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從學習做欣賞者開始
閱讀更多

從學習做欣賞者開始

現代教育重視孩子的多元學習,許多父母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會讓孩子從小學樂器,無論是透過坊間的家教及音樂教室,或參加學校辦理的音樂性社團,不管父母的出發點是為啟發孩子興趣,還是多累積未來的競爭力,能讓孩子多接觸音樂總是好事!

多數辦理類似樂器學習課程的學校或音樂教室,會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成果發表或展演會,主要目的除了給孩子有努力的目標,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果,也作為績效檢核與宣傳的機會,更希望孩子透過彼此觀摩,學習他人的優點,也發現自己的不足。

然而在這些發表會中,常有台上孩子演出讓人感動,台下觀眾行徑令人搖頭的現象。例如放任孩子在台下聊天走動甚至嬉鬧,不僅干擾身旁的觀眾,甚至破壞錄影錄音的效果。再者,許多家長只關心自己孩子的演出,孩子上台時搶位子拍照錄影,孩子下台後就自顧聊天做自己的事,甚至提早將孩子帶離會場,這不僅剝奪讓孩子觀摩他人的機會,也不尊重其他表演者。

個人雖不會演奏樂器,但常受邀觀賞各種學生音樂演出,除非不得已,否則都會全程專心參與,以示對表演者的尊重。學樂器只是音樂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少數要發展為專業表演者,多數目的在透過樂器的練習,讓孩子增加對音樂的認識和欣賞能力,藉以陶冶心性,增加人文素養。因此培養孩子對音樂表演和對表演者的尊重,應是音樂學習過程中,不可少的素養。

好的演出需要好的觀眾配合,因為觀眾的回應也是完整表演的一部分,所以家長要孩子成為好的表演者前,都應該先讓孩子成為好的欣賞者。
非得比個高下嗎?
閱讀更多

非得比個高下嗎?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九合一地方選舉終於順利落幕,無論過程多麼詭譎多變,競爭合作之間充滿爾虞我詐的策略,這個擂台上最終得比個高下,一票兩票都得計較。等霸主選出後,台下觀眾看完熱鬧,還是照常過日子。

不過對於現在的國三學生來說,卻好像進入另一場擂台賽似的,三年磨一劍,就等著扳倒眼前的競爭者,好搶下那有限的位子。而北北基地區的考生比較辛苦,到現在比試的遊戲規則還遲遲未定,到底該出什麼招式好像也拿不定主意。於是只好繼續照著舊路子苦練,而且最好把十八般武藝全練熟了,才有勝算!

古代小說裡的武林盟主是眾多高手覬覦的寶座,但真能穩穩坐上的也就那麼幾人;現代的選舉雖然機會多些,但仍免不了一番你爭我奪。這些都屬於大人社會裡的競爭遊戲,不願意加入的,或許還可以選擇退出江湖隱居山林,然而這些國中學生們,卻人人被逼著參加武林大會。不管行不行,多數都得硬著頭皮打出一招半式,只為了讓判官挑出少數練武之材,進到大門大派修煉更深的功夫。那些被打下擂台的,還是得找個小道館,繼續湊合練著,等著三年後另一場武林大會。

但是,學習真的非得這樣把雲門和少林放一起比個高下嗎?不是習武之材,難道不能是雕龍畫柱或琴棋書畫的料?十二年國教說要適性發展,大家卻還是圍著那座擂台,吵著哪些招式才能拿來比畫?怎麼攻防才好得分?怎麼算計才好比出高下?都忘了多數的孩子其實只需要練武健身,然後去找個自己喜歡的街角或地盤,盡情演出自己最擅長的招式,好好過這一生!
阻礙改革的暗礁
閱讀更多

阻礙改革的暗礁

自從「學習共同體」被引進台灣之後,從官方到民間都感受到其魅力,加上翻轉教室的推動,這兩年台灣教育現場的確掀起另一波改變的浪潮。不過就像以往的教育改革,這些浪潮總會遇到阻礙,有些是人為的防波堤,有些是看不見的暗礁。

最近有媒體採訪了一些推行「學習共同體」教學的學校和老師,基本上多數都肯定這種活化的學習方式,尤其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課堂參與方面有較正面的影響,然而卻也都面臨一些困擾,最大的問題是學生考試結果常無法顯現該有的學習成效。這使得老師們只敢在部分課程中使用學習共同體模式,遇到定期考試的時候還是比較傾向用傳統講授方式教學,因為怕學生無法應付傳統測驗的考題,怕成績不好,必須面臨家長質疑。

