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從A到A++的代價
閱讀更多

從A到A++的代價

面對108新課綱的第一屆會考,到底會有什麼結果?不僅學生和家長緊張,學校老師也一樣忐忑。當成績公布,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然而大家關注的焦點仍集中在有多少人考滿分?哪些人可以上第一志願?還有家長因無法進入前三志願而難過生氣,覺得孩子3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依據台師大心測中心公布的資料,精熟程度A以上的,平均錯2題就少一個+,以北北基考區來說,前三志願大概就是2到6題的差別,以5科約200題來看,也只是百分之1到3的錯題率。除了少數天賦極高的孩子,這樣些微分數的差距,實在不能代表學生學習能力有多大差異,又何需這麼在意第幾志願的遺憾呢?甚至否定孩子的努力?說穿了,主要還是為了面子,為了那個「明星」高中的虛名!

實際上,無論是所謂的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在新課綱之下,大家都在重新探索和調整,有些社區高中反而更能發展出學校的課程特色。只可惜努力的成果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展現,也很難翻轉家長們對排名的既定印象。這種僵化的排名思維,讓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不易落實,更是升學壓力難減的關鍵因素。

現今的大學入學管道多元,考招制度更能適性選才,只要能夠清楚自己的志向,鎖定擅長的學科領域認真學習,主動拓展自己的學習歷程,不管就讀哪個高中,都很有機會申請自己嚮往的大學科系。

會考成績只是國中階段學習成果的指標之一,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態度面對與規畫高中階段的學習?能不能積極探索自己的志向?如果過度執著於高中學校的排名,花3年專注在拚會考成績,只為了少錯幾題增加幾個+號,卻侷限國中生探索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不利於高中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發展,實非明智之舉啊!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閱讀更多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今年台大電機系畢業典禮,畢業生代表致詞,要同學特別感謝父母當年沒有逼他們去讀醫學系,才能讓他們在電機系畢業。此話一出,不僅讓現場師生笑了,也引起不少社會共鳴。這聽起來有點玩笑話的自嘲,卻是一針見血的道盡不少學霸的無奈。

這群學生在升學路上可謂菁英中的菁英,他們的學測或指考成績,看似可以挑選大學各種科系,實際上卻常因某些框架而侷限了他們的選擇。這些框架可能來自父母師長的期待、同儕的比較、社會價值觀的評價等等。例如原本對昆蟲有高度興趣的學生,當他有條件申請醫學系時,能有多少勇氣面對外部的壓力,抵抗榮耀的誘惑,進而堅持自己的夢想呢?

換另一個角度想,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雖然常說鼓勵孩子追夢,又能有多大的氣度,去支持孩子放棄名校科系的光環呢?

這位畢業生慶幸的是父母尊重他們最後的選擇,然而在場學生中,應該也有當年因為分數夠高,必須放棄自己真正喜愛的科系。甚至,有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求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專注在當下的課業,以求更高的分數。而他們的志願,很容易因為成績而被「決定」,或是長時間被有意或無意的灌輸而生,就像聽到「你功課那麼好,將來要當醫生?還是工程師?」如此的理所當然。

我們不需全盤否定大人經驗的價值,給予適當引導與建議對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拿捏分寸,用開放的心胸和跟上時代的眼光去理解他們,避免過度主導,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興趣與夢想。更重要的前提是,要給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才能讓他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減少職場媽寶 讓孩子學習吃苦和吃虧
閱讀更多

減少職場媽寶 讓孩子學習吃苦和吃虧

聽幾位不同公司的主管聊到進用新人的經驗,都不約而同的搖頭,覺得現在根本不敢奢望找到肯吃苦耐勞,主動積極的新人,只求找來的人能看清自己能耐,願意虛心學習就好,別稍微遇到挫折或不順心,就想打包走人!

