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老師要成為改變的引力
閱讀更多

老師要成為改變的引力

這幾年的教育改革,無論課程內涵或教學方式,都朝著培養真正學習能力的方向發展。加上國際性的PISA測驗引發的效應,國高中升學考試也反應出這個趨勢,題型越來越多元靈活,學生需要具備更強的閱讀理解、知識統整和分析運用的能力,光靠傳統背誦死記已不足以應付。

有人分析今年國中會考的國文試題,不僅直接出自坊間教材課文的文句極少,連過去頗受重視的國學常識、字形音義等題型也所佔不多,閱讀理解成為絕大比例的題型,其中又以強調PISA「發展解釋」能力的題目為多。也就是說,老師就算把課文都教完了,學生也把課文註釋題解背的滾瓜爛熟,也未必能看懂題目與回答問題。

這樣的題型趨勢已經存在好幾年了,許多革新的教學方法也被推廣了多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自發或願意跟著改變的老師;不可諱言,仍有相當多的老師無動於衷,繼續死守他們熟悉的教學模式,甚至還對改變的趨勢嗤之以鼻。

教改的過程中,家長觀念常是成敗的關鍵因素,除了靠政府宣導外,老師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老師具備教育理想和良知,受過專業養成,照理說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應該更能自我提升,以專業素養和能力,引導和說服家長改變觀念,讓學生順應趨勢調整學習方式。遺憾的是,許多老師只想以不變應萬變,不僅無法為改革帶來引力,甚至成為極大的阻力,最後反而成為被改革的對象。

教育是前瞻的事業,也是最能影響孩子未來的職業。既然要教導孩子面對變化快速且難以預測的未來,老師更需要有挑戰的精神和追求進步的熱情,才能幫助學生打開視野,引發學習能量。否則,狹隘和保守的觀念,將侷限學生的眼界,看不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廉價教育 難有品質
閱讀更多

廉價教育 難有品質

上周有位高中老師記錄了學校營養午餐菜色和品質的不堪,在網路上引起媒體注意,再度引發大眾對學校營養午餐的討論。有人比較了自辦廚房與外包團膳等營養午餐形式的水準,發現由中央廚房廠商供應桶餐的菜色最糟,大概只能符合所謂「安全」的標準,對於「美味」是奢求,學生若因菜色不佳影響食慾,恐怕也不會吃得多「健康」。

營養午餐問題存在已久,其品質難以提升的最大障礙,其實就是成本問題。辦理學校營養午餐,在食材、設備和調理方式等都有較多限制,以現行每位學生每餐約50元的價位,想要提供健康又美味的午餐菜色,那真的是強人所難。

尤其團膳廠商有營利生存壓力,現在的人事成本又高,只得從食材和簡化烹調方式來擠出利潤,午餐菜色品質自然難以保障,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多年來,政府明知許多人事、物料成本都不斷上漲,卻不願意對基本的教育支出多編列預算,然後又以保障學生權益為由,不允許適度調高費用。營養午餐之外,其他如學生團體保險費用、大學學費、教師兼行政津貼,以及長期的教科書低價政策都有同樣的問題。

這種以廉價的方式辦教育,雖省了學生或政府的荷包,限制的是教育品質的提升,傷害的還是學生權益。更可怕的是,當大家越習慣低品質的教育環境,就越難有追求進步的動力。

學校是非營利事業,卻不是慈善事業!想要有好的教育品質,就要有相對的成本投入,這部份家長和政府都需要多一些付出。只要能確實讓學生獲益,相信多數家長願意支持,對於有需要的學生,再由政府提供更多補助支持。至於經費來源,只要審慎分配絕不是問題,即便納入當前吵得沸沸揚揚的前瞻計畫也不為過,畢竟教育更是對未來影響重大的投資!
多一篇作文的意義
閱讀更多

多一篇作文的意義

日前教育部正式宣布107課綱和大學考招新制延後實施,但明年大學學測仍然有重要的改變,就是將國文科分成兩天測驗,第一天考選擇題,第二天另考作文。且為了兼顧感性和理性,改為80分鐘完成兩篇長篇作文。這樣的測驗設計,看似更重視作文能力,實務上卻有讓人詬病之處。