其實類似學習共同體或翻轉教室的教學活化,學校老師的抗拒是較顯見的阻礙,而評量往往是這些改革的暗礁。台灣教育長期習慣考試領導教學,家長甚至老師們對學習成效的判斷也多依賴測驗成績,尤其是全校性及全國性標準化測驗,常是老師實施教學改革時面臨最大的挑戰。

評量是教學過程的一環,評量的模式本應基於學習模式來設計,既然學習模式改變了,評量當然得跟著調整,否則難以評量整體的學習成果。當然,實務上不能完全擺脫標準化測驗,但也不該斷定活化教學就會讓學生無法應付測驗,重點在於教學活化過程要掌握學習目標,評量型態更不能偏重記憶和反覆練習。

教學改革如果只做表面,忽視評量這個潛在暗礁,改革的動力很容易就會被漩渦暗流抵消掉。只是暗礁的牽連範圍可能既深又廣,要去剷除搬移得花更多時間和力氣,需要更多堅持才行。
學習不該因暑假中斷
閱讀更多

學習不該因暑假中斷

前2周新聞報導教育部打算規畫利用暑假實施所謂的「第三學期」課程,想作為補救教學或多元學習使用,此案雖還在規畫階段,無論是否可行,教育部能夠對課程有新的思維,是值得肯定的。

從學生的成長發展來看,學習應該是持續且多元的,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針對不同目的,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平常學期中的學習多集中在學科知識,且有較多的課業或考試壓力,沉重而無趣的學習讓多數學生期待著放寒暑假來「好好放鬆」。

然而到了寒暑假,若沒有特別安排或要求,除了少數樂於主動學習以外,相信大部分學生會把時間浪費在過多的睡眠、上網、電視和其他娛樂上,其實相當可惜。

家長們通常不願意孩子虛度光陰,除了學校輔導課以外,能力許可的會設法安排孩子參加營隊、補習班、才藝班等各種學習活動,但對於較偏鄉或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並不見得能獲得這些學習機會,更糟的還可能因家長無力照顧,而在寒暑假時間沾染壞習慣或發生意外。

孩子其實不會討厭上學,他們討厭的是學校所安排的學習內容和方式。如果能透過學校妥適的規畫,利用暑假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活動,無論是知識的探索、才藝的練習、體能的加強或文化的體驗,只要課程設計得好,教學方式夠生動活潑,又可以和好朋友一起互動,對多數學生來說,應會比每天待在家來得有意思。

至於經費、師資和課程設計問題,除了尋求外部資源外,其實可以思考採用區域合作模式,分別設計不同主題的課程,讓學生跨校選擇。老師可因此增加校際交流和專業成長的機會,說不定還能因教學內容的轉換,重新找到教學樂趣和熱忱。
模範生還是人氣王?
閱讀更多

模範生還是人氣王?

觀察這十幾年來的公職人員選舉,可能因為參選人數增加,而選民的關心度卻降低,導致候選人為了爭取選民的注意,得想辦法在宣傳上發揮創意,在媒體上爭取曝光,似乎是形象比能力重要,話題比政見搶眼,眼花撩亂之後,常常讓人不知在選什麼?

其實這種奇怪現象並不是大人選舉的專利,也出現在許多校園內的模範生選舉活動中。早期的模範生由各班老師挑選,後來民主觀念被帶入校園,開始用選舉方式來產生。

各班級內的推選還算單純,因為同學彼此認識,但為了選出全校的模範生,許多學校會舉辦全校或全年級的模範生選舉活動。

學生們製作海報、組成競選團隊,學校也比照公職選舉印製選票、準備標準投票箱、布置投票場所等。看起來是讓學生體驗民主選舉的過程,但也同樣落入選舉的「盲點」。

最常見的盲點就是學校為了讓所有學生認識每個候選人,會舉辦類似才藝表演活動,讓候選學生在短短一兩分鐘內表現自己,演說、唱歌、跳舞、甚至講笑話,越能吸引台下目光的表演,通常越能得到選票。

問題是受歡迎的表演是否真的優秀?品學涵養的特質如何能表現出來?最後選出來的到底是「模範生」還是「人氣王」?

