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學會說話 也學會思考
閱讀更多

學會說話 也學會思考

聽朋友分享,常在營業場所聽到讓人好氣又好笑的中文用語,例如餐廳店員對顧客說「請您幫我排一下隊」,帶位時說「請您幫我坐這邊」,結帳時還說「請您幫我去櫃檯結帳」,乍聽之下好像店員和顧客的角色互換了。讓他感到擔心的是這樣的語法越來越普遍,快成了服務業的標準用語,大家卻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過去也有人探討類似的贅詞問題,最常見的像是「做一個什麼的動作」,或是每句話結尾都加個「什麼的部份」,有人甚至稱其為「語言癌」。雖然有人認為那在中文句法並沒有錯,但聽多了總覺得多餘且奇怪。

其實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餐飲服務業,只要稍微留意,在許多電視媒體、公開場所,甚至學校內的課程活動中,都不難聽到這些贅詞語法。然而當大家習以為常,漸漸地成為一種理所當然後,年輕一輩就更不會覺察當中的問題,這對於語言的學習和文化傳承,並不是件好事。

語言的使用不僅代表個人的思考慣性,也連結群體的思維模式和溝通效能。精準的語言,是需要較多的思考和篩選才能產生,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思緒清楚的人,通常較能用精確的語言,條理分明的表達想法,與他人的溝通也越有效。反觀那些贅詞的現象,其實凸顯了口語表達能力的不足。

反思過去的教育,學生不常被鼓勵說話,只有少數學生有機會被訓練的更會說話。當今的學校教育,應該更重視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訓練,透過課程教學的設計,給予更多語言表達的練習機會。這不僅是學習更準確的文字理解和語言選擇而已,也是精進思考邏輯的重要過程。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
閱讀更多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

自從大學多元入學政策實施,就一直有輿論批判著申請入學制度的公平性,認為該制度對偏鄉弱勢學生不利,加上今年學測參採科目減少造成的混亂,對於這樣的爭論更是激烈,矛頭多指向教育部放任大學提高申請入學比例,認為這是教改亂源。教育部難抵這波責難,同意檢討修正學測給分機制,甚至連還沒上路的高中學習歷程上傳制度,都可能有所調整。

對於升學這件事,若要從公平性的角度來看,就會是個永遠無法有共識的爭議。即便來自相同環境、學校、班級的學生,都會有不同的學習條件和個人特質,有人的確擅長紙筆測驗,有人優於多元表現,就算以大數據找出一個看似客觀的比例,那也是過去的經驗值,未必符合未來的需要。

然而,升學並非教育的主要目的,若回歸到適性揚才的教育本質,以及未來大學選才和育才的理想,不難發現答案其實很清楚。讓高中生找到自己的志向,並且在高中三年逐漸累積相關的學習經驗,這應該是大家都能認同的理想。即便部分學生擅長於紙筆測驗,也不該為了升學考試目的而違背這樣的教育理念。

學習本來就是一段歷程,只是我們過去太關注在最後的結果。採用學習歷程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修課紀錄、課外活動、潛能開展、人格特質等是否符合其未來選擇科系的需要,且重質而不重量。因此重點在於學生要盡早設定目標,才能有契合的學習歷程。

至於有人擔心學習歷程準備會成為軍備競爭,讓補習業者有更多利益可圖,對弱勢家庭孩子更不利,這的確不無可能。制度或許無法完美,但該堅持的理想不能因噎廢食。也相信聰明的大學教授們,不難看出那些虛有其表的破綻,就能化解這樣的迷思。
從改革爭議學取教訓
閱讀更多

從改革爭議學取教訓

今年大學申請入學制度改變的爭議,看來並未隨著第二階段放榜而趨緩。由於同分者暴增,許多科系出現大量備取的狀況,部分家長團體認為這是增加申請入學的不確定性,加上指考名額比例減少,等於削減了考生權益,讓多元入學失衡。

在歷次的高中或大學升學制度改變中,都會看到類似的爭議不斷,因為改變一定會影響部分學生原有的優勢,或是會因習慣與經驗不再適用,產生許多不安與惶恐。那些質疑或擔心,多數都是可以預期會發生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多年來政府對於這類輿論爭議的預防能力,似乎沒有從經驗中學到太多教訓。