從大學選才的角度來看,不否認寫作所蘊含的語文表達與邏輯思考,對於大學的學習是必要的能力,但這樣的寫作測驗設計,到底測出的是真正的寫作能力,還是臨場機智反應?尤其感性的寫作能力,對多數大學科系的學習,其重要性相對較低。

反觀國外大學的入學申請,許多也要求寫作或短篇論文,但不是在限定時間內快速完成,而是讓學生自行利用時間構思和撰寫,以便完整表達想法。至於公平性和真實性的疑慮,那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再者,以測驗時間來看,要在40分鐘內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這樣的時間並沒有比原本的單篇長篇寫作充裕。尤其目前寫作測驗的題型,是要學生先閱讀一段引文,再依據題目設定方向來下筆。考生除了要能快速掌握引文要旨,還得在短時間內構思感性和理性兩種不同題材的作文內容,難度相當高。

能為此讓學生多練習寫作,那是好事!但也意味著國文老師要增加批改作文的負擔。實際上,有些老師連基本的作文批閱量都不足,更別說要求學生做更多練習?結果很可能只是增加作文補習班的生意,卻苦了學生和家長。

學測目的就是為了大學入學申請,因此制度改變,就應從大學選才的需要去思考,以實務上的經驗來判斷,僅從理論或意識型態去設想,往往達不到目的,甚至帶來反效果。
學習放手的課題
閱讀更多

學習放手的課題

前兩周康橋258位高一學生,歷經12天的辛苦騎乘,無論烈日、強風、冷雨,他們都只能靠自己的雙腳雙手,靠同伴們相互的打氣扶持,靠師長的指揮引導,完成16歲青春最難忘的一次單車環台壯遊。

每年在這個活動中,看那些孩子從出發時的興奮表情,到結束時自信的樣貌,知道他們熬過了許多體力和心態的關卡,心裡頭總是充滿欣慰。然而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那些在終點迎接的家長,無論是熱情的擁抱,或含蓄的拍拍肩膀,那都代表著12天滿滿的關愛和擔憂。我想在那一刻,不只學生完成了壯舉,家長們也修練了放手的勇氣,都該感到驕傲!

有人說為人父母,其實就是不斷學習放手的過程。從小嬰孩時學站學走,到牽著小手送進學校,長大後看著孩子面對各種學習、工作、情感的難題,父母能主導的,該插手的事情愈來愈少。也唯有這樣,孩子才有機會學習和成長,才有能力去面對更多更難的挑戰。

多數父母其實都懂得這個道理,但真要做到並不容易,畢竟孩子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看到孩子跌倒,有多少家長能忍著不衝過去攙扶?預期孩子面對困難危險,家長怎會不擔心害怕?

所以,當我們為學生設計具挑戰性的活動時,也等於在安排機會讓父母學習放手。必須透過事前周延的規畫準備,充分的溝通理解,加上活動當中嚴謹的安全防護,才能讓家長願意信任學校,放手讓孩子接受挑戰。相對的,如何拿捏保護的程度,又不失活動挑戰的難度,對學校而言也是一種放手的學習。

雄鷹若不離巢,如何展翅飛翔?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卻往往被大人過多的保護給框住了。學習放手,其實是家長和學校都要面對的課題。
找出志向學習更有力量
閱讀更多

找出志向學習更有力量

大學申請入學榜單陸續公布,頂尖大學的錄取結果總是受到媒體關注。由於每位學生可以申請5個科系,於是有媒體特別比較這2年同時錄取台大2至5個科系的學生人數消長,且稱那些同時錄取台大5個科系的學生為「五冠王」,還煞有其事列出今年12位五冠王來自哪些高中。

此外,台大教務處也說今年錄取跨領域科系的學生不在少數,例如同時錄取經濟系和資工系、歷史系和園藝景觀系,甚至跨組錄取外文系和物理治療系。這些學生是否真的對這些科系「都很有興趣」?還是抱持只要能進台大就好的想法?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結果來看,這麼興趣廣泛的申請入學的志向選擇方式,似乎偏離了申請入學制度設計的用意。