他們最怕遇到的是那種還未熟悉工作流程,就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事情的重要性,等到狀況發生被主管責怪後,又只會找一堆理由來辯駁,或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遇到最誇張的是,還讓爸媽出馬來質疑主管管理方式,不免讓人感嘆,難怪其子女會有這樣表現。

會出現這種「職場媽寶」的現象其實也不令人意外,大概也是少子化的衝擊之一。看那些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最常見心態一是怕孩子「吃苦」,不忍心看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的無助,也不想看他們遇到失敗的傷心難過。總想幫他們安排比較容易走的路,先搬走可能會絆倒他們的石頭,結果可能讓孩子連抬腳跨過去的能力都學不會!

二是不想他們「吃虧」,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怕比別人少了機會,所以,想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為孩子爭取各種權益,總是在意表面的公平,忽略孩子可能有不同發展的需要。錙銖必較的結果,可能讓孩子失去欣賞別人優點,學習別人長處的能力,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難與人建立友善關係,更無法團隊合作。

父母教養態度,對孩子人格的型塑有極大的影響,而那些人格也會成為其人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其實適度的讓孩子習慣吃苦,學習吃虧,反而可以轉化為成長的養分,也有助於開拓孩子視野,穩定其心性!

(圖照: Fit Ztudio / shutterstock.com)

想鵬程萬里 先累積實力
閱讀更多

想鵬程萬里 先累積實力

又是驪歌響起的畢業季節,「鵬程萬里」大概是這段時間最容易見到的祝福語。只是想鵬程萬里,不能光用想像或期待,得要有足夠實力,而這些實力包含許多面向。

首先,學校所學都只是讓我們可以展翅的基本能力,後續仍需強盛的學習慾望與能力,不斷吸收各種知識養分,才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解決各種問題。還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勇敢面對困境與挫折。當然,足夠的體能,是最基本的要件。

再者,想遨翔萬里,得先有明確方向。也就是要立定志向,才不會漫無目的虛耗光陰,甚至迷失自己。除了遠大的志向,也需要訂定不同階段的目標,這些目標的設定,需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條件,太過保守容易停滯不前,一味好高騖遠也不切實際,都難以成就萬里志向。而立定合適的志向和務實的目標,前提是要充分了解自己,不僅是自己的興趣、才能、學識或個性,還要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擁有的資源。

充分利用資源,就像乘著風勢而行,能讓事半功倍。只是資源往往不會都自動上門,需要主動去探詢或爭取。就像許多電玩遊戲,越能抱持開放心胸,勇於嘗試、樂觀積極的態度,就越能累積有用的資源。這資源可能是技術、財物,更多是人脈和經驗。

人脈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是周遭的親朋好友、是學習或工作上的同伴、是老師或主管,也可以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甚至一時的競爭對手。他們可以在當下給予支持協助,也可能在重要時刻成為貴人相助。於是,真誠待人,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廣結善緣,是建立人脈的重要本質。

每個人的際遇或許不同,成就自然也有差異,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先裝備自己的實力,先自助而後得他助。

謝師何需設宴?
閱讀更多

謝師何需設宴?

又來到充滿不捨的畢業季,今年受到肺炎疫情影響,舉凡畢業典禮、畢業旅行或謝師宴等活動都被取消或延期了,讓畢業生感到無比失望。如今隨著國內疫情緩和,相關禁令逐漸開放,讓畢業生又燃起一絲希望,整個過程的變化,其實也成了另一種難忘的回憶。

前陣子媒體報導,因無法舉辦謝師宴,某私校老師直接要求班級學生繳交費用買禮物送老師,引起家長的不滿。雖看似個案,從許多社會議論來看,謝師宴和送禮這存在已久的一種習俗,恰當與否,其實值得探討。

家長和學生感謝老師的教導與付出,本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長期發展下來,謝師宴活動越來越重視形式排場,成了家長或老師之間的較勁場合。部分家長就算不認同,通常也礙於情面不敢多言;許多老師並不期待這種餐會,甚至覺得是一種壓力,卻不好拒絕。往往熱鬧一頓飯後,學生也未必表達了感恩之情。

現代教育強調家長和老師是一種教育合夥人的關係,雙方理念越相近,越有利於學生成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能展現專業和熱忱,取得家長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而家長回饋老師最好的方式,就是和老師有共同的理念,成為老師的後盾。當這樣的良善合作關係建立,不僅學生受益,老師也能在教學中獲得成就,其實家長和老師應該是相互感激的!

