學習歷程檔案的原意,是要高中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定期記錄、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同時在整理檔案的過程中,能思考自己的興趣志向,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向。這種探索對生涯規劃本來就很重要,作為升學的條件只是附帶的功能,若因升學主義影響讓制度產生弊病,應該設法去改善修正制度,而不是因噎廢食捨棄應有的理想。

任何制度都不會完美無破綻,為了榜單想走捷徑也是人之常情,但教導學生立定志向,誠實展現自己的成果,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實際上看到許多高中師長秉持教育理念,循循善誘,勇於把關;也有許多大學教授能發揮智慧明辨真假,樂見改革帶來的選才優點。

這改革剛起步,勢必跌跌撞撞,但只要目標明確,相信能越走越穩,受益的孩子也會越多!

(圖照: Chaay_Tee / shutterstock.com)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閱讀更多

認識學校 更要瞭解孩子

近幾年發現,面對孩子升學這個課題時,家長們的用心程度明顯提高,相對的焦慮程度也增加,朋友開玩笑說以前需求大於供給的時代,升學多半是孩子自己的事,考什麼分數就選什麼學校,好壞自己負責;現在少子化學校供過於求,升學反而變成家長的任務,得多方打聽精挑細選,就怕誤了孩子的前途。

現代教育思潮重視家長教育選擇權,加上生存壓力,無論公私立學校都在積極招生,因此家長有更多機會瞭解學校。除了學校提供的各種介紹說明,家長之間流傳的口碑,更是重要的參考。隨著網路發達,許多網路社群或討論區都可見家長提出各種相關的問題,包括課程教學、學生管理、師資設備或收費標準等。當然,升學榜單總是關注的焦點。

觀察這些問題通常能獲得熱心的家長或網民回覆,甚至引發熱烈討論。然而許多資訊被簡化,較多主觀感受,缺乏客觀驗證,容易以偏概全,忽略情境脈絡。這時家長容易把「別人遭遇的事」,直接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例如該校很多學生考上醫學院,我的孩子也同樣可以,卻忽略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需求,結果把擅長游泳的魚,放到樹林裡去競爭。

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家長也希望孩子能適性發展,但卻過度擔心「不確定性」。於是面對改變的當下,即使明知過去經驗痛苦,仍寧願選擇自己較有經驗,或者和多數人一樣的路。這種求保險的決策,往往就扼殺孩子天賦發展與追求自我的可能。

該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雖然沒有標準答案,至少廣泛且深入的瞭解是必要的。而瞭解的對象不僅是學校,還包括教育制度和趨勢,更別忘了瞭解孩子,因為他們才是實際承受和面對未來的主體。

(圖照:shutterstock.com)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閱讀更多

教育是要幫助孩子追求成功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對教育現場帶來不小的衝擊,也是這兩年討論度極高的教育議題,支持者通常肯定其多元適性和重視素養的教育理想,反對者則多批判素養導向教學的可行性,認為新制度凸顯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且加重升學壓力等問題。近日看到一位友人的分享,覺得新課綱的教育意義應該是要幫助每個孩子追求成功,在眾多質疑和爭論中,這觀點頗有讓人撥雲見日的感覺。

過去教育制度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用同樣的課程、相同的評量、一致的標準,以便複製同樣的成功產品(學生),同時輕易的淘汰掉不合乎標準的產品。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多次教育制度改革都難以達成。新課綱所強調的多元適性,其實就是回歸教育本質,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盡可能讓他們用最適切的方式發展自己的長才。從這個角度看,的確就是協助每個孩子成功。

當然,成功的定義對每個孩子來說不盡相同,可以是追求課業上的高分或名校科系的榜單,在競賽中追求勝利,某些技能上追求突破,抑或是只想安穩平順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如何,這些不同需求的成功,需要不同的學習情境去建構,就像龜兔本來就不該放在一起賽跑。

幾年前有本暢銷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作者強調學業成就並非「成功」的唯一指標;研究指出,恆毅力、熱情、自我覺察、自制等「非認知能力」,才是促使孩子願意自我超越的根本,得以成就孩子的未來。

因此,學校應該創造一個讓孩子喜歡,有歸屬感,有挑戰性卻能勝任的學習環境,鼓勵每個孩子能搭建自己的舞台,不一定求完美,但能追求最盡力的演出,應該就是幫助孩子邁向成功的最佳模式。

素養與歷程 回歸學習本質
閱讀更多

素養與歷程 回歸學習本質

新課綱實施近一年半,從家長們的提問和網路上許多討論來看,目前最受關注的話題不外乎是「學習歷程」和「素養導向學習」。前者雖有明確制度和規範,家長們心中仍存在許多認知偏差;後者較像是含糊的名詞,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都還在摸索,更何況是旁觀的家長,因此有更多想像和疑慮。