現在大學申請入學的比例相當高,但有許多高中生仍會以選校為主要考量,或者乾脆依照過去錄取分數落點,申請較可能錄取的科系,儘管自己對該科系不認識或者沒興趣。

從學習規畫或大學選才角度看,愈能盡早確定方向,學習發展應該愈有成效。只是當前高中生的學習歷程,仍偏重在基本學科的知識學習,偶爾舉辦的生涯規畫講座與輔導活動,很難讓學生真正探索自己的志向。

12年國教希望高中的學習能更適性,107課綱也釋放更多彈性,要求高中開設多元選修課程。只不過,那些高中選修課程的範疇,還是在現有的科目領域中變化,能否幫助學生探索未來方向?還有待觀察。

那些錄取頂尖大學的學生,代表著他們有優異的學習能力,我們該給予鼓勵和肯定。然而,更希望這些優秀的孩子,能盡快找到自己真正想投注心力學習的領域,才能引發出更強大的學習成果。
新課綱需要更多理解
閱讀更多

新課綱需要更多理解

經過多年研議、爭辯,甚至引發社會衝突事件的107課綱,能否如期上路雖還是未定數,整個課綱的改變卻勢在必行。可惜過去社會關注的焦點多在特定領域的爭議,新課綱真正重要的變革精神反而鮮少被討論和倡議,多數老師和家長也對於新課綱感到茫茫然。

這次課綱的改變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採取「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素養導向的學習重點不再只是知識本身,更要涵蓋知識的運用、學習的方式和成果的展現。相較於過去偏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新課綱期望的教學過程是更多元和全面的,是更靈活與彈性的,不能再只是課本拿來就教,教了就考,考了再考的固定流程。

此外,新課綱以「核心素養替代過去的「基本能力」,核心素養是讓學生因應未來生活與學習的重要能力與態度,可以透過不同階段不同領域的學習來養成。這代表著未來的課程設計必須有更多跨領域學科的整合、協調,學校老師必須更清楚釐清學生在各年級各領域的學習階段中,可以透過哪些教學活動來培養各種核心素養?

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企圖翻轉的是過去偏重知識傳遞的教學樣態。為此,每個學校、每個老師的課程規畫、教學設計、評量方法都必須跟著重新被檢視和討論,這當中許多老師的教學習慣或理念勢必需要被調整,其可能面對的阻力一定不小。此外,家長對新的學習型態也沒有概念,若仍以舊有的標準來衡量老師教學成效,恐怕又是老師的另一種壓力。

觀念改變一直是教育改革最難解決的問題,除了科目節數的細節外,政府必須更努力告訴大家新課綱的價值、理念和架構,讓所有中小學老師和家長清楚理解素養導向的教學概念,否則又可能會是另一次換湯不換藥的教育改革!
民間興學需要更多的支持
閱讀更多

民間興學需要更多的支持

昨日在林口新校區的動土典禮會場中,豔陽高照,貴賓滿座,雖然這已是創辦的第6個校區,但回想籌辦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障礙,心中還是百感交集!自從開辦學校以來,常常有人問我台灣的私校辦學環境並不佳,又面臨嚴重少子化問題,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心力和金錢來辦學?

從投入教科書出版業開始,愈是了解台灣教育的各種現象和問題,就愈希望能為台灣,甚至華人教育做些什麼,也深深覺得自己有這分責任。因此,雖然歷經許多挑戰和挫折,仍然不改初衷,也在許多優秀教育夥伴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一解決難題,朝理想目標邁進。

其實在台灣辦學並不難,但若想辦出有特色有品質的學校,真的就不容易!這15年來的辦學經驗中,遇到的難題可說不盡其數,五花八門。除了少子化的壓力,其他如法規的限制、社區的干擾、師資的招募、家長的要求等等,其複雜程度一點都不輸給經營一般企業。

這幾年台灣的教育思潮逐步在開放,各種新的教育型態產生,許多不滿於傳統教育模式,卻有不願意將孩子送出國的家長,渴望在台灣尋找符合自己教育理念,能讓孩子適性發展的教育環境。

政府教育政策雖然朝著這個方向在走,民間辦學的力量也不斷累積,實際運作上卻也還是有許多限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許多相關配套的法規沒有跟著開放。例如外籍師資的聘任資格與員額,就是許多辦理雙語教育的學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即便要修法,往往還得面對許多政治角力和社會民粹的壓力。