這些爭議,有些的確是制度設計上的瑕疵所致,但更多來自價值觀念的不同,或者對客觀事實的誤解,結果常在立場不同,各說各話的情況下,造成輿論的紛亂,讓問題更複雜,更模糊。最後便總結於一句話,「越改越亂!」這種全盤式的否定,其實對許多有心致力於改革的人來說,相當沈痛。

要避免制度設計的瑕疵,政府在改革的研究規劃階段,需要更深入和廣泛了解基層運作的實際樣態,才能更精準預設可能發生的問題,也才能預先擬定合適的解決方案。然而在過去經驗中,卻仍常會讓人看到理當想得到的問題,顯示在制度規劃方面仍不夠周延。

當然,不會有完美滿足所有人需求的制度改革,這時符合多數人利益的核心價值與目的,就必須非常清楚的界定,且要努力形成多數人的價值觀共識,如此才能在面對少數不同立場的質疑時,提出堅定且清晰的政策說明。更理想的是能預判可能問題,事先準備因應對策或彈性措施,減少爭議的範圍與強度。
把關師資素質 不應有城鄉差距
閱讀更多

把關師資素質 不應有城鄉差距

進入考季,除了學生要考試外,各縣市教師甄試也陸續展開,無論是想轉換任職學校的正式教師、想尋求安定職位的代理代課教師、或只是想爭取一個工作機會的流浪教師,這段時間也在各競爭戰場上努力著。

這幾年的教師甄選,都市裡的明星學校常可見一兩百人爭取一兩個名額的激烈,學校挑選的標準也高;而那些條件環境條件較差的學校卻常乏人問津,甚至只求有人願意來就好。這種市場競爭機制,發生在一般企業選才相當合理,但套用在學校體制中卻很危險,因為無論是都市或偏鄉的孩子,理應擁有相同的受教品質才對。

這幾年公立學校的教師聘用還有一種怪象,明明需要老師,卻不願意聘用正式教師,寧可增加代理教師名額。除了因為面臨少子化可能減班,想避免處理教師超額的問題外,也可能因應徵的教師素質不如預期,選擇聘用代理教師,可以降低處理不適任教師的風險。這樣的作法,只考量學校管理的便利性,以減少行政上的困擾,但同樣是把學生的受教權遺忘在一旁。

教師的專業和熱忱,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且影響非常深遠。政府應該更強勢的主導公校師資任用,越是資源不足的地方,越需要增加誘因吸引優質和熱心的師資,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教導;都市裡的學校,也應限縮代理教師的任用名額,讓老師教的安心。甚至可參考其他國家的作法,在鄰近縣市範圍內,實施強制輪調制度,以平衡城鄉師資素質。

當然,聘好老師只是開端,後續的教師專業成長、教學品質的把關、不良師資的淘汰,也需要有更高標準的要求和務實的賞罰配套,才能讓好老師安心教學,讓學生開心學習。
教師法重在保障學習權益
閱讀更多

教師法重在保障學習權益

最近的教師法的修法爭議,似乎又變成一場教師和家長的權益角力,原有些共識的修法目的,遇到實際權益的消長,就變成難以妥協的問題。目前看來關於限期升等、寒暑假規定、兼行政職等規範,暫時不會列入討論,連大家最在意的不適任教師淘汰問題,對於教評會中教師代表比例也難凝聚共識。修法過程中總有許多爭辯,不過有些看似在爭取教師權益保障,無形中卻可能傷害教師的專業與尊嚴。

教師既然視為專業,就應有符合專業的稽核與淘汰制度。有家長這麼說,當我們不滿意律師、醫師或會計師等角色的專業表現時,可選擇「換人」,但學生和家長面對不夠專業或缺乏熱情的老師,往往只能忍受。正因如此,教師應用更高標準來看待自身和同僚的專業表現。遺憾的是,過度法令保護、繁複輔導過程和同僚間的人情包袱,都增加淘汰不適任教師的難度。

教師是一種具有特殊影響力的職業,其功能不只在於課堂上的教學,或是學期課程的執行,更是因為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都可能對學生造成深遠的影響。當我們漠視一個教師的專業問題,代表的是我們漠視幾十個學生,甚至幾百個學生的學習權益,以及他們的未來發展問題。