民主的參與過程不是只有「投票給喜歡的人」,更需要對候選人的特質和能力,以及對其所關注的議題和主張加以觀察、理解、討論甚至批判。

既然舉辦了校園民主活動,應認清這些活動的目的與本質,並思考在活動過程中避免流於形式,讓學生除了參與選擇外,也學會如何選擇?才能真正建立民主精神和素養。
培養自救能力 減少溺水遺憾
閱讀更多

培養自救能力 減少溺水遺憾

上周在台大發生令人難過的意外事件,幾位大學生為了慶祝生日,竟相約跳入校園內的醉月湖游泳,結果壽星疑似因抽筋而溺水。根據報導這已不是醉月湖第1次溺水事件,而溺水者並非不善游泳,卻仍在短短30公尺的距離中遭到不幸,實在讓人遺憾與不捨。

台灣每年都有多起在這溪流或海邊發生溺水意外的事件,原因之一是這些對開放水域了解不足。許多自以為學會游泳換氣,能在游泳池裡游個幾十公尺,就可以在這些開放水域戲水游泳,殊不知這些水深不一,水流不定的開放水域,隱藏了許多看不見的危機。

再者,國內學校游泳教學只關注表淺的能力指標(例如能游50公尺),卻忽略水中自救和開放水域游泳的教學,當遇上類似抽筋或踩不到底的情況時,常因不知如何應變或慌張失措而失去自救與被救的機會。

完整的游泳教學中,除了學會4種游泳技能以外,基本的水中自救相當重要。水中自救最常用的就是抽筋自解,可讓泳者了解不同部位的抽筋應該如何處置?其他如運用衣褲製作自救浮具,或鍛鍊長泳能力來增加被救援的機會,都是不可忽視的游泳教學課題。然而國內學校的游泳教學只被當做體育課程中的一項,受到時間、空間和師資的限制,要落實完整的游泳教學,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台灣四面環海,加上各種溪流池塘,在許多不宜戲水游泳的區域,仍常見民眾下水冒險,光靠宣導和管制是不夠的。政府應正視這個問題,結合社區、大專院校的資源,在各級學校實施完整的游泳教學,提高學生的水中自救能力,才能減少類似的悲劇再發生。
學校活動 別忘學習目的
閱讀更多

學校活動 別忘學習目的

以前到了10月,除了雙十國慶外,還有台灣光復節、蔣公誕辰紀念日等國定休假日,家家戶戶插著國旗,許多圍牆上會多出新的反共復國標語;隨著民主發展和社會變遷,加上實施周休二日制,學校和社會不再強調後面兩個紀念日。

有趣的是,現在孩子大概已不懂什麼叫「光輝的10月」,取而代之的是「萬聖的10月」,賣場1個月前就擺出各式萬聖節的裝扮商品,社區和學校公布欄貼的是萬聖節活動海報,孩子們掛在嘴邊的不會是政治教條口號,而是「不給糖就搗蛋」,而且還是英文。

大量西方文化的導入,加上商人的推波助瀾,這現象似乎無法避免(聖誕節更早已凌駕在行憲紀念日上),學校教育順應多元文化發展而配合舉辦節慶活動也是潮流。

然而這幾年發現,許多學校把這類節慶活動辦得熱熱鬧鬧,孩子開開心心的玩了一天,但實際上對這些西方文化的體認,卻容易粗淺狹隘。

對孩子來說,似乎能不用上正課、能玩遊戲、能變裝是比較重要的,至於萬聖節的由來、聖誕節的意義,可能也不太在乎,如此對不同文化一知半解的學習,甚至產生誤解,其實相當可惜。學校是提供教育的場所,除了課室內的教學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活動設計也必須考量其教育目的和學習指標,才不會熱鬧過後卻學不到什麼。

不止校內慶典活動要符合學習需要,其他如校外教學、畢業旅行也是一樣道理,從地點選擇、流程安排、活動方式、引導回饋等環節,都應該掌握學習目的,設定學生和老師的角色與責任,才能讓活動精采而有趣,並達到寓教於樂效果。
別讓低價成食安幫凶
閱讀更多

別讓低價成食安幫凶

最近國內的油品食安風暴,衝擊的範圍前所未見,連一般認知的「大廠牌」都相繼淪陷,甚至是禍害元凶,不僅嚴重影響消費市場秩序,也打擊了政府認證制度的威信。

這些罔顧消費者健康安全的黑心商人的確非常可惡,該給予嚴懲,但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除了企業道德良心外,恐怕還有其他結構性的問題需要思考。