儘管如此,為了讓更多家長獲得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環境,讓更多孩子享有更高品質的學習內容,讓更多夥伴有實現教育理想的舞台,我們還是會堅持在這條路上繼續努力。
快樂學習不該是口號
閱讀更多

快樂學習不該是口號

每到兒童節前,多數小學總會特別安排各種慶祝活動,形式五花八門,有些是較為靜態的表演或作品展覽,藉此宣揚教學成果;有的是較活潑的同樂會或闖關活動,讓學生追趕跑跳,歡笑滿場。

更厲害的是來個上下課大翻轉,上課10分鐘,下課40分鐘,小朋友在學校裡玩整天,過癮極了!許多孩子會說好希望每天上學都可以這樣玩。

「好玩」似乎是兒童節活動最重要的元素,儘管活動規畫和舉辦會很辛苦,能看到孩子盡情的歡笑,師長們的心情應該會比平時更輕鬆愉悅。然而,學校畢竟是學習場所,除了歡樂之外,兒童節活動還應發揮更多作用。

有些用心的老師,會將平時教學的內容巧妙融入活動中,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或者利用這個機會,設計平時課堂不易操作的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產生更多重的學習效果。

可惜精采歡樂的兒童節過後,許多孩子又得回到相對乏味的課堂,聽著老師解說課本中的知識,繼續抄寫著無趣的作業,應付著一張張的測驗卷。快樂學習只像愛莉絲夢遊仙境,是個不切實際的期待。

有些人說「快樂學習」只是一種口號,甚至是一種會降低學習成效的魔咒。那是因為沒有掌握真正學習的意涵,把學習窄化成知識的記憶,把成效侷限在測驗的分數上。

學校平時的課程不可能都像兒童節活動一樣好玩有趣,但這幾年在教學現場上,已有許多老師努力翻轉教學想法,擺脫傳統的講授教學方式,透過各種數位工具,結合多元的學習素材,利用分組學習,給孩子有機會上台發表,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且更有效率。這些案例在許多分享平台上都可以找得到,要複製模式並不難,就看老師願不願意投入更多心力去改變。
讓孩子懂得自己負責
閱讀更多

讓孩子懂得自己負責

最近是高中生申請大學的作戰期,從這幾年大學多元入學統計來看,個人申請和繁星推薦已成為大學入學的主要方式。理論上,個人申請因為只有五個志願的機會,更能讓學生鎖定自己喜好的科系,比考試分發更可以適性發展。

學生選擇科系的過程,會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學習經驗、職業嚮往、家長意見等等。通常對數理或文史科目的學習經驗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選擇類組方向;職業嚮往的成因會來自周遭長輩和社會價值,例如傳統較推崇的「師」字輩職業,或者近來發展前(錢)景看好的熱門行業。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尤其大,有些父母採強勢的態度,不管孩子意願或能力,直接為孩子設定未來目標;有些雖會尊重孩子的志向,卻常好心建議或提醒孩子走哪一條路比較輕鬆有保障。

當孩子沒有足夠的主見,對未來也沒什麼想法時,家長意見往往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前陣子媒體報導台灣女性選讀理工科系的人數過低,因素之一就是家長認為女孩不適合往理工發展,就是一例。

家長適當引導孩子做人生的選擇並非壞事,問題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的興趣、性向、能力以及內心的想法?當孩子提出的志向與父母的期待不同,父母有多少包容和支持的力量?還是會有意無意的否定孩子的夢想,設法讓他回到大人所認定的現實中,甚至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

根據美國勞動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在的學生未來將從事的工作,有65%此刻還不存在,依循過去經驗預測,為將來做準備已經不足以應付。父母該做的不是告訴孩子哪條路適合他,而是鼓勵他及早探索自己,不斷充實自己。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他要自己負責。
學習需要嘗試錯誤的勇氣
閱讀更多

學習需要嘗試錯誤的勇氣

若比較台灣的幼兒園到大學學習,可清楚看課堂師生互動天差地別。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教室裡,老師問個問題,往往大家七嘴八舌搶著回答,天馬行空停不下來;到了高年級或中學之後,漸漸得只有少數功課較好的意見領袖會主動回應老師的問題;到了大學,多數學生選擇當個安靜的聽眾,希望從頭到尾老師都不會注意到他的存在。