其實,真正關鍵並不在教評會中的教師代表比例,而在於學校教職員抱持什麼立場在面對不適任教師問題。教師是為了學生而存在,因此教師法對於教師專業的規範,不能只從教師工作權益著眼,應該更著重於學生學習的權益。我們應該用正面的態度看待修法,淘汰不適任教師,除了保障學生權益,更是肯定多數教師對專業和熱忱的堅持,讓更多好老師獲得該有的尊重。
鍛鍊過程才是成長的養分
閱讀更多

鍛鍊過程才是成長的養分

10天前在台東參加113公里半程超鐵賽,騎自行車時因與遊覽車擦撞而摔車,所幸並未傷及骨頭及頭部。相較之前曾在訓練中不慎摔車造成骨裂,被迫休息好幾個月無法參賽,這次的傷勢並不嚴重,所以自己訂下兩周復原的目標,4月底繼續參加另一場已報名的113公里鐵人賽事。

感激許多親友同事對我表達慰問,我也特地寫信告訴大家,其實鐵人賽事還是非常安全的,個人參加了89場比賽才第一次摔車,之後會更加小心,卻不會因此退縮放棄。除了個性向來勇於接受挑戰,長期以來的鐵人訓練,也更強化自己對於克服困難的信念。相信這是許多熱愛鐵人賽事者都有的感受,也是我鼓勵公司夥伴、學校師生一起加入鐵人運動的原因之一。

任何運動賽事都有受傷的風險,難度越高的運動風險當然越高,也就越需要足夠的訓練和準備,才能減少受傷機會,或者降低傷害程度。雖然參賽的結果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但真正的成長和收穫,其實來自於扎實訓練的過程,以及在賽事中盡力突破自己的信念。許多第一次完成鐵人賽事的選手會流下感動的淚水,不光只是因為自己在時間內跑完全程,更多是因為長期承受了訓練的辛苦和壓力。

昨日有260位康橋高一學生踩上單車環台12天,這兩個月也有三個校區共近500位小六學生,分梯次往人生的第一座百岳「雪山」前進。為了圓夢,他們都歷經了長時間的訓練,學校也做了周延的準備。

其實孩子大可以透過書籍、影片去「知道」攀登百岳或騎車環台有多辛苦,但我們知道,只有親身體驗,那些長期訓練所累積的辛苦,才會是他們成長茁壯的養分;那些跌倒再爬起來的經歷,才能成為進化的能量。
先有基礎科學素養 才有科技人
閱讀更多

先有基礎科學素養 才有科技人

幾天前在報紙上讀到一位張鐸教授的文章,針對行政院表示未來全球將有大量AI人才缺口,台灣應該積極培養AI大軍,這位教授提出一針見血的批判,認為「當他國義務教育在培養學生探討電與火這種基礎科學時,我們的學生只對升學成績認真,其他的自然科學實作變成娛樂紓壓。沒有基礎科學,沒有深度,如何成立大軍?青年學子的生命與心智都浪費在考試,這才是無法成立大軍的主因。」

投入教育產業三十年,對此批判深有同感。長久以來台灣的科學教育都把學習重點過度集中在片段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目的只為了讓考試分數提高。許多應該透過實驗操作、邏輯思考、討論批判而累積的科學素養,常會因時間或設備的不足,或被視為對升學沒有效益而捨棄。

幾年前有位康橋國中畢業的學生,在參加高中科學人才培育計畫培訓時,訝異地發現一群優秀的明星高中學生當中,竟然只有他知道如何操作顯微鏡!相信類似的情況不少,恐怕很多國中學生連基本的燒杯、試管、玻片都沒碰過幾次,更別說課本沒要求要做的解剖實驗。

就如張教授所言,AI大軍需要的是能解析人類如何推理,知識表達,學習等呈現智慧的數學和邏輯思考基礎能力強的人才,都是要從基礎科學造就出來的。政府儘管積極推動程式設計學習,也只是讓更多人接觸這個領域,離真正的AI人才培育還有大段距離。

就像職業運動一樣,高超的技術背後都需要足夠的基本動作練習。應用科學的發展,也必須奠基於基礎科學的素養,而形成這些素養的關鍵時期,就是國高中階段對科學的探究和實作。如果這個環節不解開,不只AI大軍難成,各種科技人才的培養都會受到限制。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閱讀更多

大人放手 孩子才能探索志趣

近期教育部公布106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休學和退學人數統計,竟然高達30萬人,等於每4人就有一人休退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志趣不合」,這樣的人數和比例,顯示問題非常嚴重!