從政府把關的角度來看,這些食安事件凸顯了法令規定與安檢機制的疏漏。商場競爭激烈,各種技術與資訊的變化快速,使得過去尚稱嚴謹的法規來不及因應,形成「無法可管」的危險地帶;而安檢機制往往受限於人力和技術的不足,若執行人員又缺乏積極心態,就讓黑心企業有機可乘。

再者,社會上過度的「反漲」、「撿便宜」心態,恐怕也助長了食安風險。多數民眾和企業習慣低價競爭,不重視品質要求;而政治人物為了迎合民眾、政黨利益,處處「凍漲」,學費、水電費屬公營事業「凍漲」,連午餐費、書籍費由民營企業供應也搞「凍漲」,鴕鳥心態非常嚴重。

事實上,「物美」和「價廉」肯定是衝突的,像學生的營養午餐費只有4、50元,物價早已飛漲,怎能期待承包商提供多高品質的內容?企業將本求利,淪落的企業一多,殷實企業便逐漸失去競爭機會,損失的還是消費大眾權益。

面對這些問題,政治人物不能只是跟著民眾喊抵制,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除了在控管層面上制定更合乎時宜的法規,增加稽查人員的人力和技能,加重罰則與提高檢舉獎金以外,還應該建立合理的市場競爭機制,政府採購不能都以低價決標,適當採用合理標,有效引導提高品質。

該省的要省,該漲的也得適當的反映成本,才能提高整體的生產與消費能力,避免形成品質與價格的惡性循環,成了食安問題的幫凶。
讓制度成為翻轉的後盾
閱讀更多

讓制度成為翻轉的後盾

最近天氣明顯轉涼,朋友半開玩笑地說,讀國三的孩子為了明年會考,準備要開始「寒窗苦讀」,不期待什麼一舉得名天下知,只求到時能順利進個還不錯的高中。

問他孩子如何安排學習計畫?他說不用煩惱,反正學校每天安排一堆大小考試,照著應付就差不多了,哪需要什麼讀書計畫?最後還感嘆地補上一句:「當國中生桌上不必堆著高高的參考書,教改就成功了!」

的確,這麼多年來的教育改革,改了幾次課綱、變了幾次入學制度、多了很多高中大學,也推動很多教學革新,如果再加上少子化的推波助瀾,照理說國中教育應該有很不一樣的面貌。

然而依據天下雜誌去年十月分做的國中學習現場調查,仍有八成的課堂以老師講解為主,甚至有近五成學校會公布考試排名。放眼現今(尤其是都會區)的國中教育現場,雖不能說完全沒變,但改變的幅度真的很慢,很小!

這幾天新聞又再報導教育部和幾個縣市政府針對明年免試入學的遊戲規則在拉扯,爭論的焦點還是在如何解決「比序」問題?在這種以競爭為基礎的信念下,許多制度都被放在難以達到的「公平」標準上檢視,許多學習都被拉到升學的單一目標去追求,國中階段的教學現場想要走出新的風貌,真的非常難。

即使如此,教育總是必須抱著希望,就像許多努力在夾縫中堅持教育理想的老師,他們翻轉教學的故事總是讓人欽佩和感動!只希望教育主管機關能更有智慧、更有膽識和更有決心,堅持對的理念和作法,成為這些翻轉教育老師的後盾,而不是屈就於短視和紛爭,變成斬斷老師熱情和斷送學子青春的劊子手。
孩子願意被按讚嗎?
閱讀更多

孩子願意被按讚嗎?

在許多父母聚會的場合,最常聽到的話題一定和「孩子」有關。孩子從小到大的食衣住行、學習育樂、求職發展,甚至結婚生子,都可以是互相分享的主題。感覺上台灣父母除了關心自己的孩子外,對「別人的小孩」也頗為關注,想知道別人怎麼教好小孩。另一方面,許多家長也很喜歡分享自己孩子的近況,尤其是臉書盛行之後,常希望孩子的照片或影片被朋友按讚。

父母在網路平台上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可能有不同的原因,除了作為生活經驗的分享與孩子成長的紀錄外,也多少希望獲得朋友的認同、讚美,或是對其遭遇的困擾提供建議與安慰。透過這些交流互動,父母們的確可以有更多「教養範本」可以參考或借鏡,但也可能忽略了一些問題,例如孩子怎麼看待父母們這樣的作為?是否認同或喜歡自己的好事壞事被這樣直接的曝光?曾聽說有孩子向父母抱怨,同學在家長的臉書上看到他以前做的一些糗事,讓他很沒面子,父母只好把臉書的紀錄刪除掉。