至於學生,更不需要透過過度物質的形式來表現對老師的感謝。一句話,一張小卡片,只要是發自內心,都會讓老師感動!最好的方法,就是聽從老師的教導,盡力學習展現最好的表現,讓老師覺得教之而成天下英才,與有榮焉!

成就個人 更要發展全體
閱讀更多

成就個人 更要發展全體

又到了畢業季節,最近看到網路上許多人又再次分享一段去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畢業典禮的演說影片,台灣學生蔡采衢成為首位在該校畢業典禮致詞的學生。該影片瀏覽次數創下該校畢業生致詞影片的紀錄。大家不僅對其自信且流利的演說表現感到佩服,更被其演說內容感動。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勉勵所有柏克萊畢業生,除了讓自己發光,更要思考如何讓社會更好,進而把光也帶到其他人身上,讓別人也發光。

這讓我們想到「為台灣而教」的劉安婷,對這些被視為人生勝利組的學生而言,能夠想到將自己的優勢,轉化為幫助他人的動力,真的不多見,但我們的社會,的確需要更多這種想法的優秀年輕人,才能有正向的發展。或者說,我們的教育應該讓每個年輕人,都抱有「讓社會更美好」的中心思想才對。

教育的本質不僅要成就個人,更要能藉此發展社會全體。然而現實的狀況是,我們並不夠積極讓學生花時間去關懷他人,關心社會,我們只要他們關注成績,努力成就自己的升學目標。所以當遊戲規則改變,無法用分數和別人一較高下,就會感到恐慌焦慮。即便順利進入頂尖大學,許多學生思考的是下一階段如何繼續打敗別人,取得更有「利」的位置。

力爭上游是值得肯定鼓勵的,然而當我們太過專注在狹隘的競爭目標和齊頭式的公平,就可能讓年輕人失去寬廣的視野,也讓社會少了許多溫暖。

在那演講中,不斷強調她在柏克萊學到的,是讓她知道如何善用所擁有的優勢和資源,追求社會更美好的價值。這是名校塑造出來的學生風範,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追求的理想。
教育天平上的創新與堅持
閱讀更多

教育天平上的創新與堅持

畢業季節,過去給人多是感傷的時刻,但這些年來似乎多了一些不同的氛圍,除了有些不同風格的畢業典禮外,還有許多學生創作屬於自己學校的畢業歌曲,並且花很多心思錄製影片。相較於過去大家都唱「青青校樹 萋萋庭草」的年代,這些才華洋溢的學生譜出自己青春的樂章,留下一生難忘的影像,著實讓人感受到年輕一代的創意!

除了以畢業歌展現創意的機會,現在的畢業典禮似乎也吹著一股創意流行風,從典禮流程和會場布置都完全跳脫傳統,和過去莊嚴肅穆充滿感傷的典禮氣氛大不相同。或許這是為了迎合年輕人口味的演變,然而若一味追求創意,讓畢業典禮過度綜藝化,卻可能因此失去典禮應有的教育意義。

畢業典禮雖然是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但更大的意義是另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始,即便是大學畢業,還是要面對更複雜的社會學習和終身學習挑戰。我們當然希望這些年輕孩子能帶著更成熟的想法,更豐富的能量,去實踐更遠大的理想。或者至少,能為自己負責,並為社會盡一份力量。無論畢業典禮的型態如何改變,傳達這樣的信念,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就像許多國外高中或大學的畢業典禮並沒有什麼花俏的內容,但一場精采的演說,卻能讓許多人感動且受到啟發,網路上有許多精采的演講被一再轉發便是例證。

學校教育階段,許多時候我們仍需要透過一些典禮儀式,去傳達必要的教育精神和價值。教育的確需要與時俱進,無論是作法或想法,都可能需要因應個人和社會發展需要而改變。然而在求變化的同時,也需要對教育理念的堅持,對教育本質的認清。兩者之間的拿捏,也正是教育專業的展現,並不容易,但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可迴避的課題。
缺少志向難以成才
閱讀更多

缺少志向難以成才

近期是各級學校的招生季節,同時也開始進入企業校園徵才的旺季。許多大學每年都會辦理各式的輔導就業活動。有些知名大學的校園徵才博覽會規模更是像個嘉年華,不僅廣邀企業擺攤,還得安排各種節目表演、餐車美食,甚至抽獎活動,就是想吸引更多學生參加,衝衝現場人氣!