志趣不合的原因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學術條件不合,在所有學生都把上大學當做必然之路時,許多不適合學術路線,甚至基本學力明顯落後的學生,等上大學才發現自己讀不下去。

另一種是興趣不合,這些學生多半對自己的興趣志向不清楚,或者對所選讀科系的內容方向不了解,就糊里糊塗的選填「以為喜歡」或「前景看好」的科系,讀了才知道和想像的差距太大,只好中途放棄。無論是什麼原因,這樣的休退學不只是個人時間的浪費,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

除了廣設大學的政策,誤導了學生和家長對高等教育需求的認知;長期以來國高中教育過於升學導向,讓學生把精力都花在應付讀書和考試上,少有時間和機會去試探志趣,更是問題癥結所在。

志向需要時間和環境去摸索和思考,不是只靠性向測驗或聽聽演講就足夠。理論上,國中階段學校應該提供機會,鼓勵學生接觸多元的學習;到了高中,學生應該有較清楚的方向,便可進一步朝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選擇修課和活動,以便找出更符合自己未來的規畫。

新課綱強調多元適性,目前看來高中階段的課程已動起來,但多數國中的學校和家長似乎仍對此無感,還是以傳統的觀念在拚升學,剝奪孩子多元試探的機會,令人無奈!

要改變這個現象,真的需要大人們放手和放心,放開干預孩子方向的手,放心讓孩子去闖去試,不要等到上了大學才驚覺走錯路,再來悔不當初。
強化升學輔導師資 助孩子圓夢
閱讀更多

強化升學輔導師資 助孩子圓夢

今年大學入學考招制度有大幅的變革,規定各科系申請入學最多參採四科學測成績,許多科系只看三科以下,造成許多科系第一階段必須增額篩選,等於大幅降低第二階段的錄取率,可能有更多學生需要面對七月的指考,又讓許多家長氣得跳腳抗議!

此外,制度的改變也讓過去習慣的落點分析難以套用,不僅考生和家長不知如何選擇學校科系,連學校老師、補習業者都傷腦筋,因為無法給予學生較準確的建議,深怕失算了,會耽誤學生,也傷了名聲。

雖說新制度改變的理由具有理想性,希望藉由減少參採考科來降低學生的壓力,鼓勵學生找出專長志向才能適性發展。然而在改變的第一年,許多學生和家長還沒有來得及調整觀念與策略,甚至更多人根本還搞不清楚狀況下,無知和徬徨反而帶來更多的壓力,這時大家會懷念原有的機制,就會讓改革遇到更多的阻力。

面對變革,若能從學校端獲得足夠的專業建議,相信能減少許多焦慮和疑惑,偏偏各學校的輔導人力明顯不足。每十二班只編制一位專任輔導教師,頂多形式化的執行性向或興趣測驗,安排一些升學講座,難以給予學生個別化的諮詢輔導。加上這些輔導老師又是心理輔導專長出身,未必對升學制度和策略有深入了解研究,導致不少學生還得尋求補教業者的協助。哪天坊間出現國內升學代辦業務,恐怕也不意外。相較之下,國際學校對於升學輔導的人力編制就重視多了!

新課綱的理念是適性揚才,將來高中學習歷程也會成為升學重要參考,學校勢必要投入更多升學輔導師資,來協助學生做好生涯規劃的探索,並給予個別化的學習策略建議,才能幫助學生在高中三年獲得最有效的學習,圓升學的夢想。
為升學燃燒一切 卻賠上了青春
閱讀更多

為升學燃燒一切 卻賠上了青春

「孩子考上一所私中,進了所謂的資優班,結果為了跟上進度,應付大小考試,只能整天抱著書本苦讀,一學期下來,孩子說實在受不了,想要轉學。」這是一位家長的陳述,帶著一點懊悔和無奈,因為他以為這孩子可以和姊姊一樣撐過三年,修煉出升學的成果,沒想到孩子痛苦到完全想放棄學習了。

類此狀況,常常出現,除了讓人覺得同情,也令人有所不解。許多家長明知不該為了拚升學績效而扭曲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卻還是一心一意要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習環境,然後一邊抱怨升學壓力殘害孩子的身心發展,又一邊要要求孩子多做一些練習,多排一些補習。問他們為何非得這樣?答案大概都是「沒辦法,為了升學啊!」

然而,孩子的青春,真的非得這樣被升學綁架嗎?雖然升學是必經之路,真的需要耗盡三年或六年的時間,只為了在升學的競爭中多買一些保險,為了多往前進幾個百分比,或是為了搶進那些自己未必喜歡或適合的科系志願?