現代教育觀念比較強調尊重孩子的主體性,認為要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意願,但父母常不自覺的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認為自己有權也有能力幫孩子做判斷,習慣為孩子決定許多事情,或藉由公開平台讓大家評論孩子的表現。多數孩子可能沒機會也沒能力表達意見,但不見得喜歡願意,甚至可能已在心理累積某些負面的壓力,弱化了孩子「尊重他人」的觀念。

父母在分享前,不妨詢問一下孩子的意願,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表現是值得被肯定的,分享後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讚美,而非只停留在父母的臉書上,這樣對孩子應更有激勵的效果。
用專業和態度贏得尊敬
閱讀更多

用專業和態度贏得尊敬

前陣子邀請了幾位專家學者進行一項「2014 校園幸福力-老師幸福嗎?」調查計畫,針對國中、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親訪,探討教師、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大眾等校園關係,結果發現教師的壓力來源前三名分別是家長對孩子的寵愛與溺愛、不穩定的教育政策及家長無法協助教導孩子。

三項壓力中有兩種直接來自於家長。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關懷,已成為老師最大的壓力來源,而這些壓力也讓老師們感受到不受尊重。

傳統社會中「老師」有其崇高的地位,是人人稱羨與尊敬的職業,如今卻有三成的老師後悔選擇教職工作,其中有四成的原因是感覺教師不再受到尊重。要探討讓教師不那麼受尊重的因素可能很多,但如果反過來想什麼是讓教師受到尊敬的原因?或許比較容易找到答案。

在現代民主社會中,任何職業要受到尊敬,靠的不是世襲的地位,而是「專業」和「態度」,即使基層的勞務工作,若能盡心做出專業,一樣能受人肯定。

教師的專業與態度,除了展現在課堂教學上,更涵蓋了課堂外與學生的互動、與家長的溝通、對理念的堅持與對自我的要求,此外,教師還有「影響學生發展」的可能性,這也是教師更受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老師之所以被尊敬,不在於老師這個職業,而在於老師所做的事和所影響的人。雖然環境在改變,教師的專業和作法也需要不斷進步,但有些師生關係的準則是不會變的。

看到教育界每年有很多令人感佩的教師故事,我仍相信只要老師真心為學生付出,盡心展現出其專業,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能感受得到,也都願意回饋萬分的尊崇,並永遠感謝。
當少數大於多數
閱讀更多

當少數大於多數

最近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媒體也常特別報導一些堅持使用天然食材或繁複手法的食品店家成功故事,這些店家常因製作成本較高或口味與習慣不同,一開始不容易被市場接受,但也因商家對產品品質的堅持,逐漸影響了消費者的觀念,甚至成為市場主流。

改變消費市場習慣並不容易,逆勢突破教育制度的習慣,就更加困難。例如30年前還很普遍的體罰和能力分班,當時立法禁止時也遭到許多反彈和質疑,到今天雖無法完全杜絕,至少已成為多數人接受的價值觀。其中主管機關對教育理念的堅定立場與說服強度,是政策能推動的關鍵。

反觀十二年國教討論規畫多年,實際推動也如預期面臨各種困難和壓力,但主管機關從一開始就失了立場、亂了方寸,一方面想利用法規來掌控遊戲規則,一方面卻又不斷妥協於各種「少數」而修正作法。

加上從主帥到重要將領都被中途撤換,許多政策初衷已被忽略或誤解,甚至以後來的行政命令推翻原先制度的設計,一連串失焦的調整結果,導致目標模糊不清與制度多變混亂。

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能在明確的政策目標下,修正出最多利和最少弊的方案。問題在於誰的利多?誰的弊少?許多時候輿論會被「強勢的少數」給引導,放大他們的問題和需求,結果真正沉默的多數卻反而被忽略。

十二年國教正掉入這樣的泥沼,如果當局只看到少數強勢者的需求,一直著眼在難以完全公平的入學制度上,在多方角力之下,制度就變成東拼西湊、支離破碎,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造成更多問題,最終的教育理想也就只是空談。
國三生的晚自習
閱讀更多

國三生的晚自習

朋友的小孩升上國三,前幾天學校調查學生留校晚自習的意願,孩子拿不定主意,朋友也猶豫了好幾天,同樣從事教育工作的他,實在不希望孩子和三十年前的自己一樣,每天披星戴月拖著疲憊身心回家後,梳洗完還得繼續挑燈夜戰,幾乎喪失和家人共進晚餐與分享生活的機會,最後還是決定不讓孩子參加晚自習。