這兩年因擴大兩岸辦學規模,學校對師資及行政人力的需求增加,也開始積極參加這些徵才活動,應該是校園徵才博覽會中極少見的企業型態。雖然詢問度無法和知名大企業相比,卻讓不少徬徨的大學生發現他們未曾想過的工作場域。

在徵才活動中不難發現,許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未來的工作仍毫無想法,沒有方向。他們只抱著聽看看的心態,甚至是衝著摸彩活動來湊熱鬧。顯示這些年輕人並未做好步入職場的準備,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信心,對未來發展沒有目標,不免更讓人對台灣人才的競爭力感到憂心。

這些現象不能完全怪學生,學校教育應該要負更大責任。長期以來,中小學偏重學科學習,適性教育的觀念常常只用在學業表現較差的學生,希望幫助他們找到讀書以外的出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總被期待先提高大學考試分數,只要成績夠好,選擇就多。長期輕忽生涯發展教育的結果,學生不了解自己的興趣,不清楚大學科系的專業發展,也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設定目標。反正考上了就去讀,讀畢業了再說。

這些年輕人所面對的未來,是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許多機會稍縱即逝,不容他們躊躇猶豫。學校應積極協助他們認識自己、探索未來,越早確定志向,才能在職涯發展上搶得先機,並邁步向前。否則,消磨的不只是下一代的競爭力,更是台灣社會的生命力!
畢業是對學校教育的驗收
閱讀更多

畢業是對學校教育的驗收

進入畢業季節,看到許多朋友分享孩子的畢業照片,充滿著感性、感動和感恩。上周也親自參加了一場畢典,在有如哈利波特魔法學校的場景中,從規畫、執行到典禮進行,都由畢業生帶領學弟妹自行完成,流暢度和完整度完全不輸給大人舉辦的活動,深深感受到這些孩子翅膀夠硬,可以高飛了!

每年參加高中的畢業典禮,總特別讓人有所感觸。想到這些大孩子在學校裡經歷了3年、6年、甚至12、15年的學習過程,最後呈現出來的樣貌,也等於是每年對辦學團隊的期末考。當中最難的考題,不是教了他們什麼知識?不是讓他們申請到哪所大學?而是讓他們具備了什麼能力?形塑了什麼人格特質?好讓這些孩子信心十足的面對未來的挑戰,並且持續學習不斷進步!

常感到無奈的是,這麼多年來台灣的國高中教育,仍給人只關注讀書考試的印象,家長對國高中學校的評價,多數還是以升學績效為優先。學校要發展特色課程,往往得先顧慮是否影響學生的「正規」課業學習?而不是思考這個課程對學生的長遠意義。

因此許多看起來多元的課程,只是點綴式的表面功夫。會讀書考試的學生,還是擁有較多光環,就算這幾年增設特殊表現的畢業生「展能市長獎」,人數比例也遠低於學業成績的市長獎。在教育主管單位的眼中,所謂全人教育,也只是計畫書上的修飾用語而已。

聽到幾位畢業生在台上高喊「我畢業了!」像是對自己成長的宣示,也像在提醒學校,提醒我們肩上的責任有多重大,因為他們即將去面對外面的世界,驗收學校所賦予學生的,不只有學識的累積,而是一個人各種能力的全面展現。

既然知道學生將面臨的是許多的未知,作為引導他們的學校角色,我們怎能不繼續求進步呢?
找到方向才能展翅高飛
閱讀更多

找到方向才能展翅高飛

最近臉書上許多朋友秀出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照,家長也分享著孩子畢業典禮的感動,現在不用看到鳳凰花開,就可以充分感受到畢業季來臨。