學科知識的打底,是要讓未來學習順利,但升學不該是國高中學習的唯一目標。這階段更重要的是人生態度的養成與未來志向的探索,偏偏這也是台灣中學教育最為缺乏的部分。太多學生汲汲營營追求高分好進名校,卻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想法,沒有志向,不要說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恐怕上了大學就失去學習動力了。

相反的,那些找到方向的學生,即便升學競爭中稍居落後位置,卻往往在日後展現學習的爆發力和續航力。

全球的人才培養觀點都在進化,大學選才的方式也已調整,面對孩子的國高中學習,家長必須認清趨勢,否則綁架孩子青春的,恐怕不再是升學制度,而是家長的態度了。
落實分級適性 新課綱新挑戰
閱讀更多

落實分級適性 新課綱新挑戰

新課綱即將上路,高中數學領綱委員最近特別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說明高中數學將發展出三軌的課程,目的是要讓學生依據其數理性向及大學科系選才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數學課程路徑。換句話說,從高二開始的必修數學課,人文學群性向的學生,可以選讀較淺易的數學課程,到了高三,商管學群學生又可以和自然組學生有不同數學課程選擇。

這是非常務實且理想的課程規劃,實際上,在國中階段開始,學生的數理能力就開始產生明顯差別。而在單一課程架構下,許多學習落後的學生坐在教室裡有如鴨子聽雷,不知老師所云;而資優學生又覺得挑戰性不足,上起課來也沒什麼勁。更常見許多中學老師,為了提昇學生的升學考試能力,刻意將教學難度加深加廣,覺得教得難才算教得好,結果讓更多學生為了跟上進度而拼命往補習班跑!

康橋多年的辦學經驗發現,個別差異化教學是一個教育理想,雖然實施起來不太容易,但透過適當的課程和教學分級,確實能有效提昇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成效。且不僅英文、數學、理化等學科可以實施,甚至連游泳,都可以採取分級教學。

實施分級教學要面對現實問題,就是師資和空間的成本會大增,這也是許多公立學校亟待政府解決的問題。其次,家長對分級教學往往有偏差的認知,有些家長深怕落後於人,逼著孩子進入更高階的課程,甚至無視孩子的需求,要求學校給孩子升級,反而造成更多師生不必要的壓力。事實上,在二三十年前就曾經將英文、數學的課程分級,最後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上「實用」的課程而宣告失敗。

學習需要先有成就感,才會想要挑戰更難的關卡,期待在新課綱的設計下,看見更多學生選擇適性的課程,讓學習更有意義。
別人的升學率 僅供參考
閱讀更多

別人的升學率 僅供參考

三月可說是各公私立國中招生的作戰期,許多家長正為了如何安排孩子未來三年,甚至六年的學習環境而傷透腦筋,身旁也不時有親友來詢問相關升學選校的問題。家長們選擇學校考量因素非常多,除了基本的環境設施、師資、課程特色、學生管理外,另一個多數家長關心的就是「升學率」,不只是整體升學率,更關心進入明星學校或科系的人數,這也就是何以過去公私立學校要大肆宣傳升學榜單的原因0。

許多家長把升學率看作是學校辦學績效的最重要指標,但前陣子一位學測滿級分的高材生,以自身的例子告訴大家,他其實沒有特別努力,聰明才是他勝出的關鍵,就是希望大家別忘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讀書考試這件事,天分其實是極大的影響因素,至少在現今的考試制度仍然如此。也就是說,在狹隘的升學戰場上,本來就有一群注定能勝出的人,更多人只能當被踩在腳下的犧牲者。

這不表示學生的努力不重要,更不代表學校的教學輔導沒有用處。相反的是要提醒學校應該用更專業的輔導和教學,協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學習方向,設定適合自己的努力目標,讓學生真正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意願。而不是只為了成就少數菁英,讓多數人飽受挫折淘汰,然後放棄學習,也放棄追求夢想。