聽了實在感慨,教育改革已久,九年一貫課程也實施多年,各種創新的教學概念被引入教育現場,但國中階段的教學模式顯然還是最難改變的一環。

即使十二年國教也已正式推動,許多制度設計仍受限於傳統升學觀念和教學習慣,結果會考依舊是國中教學的主要目的,明星高中的錄取人數仍是國中績效的重要關鍵,一切看來似乎沒什麼改變。

於是國中老師不敢也不需要做太大的調整,因為大家早已習慣用時間換取成效,認為多花時間讀書、多做測驗練習,成績就可以提升。

如果第一線的老師不敢或沒能力改變,多數學生和家長也只能依照學校安排和普遍習慣,小從留校自習或補習家教,大到升學選擇或生涯志向,似乎跟著大家的腳步是最安全妥當的,不需考量自己真正的需要與能力,如此下來,適性學習就只是空談。

從基測到會考,常見到輿論批評政策制度設計不當,讓學生的壓力有增無減,卻往往忽略自己可能就是學生壓力的最大來源。如果大人們無法跳脫窠臼,守著過去的觀念和作法,不願意承擔改變的風險,那又怎能讓學生感受學習樂趣,進而培養思考和創新能力?又怎能期待他們感受生命的美好,進而勇敢追求自我的實現?
高中菁英教育的迷思
閱讀更多

高中菁英教育的迷思

面對十二年國教第一屆高一新生開學,似乎沒人在關心高中階段的教學問題,卻持續討論明年的入學制度該如何調整?新任教育部長雖然很快地對明年免試入學與特招制度提出新的作法,但仍無法取得各縣市的共識,讓明年的制度仍存在不少變數,此議題還有得爭論。

十二年國教政策到目前為止,雖引起眾多爭議,但許多的爭議點其實來自對菁英教育的迷思。

當大家批評著志願序和作文比重造成免試入學的不公平,嘲諷所謂高分低就或低分高就的荒謬,主要基於兩個假設,一是「成績相近的學生就應該放在同一所學校」,二是「明星學校若被消滅了,菁英教育就不見了」。然而這兩個假設真的對嗎?

我們不妨思考幾個問題,國中階段都可以做到常態分班,何以高中階段不能做到常態分校?不同學生本來有不同專長,為何僅以學科考試來判定學生優劣,並作為分配學校的依據?

這樣的學科能力分校是為了學生好還是為了老師方便教?再者,現今明星高中裡,除了少數資優學生能獲得特殊的學習資源外,多數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其他高中並無太大差異,這是大家期待的菁英教育?或只是為了虛榮的明星教育?

吳思華部長在接受電台專訪時曾提到,認為應把教育資源有效運用,創造更多明星高中。

事實上,這幾年台灣在各項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獲獎的學生,已不再集中於少數明星高中,說明了只要提供足夠資源,落實分組適性教學,每一所高中都有能力辦理菁英教育,每一所高中也都可以是明星高中。如此這些升學制度的爭議才有機會平息,十二年國教才能回歸課程與教學的本質。
學生就定位了,老師呢?
閱讀更多

學生就定位了,老師呢?

十二年國教完成部分公立高中職的續招(三免)後,冗長的招生入學程序已經告個段落,絕大多數學生都確定就讀學校,準備迎接下星期的開學,然而到現在卻仍有許多中小學的教師缺額無法補足。

有些學校已經辦理第三次教師選聘,還不一定招得到老師。學生不知新學期的老師會是誰?學校連排配課都還無法定案,更別說後續的教學準備或專業發展。  過去曾經因開放師資培育而造成僧多粥少的問題,開始有流浪教師產生,而這幾年受到少子化和政府財政吃緊的影響,許多縣市不願開出足夠的正式教師缺額,僅增加代理教師。

教學環境比較好的市區學校或許影響不大,但對偏鄉學校來說,這樣的工作性質根本無法吸引合格準教師報考,最後只能讓現有教師跨學科兼課,或者找相關科系畢業的鐘點代課教師應急。結果壞了教育專業的名聲,更傷害了學生的受教權。

教育是百年大計,師資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要件,但對孩子的影響卻可能是一輩子。提供更穩定的工作環境,才能讓他們好好照顧學生,雖然教師的待遇福利並不差,但不同地區與規模的學校工作條件總有差異,若要吸引足夠的師資到偏鄉服務,得讓工作條件有更大差異化。這個問題不能靠財政窘迫的地方政府來解決,否則又會加重城鄉師資供需失衡問題。