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現在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的比例高的嚇人!除了大環境的因素限制了許多科系的工作機會外,有相當多人是學了四年才發現非其所愛,決定另謀發展。能在大學畢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也還不算晚,更可怕的是二十幾歲了還對自己的志趣完全沒有想法,「只好」再考個研究所繼續當學生,或看就業市場上哪些比較熱門就先往那邊走。

就這樣,台灣有太多中學生花了六年的青春只專注在考試範圍的學習上,然後進入一個不太認識的大學科系迷迷糊糊度過四年,最後還未能學以致用,還要花更多時間繼續摸索人生方向。當一個國家多數年輕人都這樣時,很難想像其社會發展要如何健全?競爭力要如何提昇?

許多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中,容許甚至要求中學階段的學生要投入一定的時間進行職涯探索,不僅讓學生更務實去了解自己嚮往的職業,也更認清自己的興趣。相對來說,他們的年輕人更早就會確立自己的方向,進而投入更多心力去發展專長。

我們的十二年國教雖然也強調適性揚才,但整個課程架構和升學制度卻不給太多機會讓孩子去真正發掘性向和才能,所做的職涯探索通常也僅是皮毛形式,學生最終還是以分數來選擇志願,以排名來決定志向。

看著典禮中那些像個小大人的高中畢業生,眼神中帶著對下一個階段期待,我衷心的期盼他們能儘快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無論崎嶇或平坦,都能勇敢的往前邁進!至於還在學校裡的學生,我們也要更努力為他們創造探索自己和未來的機會。
考完後 教育才開始
閱讀更多

考完後 教育才開始

去年此時,國三學生剛剛結束升學考試,卻還有一個多月才畢業,學生考完會考後不知道要上什麼課,因為考試結束,已經失去上課目的。當時多數學校把問題丟給老師自己處理,讓老師各顯神通,填補這些課堂時間,或者多辦幾次校外教學,像是慰勞學生3年苦讀的獎勵。

有了去年的教訓,照理說今年各國中可以提早因應。只是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學校老師是否能擺脫「打發時間」的消極態度,積極設計出能引起學生興趣,又具有學習意義的課程?根據對台灣多年來的教育現場觀察,以及國中老師長期累積「為考試而教學」的專業,目前這個答案恐怕不太令人期待!

同樣的狀況,這些年來大學甄選入學比例越來越高,許多高三學生也在、5月就已錄取大學。雖然高三課程進度還沒結束,但除了部分要繼續拚指考的學生外,其他學生通常也無心聽課。有些學校擔心這些學生影響上課氣氛或秩序,乾脆安排各種公差(如準備畢典)讓他們在上課時間去做,或者乾脆讓學生請假別來學校,也顧不得剩下的高三課程學生還有受教的權益和本分。

這些現象也怪不得學校老師,因為在長期以升學考試至上的國高中學習氛圍下,老師們很少被期待發展非考試需要的課程教學專業,即使這幾年活化教學、翻轉教育的浪潮不小,他們仍多侷限在既定的課綱教材中找變化。當原本的學習目的不在時,那些專業就可能無用武之地。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關鍵在重新找到真正的學習目的和本質,並找回教師的初衷,或許考完之後,才是最精采的教育開始!
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閱讀更多

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這幾周是學校畢業典禮旺季,除了大學以外,多數小學到高中的畢典中,頒獎都是重頭戲。大大小小獎項中,家長們最關注的仍然是所謂的市長獎、議長獎、局長獎等獎項,因為那代表著是全班前三名的榮譽。

新聞報導了台北市柯市長上任後第一次頒發市長獎,為了和1300多位得獎學生一一握手合影,從早上頒到下午讓他吃不消,說要思考改進方式。不過幸好只有市長獎要這樣一個個頒獎拍照,如果其他的議長獎、局長獎也來,這頒獎典禮真的得辦個三天三夜了。