多數家長都會從升學的需要看學習歷程,認為要比別人更多更廣才好,於是急著幫孩子安排各種學習經驗,或者要求參加各種比賽,以便累積豐富的學習成果。然而從制度的設計來看,學習歷程應是質重於量,求精更勝於求廣。許多專家學者也提醒,學習歷程看重的是「過程」,因為那些學習成長的紀錄,更能凸顯學生的潛質,以及對未來志向的探索。

至於「素養導向學習」,雖不容易給明確的定義,但大致的概念是要讓學習與生活有更密切的連結,讓學生能夠也願意將所學知識與技能,運用在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上,因此會更強調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探究、操作和表達等環節,以及跨領域的知識整合和應用,畢竟我們平常所面對的各種問題,都不是僅靠單一學科知識可以處理的。

無論是「學習歷程」或「素養導向學習」,其實都是學習本來應有的樣貌,只是相較於過去,會讓學習更複雜,甚至花更多時間,也因此讓許多家長抱怨學生更累,反而增加課業和升學壓力。然而,有質量的學習本來就不輕鬆,有競爭就會有壓力,關鍵在於花了時間和精力,所學到的是一身受用的能力與素養,還是只為了應付考試的知識和解題技巧?這道理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就看能有多少勇氣和眼界,去面對改變帶來的衝擊與不安吧!

學習歷程 不是軍備大賽
閱讀更多

學習歷程 不是軍備大賽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後,對高中階段的教學確實產生諸多影響,各高中積極發展校訂必修和多元選修課程,除了讓學生有更豐富的學習機會,也希望藉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歷程,增加申請大學的優勢。

而「學習歷程」這件事,自然也成了這一年來的熱門話題,學校不斷提醒強調,補習班也借題發揮,忽然間好像高中生的所有學習都是為了學習歷程。加上與升學密切相關,不意外的出現各種對「學習歷程」的認知偏差和過度期待,當然也引起不少批評,例如增加學生負擔、對資源弱勢的學生不公平之類,甚至主張廢除此制度。

為此,最近也常見學者專家撰文提醒家長,別把學習歷程看成軍備大賽,比起點狀的成果堆疊,他們更看重線狀的學習脈絡,因為他們希望從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志向和特質。

實務上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影響大學申請,還得等一年半後才能有資料可分析,然而過度聚焦在升學的目的時,卻容易忽略這制度的本質。讓學生儘早探索自己的志向,妥善安排相關的學習活動,有效記錄並呈現學習成果,這些本來就是值得也應該要求學生做的事情,即使不是為了申請大學,對個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也是重要的。

換句話說,學習歷程的本質一方面是協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方向,有系統的計畫學習,以提升學習效益;另一方面是透過歷程檔案,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效,適時調整學習內容或進度,讓學習朝著預定目標前進。至於將學習歷程作為大學申請的參考要件,應該只是附帶的用途才對,不該本末倒置,為了升學目的而製作虛有其表的學習歷程。

學習跨領域 還可跨年齡
閱讀更多

學習跨領域 還可跨年齡

受到少子化和都市化影響,許多偏鄉小校生源嚴重短缺,有些學校教師甚至還比學生多,面臨學校存廢問題。對此難解之題,近幾年有學者借鏡國外經驗,提倡混齡教學。一方面彌補同儕學習和群育教育機會不足的問題,也有助於降低學校師資成本。只要法規適度放寬,並且補強教師對於混齡教學的專業,的確是可行之道。

混齡教學有其教育意涵與功能,在部分國家地區已實施多年且具成效。只是因國內教育體制、規模和課程架構有較大差異,不見得適合大量採用。然而當孩子離開學校,所處的工作或社交場域,面對的都是混齡的情境,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互動和學習才是常態。反觀傳統制式的學校教育裡,確實輕忽了異齡學習的重要性。

現行學校教育中,能提供異齡學習機會多屬於社團性質的課程活動,且缺乏嚴謹的課程設計,異齡互動性質多於相互學習。前陣子聽了一些課程分享,發現學校只要能利用不同年段課程或活動的循環性,透過整體課程規劃,就能讓不同年齡學生依循共同主題課程,安排適當的異齡學習機會。

在老師的適度引導下,大小孩子透過言語互動、書信交流、學習觀摩或同儕教學等方式,可以產生許多和「老師教學生」不同的學習效果,對於孩子的情意教育和人格養成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甚至在學科學習上也能發揮不錯成效。