有位家長這樣分享:「學校升學率高低,都是別人孩子的成果,不代表我的孩子也會一樣。」升學績效好的學校,代表學校用心協助那些有資質的學生達到其目標,應該被肯定,但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要成就每個孩子的發展,升學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階段性目標,重要,但僅供參考!
有心用心 才能感動人心
閱讀更多

有心用心 才能感動人心

今年在屏東大鵬灣舉辦的台灣燈會已風光謝幕,據媒體報導,17天湧入近1400萬人次的賞燈民眾,並創下多項紀錄。不僅國內輿論一片好評,稱為史上最美、服務最好的燈會,更引起國外媒體關注,其中三件作品還受邀到丹麥展出,站上國際舞台。這不只是屏東的驕傲,也是台灣再一次展現軟實力的見證。

雖無法親臨現場,但看到網路上許多朋友的分享,已經可以感受到現場的各種驚豔和感動,驚豔的是各種突破傳統的科技作品與活動設計,感動的是九千多位工作人員和志工的投入。要讓原本客觀條件並不優的地點,能創造出這樣傲人的成果,除了必要的成本外,相信屏東縣政府團隊投入非常多的時間和人力,更結合了許多很有創意的科技團隊;更重要的,應該是抱持要做到最好的決心。

做了和做好,往往就是評價高低的主要差別。以去年政府提出的旅遊暖冬補助為例,原本頗受大家稱讚,卻傳出因政府請款作業緩慢,拖欠民宿飯店業者補助款好幾個月,反而讓業者抱怨連連。簡單的請款流程延誤都無法盡速解決,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想不想做的問題。類似這樣的失敗案例,不僅是許多公部門的老毛病,在一般企業組織也隨處可見。大家都知道魔鬼藏在細節裡,問題是有沒有心想要把魔鬼抓出來。

回想在創辦學校之初,康橋也是在交通條件與法規限制相當不利的環境中開始,端賴辦學團隊懷著必勝必成的決心,努力在各個面向追求卓越,才能獲得家長普遍肯定,在少子化的困境下站穩腳步,並在兩岸逐步開展。看到這次屏東燈會讓許多屏東人勇敢的說出「我屏東,我驕傲」,再次深刻感受到,有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一定能讓人看到。政府營運、企業經營如此,興辦教育更該如此。
理想和熱忱 才是成功模版
閱讀更多

理想和熱忱 才是成功模版

就在許多考生等待著大學學測成績出爐之際,上周高雄女中學生發起「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的連署活動,認為不應一味以滿級分作為學生努力的最終目標,也不滿以往媒體對這些學生背景故事的過度報導。

這活動不僅獲得許多師生和社會大眾的回響,也有多所公立高中校長表態支持,代表很多人對這種造神式的新聞追逐不滿已久。過去幾年筆者也數次在專欄中談及此一問題,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條件和能力,高中3年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就,也不能僅以學測分數來判定。

過去大家對滿級分的追求,除了證明成績優異外,也代表更有條件選擇大眾期待的醫學、電機、法律等錄取分數頂尖的科系,這種被期待的科系選擇,經常凌駕學生自己的意願。或者說,許多學生是因為有那樣的成績條件,就覺得自己適合讀、喜歡讀那些科系。這種以成績決定志向的思維,顯然與強調多元適性的教育價值觀是不同的。

今年開始,大學申請入學參採學測成績最多五科選四科,就是要鼓勵學生依照興趣選擇學習目標,發展強項科目,而不需每科都頂尖。依此理念,比起盲目追求五科滿級分,卻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我們更該鼓勵學生盡早清楚志向,將時間運用在強項科目的學習上。

由衷肯定和祝賀那些滿級分的學生,他們憑藉優異的資賦,在能力所及範圍盡力做到最好,但他們的成功,卻是大多數學生無法複製的,也未必需要複製的。每個人面臨的人生挑戰都不同,有明確目標和長遠理想,永遠對學習保持熱忱,卻是每個學生都該追求的,也才是成功學該有的模版。
適合的擂台 競爭才有意義
閱讀更多

適合的擂台 競爭才有意義

聽朋友提及最近韓國有部收視率非常高的電視劇「天空之城」,內容以韓國上流社會中,一群欲扶助丈夫事業和培育子女成為二代貴族的貴婦故事為主軸,劇中的家長極盡所能追求兒女進入韓國SKY三所頂尖大學,或許有些戲劇的效果,卻可說是對韓國教育現狀的批判。