對此有朋友提出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畢業要頒這些獎?為什麼第1名才有市長獎?市長只需要獎勵第1名的學生嗎?為何第2名就是議長獎?市長有比議長大嗎?」早已習慣這頒獎傳統的我們,似乎需要回頭去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可以理解設置這些獎是要「表揚」學習成果優良的學生,然而依據國民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的規定,學校應該採取多元的評量方式,且不能公布個別學生在班級和學校的成績排名,結果市長獎明定要全班學業成績第1名,然後大家也習慣地照排名給獎,似乎不太符合評量理念。

雖然近年針對特殊才藝或行為表現優異的學生增設一種「特殊展能市長獎」,但是其名額相對很少。整體來說,大家還是用舊思維去看待「學業表現」,而這些畢業獎項的安排,似乎也服膺了「官大學問大」的意識型態。問題是,市長大還是議長大?

畢業是值得祝賀的,但只要每位學生都能完成應有的學習、身心能健康成長、能找到各自喜歡的領域發揮潛能,並準備好面對下一階段的學習,那麼大家都值得恭喜。至於名次,應該不是重點!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閱讀更多

讓國三有最精采的最後一個月

「會考考完了,學生到學校要上什麼課?」這可能是最近幾周很多國三老師頭痛的問題。以往國中基測考2次,學生畢業前還得到校複習和測驗,去年雖然改成1次會考,但還有特招可以當做下一個準備目標,今年多數縣市不辦特招,於是會考結束到畢業前長達1個月的空檔,學生和老師便頓失上課目標。

對國中來說,這雖然是從來沒有遇過的情況,卻也是在今年會考遊戲規則確認後,就可意料到的問題。只是看來多數學校都不太在意,沒能事先做好完整的規畫,僅能讓各科老師自己想辦法「填空」。

認真點的老師會設計課程,讓學生做專題報告或主題式的學習;有些則安排校外教學或參訪,也順便讓學生調劑身心;也有的乾脆在教室裡放影片給學生看,有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習就看老師的用心程度;總而言之,各地各校各班的因應方式就有如八仙過海一般,只能各顯神通了!

危機有時也是轉機!升學壓力短時間難以化解,這多出來的空檔,或許是彌補過去3年國中學生應該享有的多元學習,也讓有教學理想的老師多些展現教學創意的機會。

例如,課程採取更自主有趣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習主題,主動擴張各領域學科的學習深度和廣度。還可加入生涯探索的元素,引進家長或社區資源,讓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多認識未來的學習和職業選項,好好思索自己未來的方向,這1個月的學習,可能是3年來最精采的一段。

然而,在長期考試引導教學的習慣下,老師是否有能力創新教學?如果老師個別能力有限,學校能否發揮團隊力量共同設計課程?這也會是未來校長們在教學領導上的另一個挑戰!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閱讀更多

謝師宴沒那麼重要

接近畢業季,許多餐廳打出「謝師宴」專案,連帶場地布置等周邊需求,顯然是個不小的商機。而這些年謝師宴似乎也不只是吃頓飯而已,不少畢業班家長用盡心思,安排各種表演節目或橋段,幾乎把謝師宴當喜宴來辦,甚至還有跟其他班級或學校拚場的感覺。

相信多數家長對辛苦認真的老師都心存感激,想藉由一頓飯謝謝老師也算人之常情,然而把謝師宴辦得精采熱鬧雖沒什麼不好,只是熱鬧之餘,學生和家長是否真的發自內心表達了對老師的謝意?

常看到一些謝師宴場合,除了一些行禮如儀的客套致詞,及少數家長和老師有較密切的互動,多數孩子們倒像是在開畢業同樂會,家長們則當做聯誼會,大家吃吃喝喝歡樂有餘,但心中有多少感謝卻很難說了。

其實,家長最好的謝師方式,就是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盡力配合老師的專業,與老師有良好的溝通,一起協助孩子成長進步。而不是把孩子丟給老師,就等著他們成龍成鳳;更別說常用自己的想法質疑老師,或是在觀念、作法上與老師背道而馳。

當然,前提是老師真的具備專業和熱忱,並充分運用在所教導的每個孩子身上,讓他們都有最好的成長發展。

家長和老師是學校教育中的夥伴關係,須雙方密切合作,才能讓孩子獲得最充實的教育內涵。家長僅需負責自己的孩子,老師卻是要同時面對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學生,兩者承受的壓力及需具備的專業是不同的,這是家長最需要感謝老師的地方。

反過來說,平時能獲得家長充分的支持,讓孩子順利學習到畢業,老師同樣也要謝謝家長。如果家長和老師能發展到這樣的合作關係,吃不吃謝師宴,應該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誰混淆了學習目的?
閱讀更多

誰混淆了學習目的?

