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文教集團-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老師沒教 有興趣還是學得來

最近幾個與歷史教育有關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引發許多專家學者對於歷史新課綱多有批評,對教科書內容或學校教學也有許多討論。只是課綱和教材是非常複雜和專業的議題,一般人其實很難了解全貌,也會因為價值觀、政治立場、學習經驗和資訊偏差而有不同見解。是好是壞,大概也得靠時間來印證。

摒除課綱或教材的問題,這些議論也隱含一個台灣教育存在已久的想法,那就是「教材有,才能學!」或是「老師有教,才會學!」甚至是「考試會考的,才需要學!」

過去在這種思維下,教材的內容成了教學的主體,於是學生被當成一隻隻被迫張嘴的鴨子,等著老師用同樣的速度把教材裡的知識塞進去肚子裡,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吸收消化了沒?不管還吞不吞得下去?至於要塞哪些知識,就看教材裡有什麼?或看考試會考什麼?還要注意各種版本教材裡有什麼?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習慣被動的接收,不需要思考,也沒能力篩選,反正塞越多越有價值。還有些餘力的,可能會去找自己喜歡的事物來學,但被發現後,可能又會被塞進更多「被準備好」的知識,漸漸也失去自己探索的興致。或者直接放棄,等著找機會逃離。

誰說課本沒有的就學不到?誰說老師沒教的就學不會?聽學生對流行文化的深入交流,看他們熟練操控著複雜手遊,那些都是學校沒教的,但只要有興趣,都學得來。

不能否定課綱和教材的重要性,那是建構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但也不該把學習侷限在那些章節單元中。在資訊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只要稍加引起興趣,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材料。真正要擔心的,是如何教他們學會思辨、判斷、應用和轉化那些龐雜的資訊,成為有利於成長的養分。

(圖照:Natewimon Nantiwat / 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