過去對於韓國學生需面對超高升學壓力時有所聞,在亞洲國家中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沉重。相較之下,台灣國高中生的升學壓力應該算小巫見大巫吧!不過仍常聽到家長說孩子課業壓力並未減輕,覺得教改越改越亂,補習風氣不降反升。

然而,有許多家長一邊抱怨升學壓力沉重,卻仍以升學率為選校依據,搶著把孩子擠進那些高競爭的升學班級,然後再以補習鞏固孩子的競爭地位,只為了讓孩子也能成為那令人羨慕的榜單之一。

這當中,有多少孩子就像韓劇裡的可憐學生,幾乎每天都在家庭、學校和補習班中來回穿梭;生活都被書本、作業、考試給埋沒。他們的未來被成績定位,夠優秀的,就以頂大醫科、電機、法律等科系為目標;成績普通的,至少拚個國立大學;至於學業成績落後許多的,就求安穩畢業,反正不怕沒大學可讀。

這些孩子沒什麼機會,或者也不需要去思考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他們的路是家長設定好的,是學校規畫好的。現階段的學習只是他們競爭的武器,和生活沒太大關係,和生涯也未必畫上等號。換個角度看,家長們無形中已建構龐大的天空之城。

競爭不是壞事,追求更好也是人性,但比起盲目競爭,孩子更需要多些機會探索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擂台,才知道為何而爭?那樣的競爭壓力才有意義,才能轉化為持續學習的動力。
考招新制 要讓學有所志
閱讀更多

考招新制 要讓學有所志

今年高三畢業生就要面臨申請入學參採學測科目最多五選四的新制度。依照教育部或大考中心的理想,新制度讓考生不用每一科都盡全力準備,而是依照自己的志趣科系所需,或選擇自己的強項科目來應戰,以降低升學競爭的壓力。然而,根據大考中心統計,仍有七成考生五科都考,甚至傳出有些學校直接要求學生考五科。

此外,由於參採科目減少,同分的機會將增加,預計前端大學科系的競爭性更高,例如過去需要五科滿級分才能進台大醫科,現在社會科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加入戰局,於是許多學生和家長抱怨新制度讓升學壓力不減反增。

然而,在舊制度中許多學生被迫學習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甚至與將來志向科系關連甚微的科目。在新的考招制度中,那些早已立定志向的學生可以調整學習策略,著重在真正需要且應付得來的科目,可以省下時間去做其他與志向更有關連的學習活動,或者繼續從事喜歡的才藝,也有更多時間關心社會。那才是制度變革的真正目的,也才是新課綱希望達到的適性揚才。

制度變革第一年,學生報考科目並未明顯減少,可能因為自己的志向還不夠明確,或者因為同類型科系參採的科目不一,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每科都考,將來申請科系時選擇機會較多。相對的,如果學生能儘早了解自己興趣,探索出發展方向,那新制度便有助於減少低成就感的學習痛苦,也不用盲目的跟著什麼科都考。

有競爭就有壓力,至於那些把目標訂在非常頂尖校系的學生,畢竟僧多粥少,競爭也特別激烈,就別指望升學壓力能減輕多少了。只不過那是學生自己(或是家長)選擇的路,不該把這樣的壓力歸咎在制度的改變。
試題改了 教學更該變了
閱讀更多

試題改了 教學更該變了

108學年度高中學測落幕,教師團體和補教業者罕見的同聲肯定今年的學測考題,認為跨領域整合和素養導向的題型明顯增加,命題趨勢對準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於新課綱上路,應該會產生正面的影響。

過去大家常批評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氛圍下,國高中學生只好陷入無止境的精熟學習,怎麼這回反過來肯定考試領導教學?這聽起來有些弔詭,但卻也是這波教改最務實的。

過去教育部推動的許多教育改革,包括各種課程變革或教學活化,常勾勒出讓人嚮往的理想藍圖,實務上卻受限於升學考試的緊箍咒。諸多變革都成為短暫煙花,難見長期成效,且花招頻繁,老師和家長眼花撩亂,不知如何適應?只好固守老路。而政府越是想掙脫,反而被掐得更緊!