教育部已成立了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期待用更務實的角度來通盤檢討相關法規,甚至強制縣市政府聘任足額的正式教師,並依需求提供差異化的財政支援,才能減少師資供需失調的問題,讓各校老師盡早定位做好教學準備。
制度改革需要觀念同步
閱讀更多

制度改革需要觀念同步

離新學年開學剩半個月,紛擾多時的12年國教免試和特招本該要告個段落,上週卻因雙北市宣布將續辦部分學校第三次免試入學,以及調整明年特招與免試入學作法而再度引起討論與爭議,這12年國教的第一步,跨得真是既顛簸又漫長,也折磨了那些遲遲無法安定下來的孩子與家長。

制度不夠周全應該是今年高中入學最讓人詬病的問題,然而今年免試入學制度最後的樣貌,其實和一開始的規畫並不盡相同,尤其是北北基考區,包括免試超額比序條件、特招比例、會考成績呈現方式等都做了調整,其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滿足少數明星高中的排序需求。

也就是說,當家長和教育人員無法或不想擺脫搶進傳統明星學校的觀念,原本為了適性發展而規劃的會考和免試制度就難以發揮作用,加上缺乏全盤考量的調整作法,各種衝突亂象自然會產生。

教育制度的改變往往牽涉觀念的調整,新制度設計必須考量不同價值觀需求上的衝突性,更不能輕忽調整價值觀的困難度。

這次12年國教的推動,規畫階段顯然溝通與討論的層面不夠寬廣與深入,誤以為制度實施後自然會引導觀念的改變,結果卻反過來被輿論、少數有力家長牽著鼻子走,且完全失去為政策辯護與堅持的能力,混亂的結果也可以預期。

現在要說12年國教已宣告失敗仍言之過早,畢竟入學方式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無論是制度或觀念的改變,各級政府還來得及廣邀各界意見,進行真正的對話和溝通,而不是形式化的政令宣導,在12年國教的大目標下,共同找出可行方案,減少未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痛苦。
培養父母放手的勇氣
閱讀更多

培養父母放手的勇氣

前幾天看到學校同仁在臉書上分享,他很懊惱沒讓4歲的孩子參加幼兒園的校外教學,雖然明知道園方很用心安排活動內容,安全照護也夠周全,但就擔心孩子長途搭車沒父母在身邊顧著行嗎?團體活動時如果遇到個別的問題怎麼辦?他想反正等孩子中班或大班時還有機會,於是決定幫孩子請假,自己另外帶孩子出遊。

孩子忍了幾天終於哭著問,為什麼不讓他和同學一起去校外教學?他才驚覺自己竟成了剝奪孩子成長機會的家長。明明經常勸其他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單飛,沒想到自己牽著孩子的手卻握得這麼緊!

對父母而言,每個孩子都是寶,希望孩子平安健康的同時,也祈求他們能成長獨立,呵護與放手之間,永遠是父母的難題。只是有些父母對孩子的呵護真的是「無微不致」!不想讓孩子冒任何險,不希望孩子受一點傷。

我總是提醒老師和家長們,挫折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養分,大人照顧的愈周到,孩子學習的機會就愈少。當大人學會放手,孩子才能有機會真正長大。就像社會上很有成就的人士,一定是他們的父母從小就放手的,他們才有機會鍛鍊自己,才能促成日後的成就。

就像孩子的勇氣必須從挫折和成功的反覆經驗中鍛鍊一般,父母們也需要在一次次的面對與煎熬中,累積放手的勇氣,只是他們對孩子放手需要更多的信任感,此時學校可以是父母培養勇氣最佳的場域。

透過平時生活作息的規範和特定活動的安排,程度由簡而難,範圍由小而大,就能漸漸讓家長了解,只要有適當的指導和周全的準備,孩子能做到的就會比預期的多,能負擔的壓力也遠超過他們想像。這也是學校近年來辦理百岳登山和單車環台等活動中,一直在見證的結果和感動。
信任是親子溝通的基礎
閱讀更多

信任是親子溝通的基礎

近來時常聽到朋友在感嘆:孩子越大,父母就越難和孩子溝通。尤其遇到青少年的叛逆期,常說沒兩句氣氛就不對勁,音量和脾氣都越來越大,到最後不是父母用逼迫手段要兒女屈服,就是孩子關起門不想再和爸媽說話。