新課綱強調跨域學習,除了跨學科領域外,異齡學習其實也可說是跨域的一種,這當中並非把不同年齡的孩子聚在一起做同一件事而已,需要設定學習目標,精心設計方法和流程,隨時觀察學生反應並調整作法,才能達到異齡學習的效果。

過度強調升學 易讓學習本質走味
閱讀更多

過度強調升學 易讓學習本質走味

據教育部統計,近三年來全國都有近四十所國小只有一位小一新生,五都也不例外。受到少子化問題持續衝擊,這幾年不僅私立學校努力求生存,公立國高中也都提高危機意識。在各個國小的升學博覽會上,越來越常見到鄰近公立國中校長帶隊去宣傳;公立高中職也透過各種管道平台,努力突顯辦學特色和績效,就為了獲取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由於新課綱實施,家長對孩子學習產生更多憂慮,這幾年各高中職宣傳重點,多了許多課程介紹,要讓家長知道學校規畫哪些必修和選修課程?提供哪些額外的學習資源?然而,許多學校在向家長說明時,會不斷強調這些教學可幫助學生升學,甚至讓人感覺學校課程設計和活動,一切目的都導向「對升學有幫助」。

不可否認升學績效是國高中很重要的辦學成果指標,幫助學生達成期待的升學目標也是學校的責任。然而國高中的學校教育目的和功能,絕不會只為了升學,還有許多在升學制度下不容易被看見或採計,卻是全人教育所重視的各種品格、能力和特質,更需要透過學校教育環境來培養。

舉例來說,學生投入志工服務,可以增進學生對社會關懷;參加各種競賽,幫助學生培養專長,挑戰自己;學習多國語言文化,能擴展國際觀和移動力。這些學習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當學校過度強調對升學的重要性,就容易讓學習的本質走味。

家長難免會想「做這個對升學有什麼幫助?」此時學校除了滿足其心理期待,更需要以更高遠的角度,來引導家長的思維,學習不只為了升學,有些學習即便對升學沒有直接幫助,仍是孩子應該努力去嘗試和完成的。

新制甫上路 別急著定成敗
閱讀更多

新制甫上路 別急著定成敗

十二年國教課綱上路1周年,近日有媒體對此做了系列報導,檢視這1年來新課綱的實施狀況,也提出不少問題和質疑,例如高中多元選修的亂象、「素養」一詞被過度神話、學習歷程新制讓補習班大發恐懼財、部分教師觀望或逃避新課綱等,而最多的批判,也是最讓人無奈的,還是國中階段的升學壓力,似乎仍成為這波教改的斷層。

綜觀這些問題,其實並不讓人意外,多數在新課綱上路前就已被預測和警示。因為從30年來的教改挫折中,不難看出許多問題的癥結依舊存在,那就是多數家長和老師的觀念仍難扭轉,面對升學績效的競爭和少子化的壓力,政策的理想總敗給需求的現實。

雖然新課綱實施不如預期順利,但也無需在此時就急著判定其成敗,畢竟,教育的沉痾已久,不能只求醫頭醫腳的特效藥,需要從根本調理體質,才有助於減輕病痛,而體質的調理,更非短期能見效。

其實,從這幾年的辦學經驗以及實驗教育興盛的現象來看,家長對教育鬆綁活化的渴望從未減少,想要擺脫傳統應試教育,放手讓孩子自我探索,不那麼在意升學排名的家長也越來越多。以往這類的家長,若經濟條件許可,多半會把孩子往國外送,如今新課綱實施,確實為更多家長帶來憧憬,感覺理想的教育環境不再那麼遙遠。

至於目前存在的問題或亂象,是改變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就像唐三藏西天取經會遇到各種困難挑戰,需要堅定的意志和高明的手段來化解。而這趟路程才剛起步,必要時得藉助些強制力量,避免因短視的利誘而走偏了方向,更別期待能一步登天,立即就要看到改變後的淨土。

活化教學 要掌握目的與評量
閱讀更多

活化教學 要掌握目的與評量

翻轉或活化教學是近幾年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也是新課綱強調的重點之一,加上教學科技快速發展的助力,現在的教學現場已可見許多老師投入心力在教學活化上。教室內的上課氣氛變得更活潑,學習模式更多元,學生和老師的互動增加,與傳統的聽講型態有很大不同。

然而這樣的改變,是否真正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其實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最常聽到家長擔憂的是,學是學的很快樂,但考試的成績好像沒什麼明顯改變,甚至因為怕學的不夠紮實,放學後還是安排孩子進補習班再加強一下比較安心。