4月是各大學辦理申請入學甄試的主要時間,等5月初放榜,除了部分繼續拚指考的學生外,其餘大概就已決定就讀的大學和科系。這些學生該如何度過最後1個多月的高三生涯?是很多學校頭痛卻不想去認真面對的問題。

有些學校已提早把高三課程教完,剩下時間拿來幫學生複習準備指考,上課對那些已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說變得沒有意義;即使繼續高三未完的課程,那些學生大概也很難認真上課。

於是有些學校將籌辦畢業典禮的工作交給他們,甚至乾脆讓他們自由請假,以免在教室裡影響其他準備指考的同學。

台灣老師對這種情況大概見怪不怪,在「學習主要目的是為了升學」的想法下,學生既然已經完成階段任務,就不用太堅持其他的學習了;然而對在台任教的外籍教師來說,恐怕就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想法。

從過去幾年的經驗發現,這些外籍教師對學生課業的要求,不太會因為已經考上大學而有折扣,因為國外大學規定高三成績若未達到一定水準,將會取消其入學資格,這些老師一樣把關,因為他們認為「學習本來就是學生的責任」。

同樣的差異在大學階段也看得到,國外知名大學每年都有高比例的學生被淘汰,藉以維持其學術品質;國內大學卻怕生源不足而不敢當掉學生,甚至要取消退學機制,反正進大學的目的只是為了張文憑。結果是大學「任你玩四年」,畢業找不到出路沒關係,先延畢個幾年再說。

當我們抱怨台灣大學過多、學生素質低落的同時,或許也該檢討是誰在踐踏教學專業?是誰寵壞了我們的學生?是誰讓學生們混淆了學習目的?
畢業後的下一步
閱讀更多

畢業後的下一步

又到畢業季節,以前我們得走到校園附近才能感受到畢業的氛圍,現在只要打開臉書,就可以分享許多畢業的快樂和感傷;以前的畢業典禮學生正襟危坐聽師長貴賓訓話,現在可以看到許多以學生為主角的創意畢典;以前大學畢業是家中大事,很多家庭會出動全家老小同來觀禮,現在有人擔心畢業即失業,乾脆故意在大學多留個一兩年。時代不同了,人們對畢業這件事的想法也有些不同了。

「畢業」除了代表前一段學習的完成,更代表「準備好」展開另一段學習。除了課程的差異外,幼兒園畢業生要迎接規律的上課型態,小學畢業生要開始面對更多考試壓力,國中畢業生要開始學習認識自己,高中畢業生開始學習轉大人,大學畢業生要決定就業或繼續升學。即使準備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也將面對的是沒有課表、沒有教材、隨時出現考題,卻沒有標準答案的社會大學課程。在那裡,以前學的知識不見得用到,但以前養成的態度卻影響深遠;以前的獎狀學歷只能讓你多些機會,能否承受挫折面對失敗才是要件;個人做到最好可能不夠,讓團隊發揮功能往往才是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在那裡,還有修不完的學分,學不完的課題,除非走到人生盡頭,不然是沒得「畢業」的。

許多企業家勉勵學子要認清自己的志向,懂得投資自己,要虛心學習,要多培養職場的競爭力。其實這些觀念都該在學校裡建立,習慣也該在學校裡養成。

因此我也在畢業典禮中舉例,沒有企業主會容忍員工常常遲到早退,態度散漫,效率不彰,所以學校除了教學生學會課本知識,更有責任要求學生培養正確的態度和習慣,甚至年齡愈大要求愈多,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準備好進入之後的學習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