有時孩子出了狀況,父母總會問「當初怎麼不和我們商量?」得到的卻常是「問了你們也只會反對」或「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這類的回應,讓父母不知如何應對。

以前父母威權的時代,小孩被教導要「有耳無嘴」,凡是聽大人的就對了。如今社會和家庭觀念改變,孩子的自主性與獨特性逐漸被重視,家長多半知道要多聽孩子的聲音、多和孩子溝通,但實際上的親子溝通卻往往不那麼順暢。

尤其當雙方觀點不同時,父母很容易依老賣老或便宜行事,常不自覺的拿出長輩的權威要說服孩子!表面上孩子是接受了父母的說法,但心中其實累積更多疑問和不滿,等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溝通上的衝突,溝通障礙一旦出現,下一次的溝通難度就會更高。

面對孩子天真或錯誤的想法,父母應避免用善意的欺騙、無心的敷衍,甚至刻意的取笑或嚴厲的責罵等方式對待孩子,因為那些都是傷害彼此信任的因素。

當孩子長期得不到足夠的支持、被瞭解,或總怕說錯話被取笑責罵,自然更不願意誠實表達內心想法,甚至為了應付父母的期待,而做出消極隱藏或欺瞞的行為,造成更不好的後果。

孩子在溝通過程中多半是弱勢的,因此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絕對是父母的責任。父母最好再多聽多想一下,試著瞭解孩子所要表達的原委,別急著否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信任,孩子才會願意繼續和你對話。
寫作不只是寫作
閱讀更多

寫作不只是寫作

每年暑假是補習班擴點的旺季,最近走在街頭也發現許多主打「作文」教學的補習班設立,顯然是受到12年國教免試入學的影響。儘管許多人抨擊作文成為入學比序關鍵不公平,也有人批評這種以升學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未必能提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至少可讓作文教學再度受到重視。

在語文的聽說讀寫學習過程中,寫作可說是一種綜合表達能力的呈現。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讓人有更多時間用更完整的內容表達自己的看法,也能藉由文字運用的變化創造無限想像的空間,讓作者與不同讀者產生共鳴。

它更是一種自己內心的對話,讓人有機會釐清自己的思緒,反覆確認心中的想法。而這種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重要性絕不亞於記住作者題解註釋和學會複雜的幾何代數。

寫作能力的運用範圍其實非常廣泛,給個題目寫出起承轉合的五六百字文章,只是其中一種方式。然而日常生活到未來的學習或工作中,從短到幾行字的訊息,長到學習成果或工作報告,有太多機會需要運用寫作能力。

實務上也不難發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文字表達能力好的人,往往在學習和工作上會有較多較好的機會,也有較多優勢去說服別人。

要提升寫作能力,除了多閱讀多練習,也應鼓勵孩子走出教室體會生活的種種,例如,鼓勵孩子常揮汗打球,假日離開舒適圈結伴露營、登山,看場電影深入了解導演所要傳達的訊息……。有足夠的材料、深入的體驗,加上良好的運用文字能力,就可寫出一篇流暢的文章,這就是孩子最需要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就不須補救
閱讀更多

讓學生學會就不須補救

前幾天媒體報導了誠致教育基金會推動的均一網路教育平台,免費提供許多線上教學影片,讓學生利用網路補救在學校聽不懂、學不會的,同時還可利用手機上傳不會做的數學題目,由台大學生和志工老師進行遠距教學。報紙用「自己的數學自己救」為標題,隱約在表達對現有學校教育的無奈。

長期以來學校為了追求名聲,多將資源集中在高程度的學生,那些待加強的學生只好自求多福。這也是台灣教改20年來,無論是營利的補教產業,或公益的課輔團體,補救教學一直在「民間」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雖然有制定補救教學相關的政策辦法,各縣市也有投入經費建置學習平台,甚至進行補救教學教案的甄選,但實際成效卻很有限。

主要原因還是政府投資不足,只要求「常態編班」,卻沒有「分組教學」為配套。分組教學需要龐大的經費、人力,需要增加教室空間。在缺錢、缺人、缺方法下,當然成效就不堪聞問了。

當台灣學生在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獲獎無數,第1屆國中會考卻仍有1/3學生的數學是「待加強」程度,這是整體教育資源配置的問題。

政府該從教學體制下工夫,學習成績雙峰分布問題嚴重的英語、數理等科目必須落實分組教學。少子化當下,教室空間已不成問題;只要投入預算,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擴編教師數量,落實分組教學,在一開始就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會,也就毋須補救教學了,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