這種現象一直是教育改革難以突破的問題,原因之一是家長對學習的觀念尚未真正轉變,還是習慣以紙筆測驗來斷定孩子學習的成效。當考卷上的分數比其他人少一些,很容易就會對教學活化感到質疑。

有時問題來自活化教學的過程,老師雖努力設計各種創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體驗、探究、操作或發表,卻忽略了這些學習活動與該單元學習目的的關連性,學生忙了老半天,等面對作業或考題,才發現未必學到該學的知識和能力。

另一方面,學校老師在活化教學時,也可能忽略了選擇相對應的多元評量方式,例如讓學生進行了一段精彩的討論和思辨後,發下去的還是一份傳統的測驗卷,裡頭仍充滿著以記憶或演算為主的題目,當學生難以把課堂上的學習經驗立刻轉化成快速答題的技巧,就只好求助於傳統的精熟學習。

教學活化只是過程,必須扣合前端的學習目的與後端的多元評量。新課綱實施之後,老師必須花更多心力去掌握學習指標,才能讓教學活化更切合學習目的,並且選擇更適切的多元評量方式,讓活化教學達到預期的成效。
新課綱理想 需配套支持
閱讀更多

新課綱理想 需配套支持

隨著108課綱正式上路,最近有教育團體疾呼教育部應放寬高中教師編制數,並且提高鐘點費和兼職行政的加給,否則多元選修難以落實,且新課綱增加的教學和行政負擔,將導致一波學校行政大逃亡的現象。

新教育制度的實施,必定會遇到困難,有些困難是不容易預知的,就如教師對素養導向教學的理解與執行程度;有些問題卻是可以事先掌握的,例如新課綱增加學校師資和經費需求,這是明顯可計算的,且應該盡力預防才是。

猶記今年二月媒體就已報導,教師團體質疑學校經費不足,教師員額不增,新課綱的探究實作和多元選修,將滯礙難行。如今看來,政府的配套資源顯然不足,這些困境如預期發生。而教育部也只能建議學校透過與大專校院合作開課或跨校共聘師資等方式,引進校外適任師資。之所以無法允諾提高師資員額編制和費用標準,是考量地方財政負擔,也不確定中央人事和主計單位能否同意。

令人不解的是,地方財政能力是教育部早就知道的,這麼重要的全國教育政策,何以不能由中央積極籌措財源支應?何以行政院不能主動協調指示相關單位配合辦理?卻將責任丟還給地方政府和學校。對比大選前各種利多政策支票大方開,已經迫在眉睫的需求卻難以立即滿足,不免讓人憂心失望。

這次新課綱的精神與內涵,已獲得教育界相當高的認同,也看到許多學校和老師投入心力去因應,然而政策的順利推動,終究需要足夠的人力和經費。在這關鍵時刻,主管機關必須更務實的面對問題,更積極的給予配套支持,才能讓教育理想落實。
給新課綱更多理解和支持
閱讀更多

給新課綱更多理解和支持

新課綱已正式上路一個月,最近仍持續看到一些文章表達對新課綱的擔憂和批評,有些是擔憂新課綱的準備不足,例如教師是否有能力實施素養導向教學和評量?學校是否真能實施跨領域的教學?是否有足夠師資開設各種多元選修課程?另一方面則批評新課綱增加更多壓力和困擾,例如探究實作和跨領域的教學會壓縮原有的教學進度,學習歷程準備會增加更多學習成本,連大學考招制度改變的批評也算在新課綱頭上,甚至還有人建議趕快踩煞車。

這些擔憂和批評是可以被理解的,畢竟是影響下一代學習的重要制度,又被視為現今最重大的教育變革,總是希望一切都是準備好的狀況,並且很快看到好的發展,對於各種問題也會用更高的標準去看待。然而,這麼複雜的政策才剛起步,如果一開始就要完美無誤,那是痴人說夢。

目前看來,社會大眾對新課綱的精神和理想沒有太多疑問,只是在執行時,大家容易用過去的標準來衡量改變造成的影響,當原有的權益優勢被削弱,或看不到立即成效,很容易產生負面評價,進而打退堂鼓,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時間。

教育改革的過程本來就需要足夠的累積和醞釀,短期的缺失可作為修正作法的依據,但必須堅持既定方向,忍受改革的不便,才能達到長遠的理想目標。再者,教育改革的變數很多,不可能有「完全準備好」的一天,只要方向是對的,有足夠的準備和規劃,就應下定決心去執行。

新課綱才上路一個月,學校老師、學生或家長,其實還在摸索和適應,現在就要給予功過評價,言之過早。不妨用更多理解和支持,替代無謂的憂心和偏頗的批評,讓這個改革能正向的發展下去。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