這次教育部門似乎學到教訓,試著將阻力轉變為助力,既然大家習慣考試領導教學,那就讓考題來引導教學現場。近幾年會考和學測等大考題型的轉變,讓大家漸漸看到素養導向學習結果的大致樣貌,除了更重視閱讀理解而非強記死背,更貼近生活且跨科整合,學生也須將知識技能靈活運用在解決各種問題上。

然而,面對這樣的大考趨勢及再半年就上路的新課綱,家長不禁會擔心學校是否已準備好?從這一年半載所接觸到的各種訊息來看,許多先導學校老師已進入備戰狀態,但仍有不少學校老師還不知所措,甚至不想面對現實;反觀有些補教業者先掌握了趨勢,已打著素養教學的名號在招攬學生。

學校課程終究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資源,第一線的老師得更加把勁,各校的校長更該扮演課程領導者的角色,帶著老師們一起面對新課綱的挑戰,才能讓學生和家長對他們的教學專業有足夠的信心,否則新課綱的變革還是困難重重,難竟全功!
學習要持續 好奇樂趣少不了
閱讀更多

學習要持續 好奇樂趣少不了

一位在兩岸保險業打拚多年的高階主管,退休幾年後選擇回到學校,修讀了宗教研究所,拿到碩士後,又繼續攻讀哲學博士,現在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友人問他為什麼這把年紀還想這麼辛苦讀書?他說原因其實只有四個字「好奇、喜歡」。

「好奇」和「喜歡」應該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學習動力,看那些學齡前的小小朋友,總是對周遭新事物感到好奇,喜歡問,喜歡聽,喜歡做,喜歡試。當他們發現所做的事情做得來,而且有樂趣,往往可以花很長時間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同樣的,也有許多上了年紀的人,也因為喜歡某些事情,包括喜歡探索新事物,仍抱持著高度的學習動力,比年輕時還學得更認真。

然而,常發現孩子上了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花更多時間在學習,卻對學習越來越缺乏動力。造成這個轉變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沒興趣」往往是關鍵中的關鍵。孩子沒興趣學,可能因為內容太簡單,或者太難;也可能是因為學習方法過度單調,或過於複雜。

當學習過程無法從成就感中累積樂趣,學習自然難以有效持續。加上學校安排的學習內容通常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不是自己選擇的,若沒有適當引起動機,孩子一開始就缺乏好奇心,那就雪上加霜了!

如何引發學習動機?如何維持高度的學習興趣?本來就是教學者要一直面對的課題,而且往往沒有一招打遍天下的不變模式,需要因人、因時、因內容而異。因此,當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作業不想寫,除了責備處罰學生外,老師也需要回頭檢視課程內容和教學設計,是否能引發足夠好奇和樂趣?才能讓學生想要學。
學習也要科科等值
閱讀更多

學習也要科科等值

長久以來台灣的中學教師基本授課節數都因為科目而異,一般學科教師每周授課時數會少於藝能科教師。過去大家對這種分配方式認為理所當然,但這些年在教師團體的爭取下,教育部已修改法規,除國文科以外,將各科教師的授課節數調整一致,要達到教師授課「科科等值」的目標。

教師授課節數一致,概念上認定每個科目的教學負擔是一樣的,是教師的專業和付出科科等值。然而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傳統的學科不等值觀念卻不容易改變。過去我們習慣把國英社數自等領域視為主科,把藝術、健體、綜合領域的科目視為副科,學校課程安排上會以主科需求為優先,所以常見音樂美術被借去上國文數學,卻不會有體育家政借用社會自然課的情況。

加上升學主義的影響,家長對中學階段的課業成績也多關注在那些考試科目上,數學理化考不好,家長就急著送孩子去補習家教,但即便有美術音樂的興趣專長,卻未必想讓孩子多花時間持續練習。當他人讚美孩子有體育天分時,常會聽到家長說「可是學業成績不夠好!」相反的,稱讚孩子功課好時,卻少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會打球或畫畫很糟!有時藝能科目的作業多了些,家長還會抱怨浪費時間。

在現實升學和工作的需求中,不可避免有些學科的重要性相對較高,要做到學習完全科科等值不太可能,然而新的學習強調適性揚才,重視跨領域的素養發展,許多未來能力都不能靠單一學科培養,而要能整合運用不同的知識技能。因此,讓孩子多元的探索,看重並協助孩子發展不同的才華,應該是「科科等值」追求的更高目標。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