何以經過十幾年的學習歷程,大多數的學生都愈來愈不敢或不願意表達?個人認為,過度要求標準答案的學習型態是最大的因素。

傳統的中小學教育模式裡,學習成效主要透過測驗分數來評斷,加上升學考試制度的設計不當,激化了追求高分的學習樣態,因此學生從小就不斷地練習在各種題目中找到標準答案,任何的差錯都會直接反映在考卷上的分數。

這強調「對錯分明」學習標準,反映在課堂互中。老師提問通常具有期待的正確解答,當學生答錯,得到回饋通常是直接負面的否定,甚至引來同儕譏笑,這些學生就會漸漸失去回答的勇氣和表達的意願。

過度追求標準答案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害怕犯錯,就不敢有不同的想法,不敢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敢主動爭取機會表現自己。同時,這樣的教育價值觀,侷限了對人才的定義,導致大學入學到公職人員進用,都習慣以單一測驗來選才,結果這些人進入職場後,多半也只會依循常規依法辦事,難有突破性的思考和作為,這對未來多元發展和高度變動性的人才需求而言,顯然是不足的!

這些年教育思潮翻轉,愈來愈多中小學老師改變對標準答案的看法,也會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然而整體的評量和選才制度還需要更開放,才有機會扭轉這個現象。
大學選才適性為重
閱讀更多

大學選才適性為重

這些年升學制度變革的爭議中,一直存在希望回歸傳統聯考的聲音。儘管已有研究發現傳統單一測驗的方式,反而對都會區的學生較有利,依舊有人極力主張多元入學是多錢入學,聯考最能符合公平競爭的精神。

哪一種升學管道比較公平,不同的角度看法可能不一樣,然而從大學選才的利弊來說,數據顯示的結果卻很明顯。招聯會根據近40萬筆學測考生進大學後的表現分析,結果發現,不論公私立大學,透過繁星推薦的學生上大學後表現最穩定,其次是個人申請,兩者的休學率和退學率都遠比指考分發管道為低,繁星推薦學生在班系排名前百分之五的比例是指考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頂尖大學中指考分發學生在學業表現上的落差更大。除了志趣的差異外,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中學有很大差異,需要更多自主探究與批判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在高中經過千錘百鍊反覆練習,雖然指考拿到好成績,卻未必能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

這數據驗證了孩子若選擇自己最有興趣,最擅長的領域,就最能夠投入心力,學習成效也就越好。相對的,那些只為了選擇某些名校,或者只依據分數落點選擇科系的學生,很容易因不了解科系內容,或缺乏興趣支持,無法持續所學。就算硬撐完4年,恐怕更多在畢業後學非所用,等於浪費寶貴的學習時光。

台灣高中生花非常多時間在學校的課業上,卻很少真正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如今台灣的大學這麼多,學生若不能及早發覺興趣,依志向學習,將難以真正培養專長能力,那麼大學的學歷(或學力)將更加式微。換言之,設法讓每個孩子都能依照志趣選擇科系就讀,才是大學和高中應該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求公平,是無法選才的!
大學招生 別關起門
閱讀更多

大學招生 別關起門

大學招聯會上周內部會議通過110年度考招新制,仍舊引起各種批判,大學端和高中端各有主張,就連頂尖大學之間也意見分歧。有人認為降低大學採計考科會減弱高中學科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也有人認為學生為了保險仍會每科都考,應加重學習歷程的計分才能符合適性學習的需要。看那些建議都各有立場與道理,無一定對錯,問題是我們還要耗費多少時間在這些老問題上?

當我們還關起門在吵著怎麼招生比較公平?怎麼考試才能測出程度?何時申請才不影響學習?殊不知外頭的競爭者已經不只在門外叫陣,而是直接侵門踏戶,把我們的優秀學子一個個拉出去了。

這幾年國外大學愈來愈積極來台招生,除了各種留學博覽會熱鬧展開外,許多大學也採取更主動的攻勢,直接到高中校園內舉辦說明會,甚至安排面談學生。尤其鄰近香港的幾所世界百大名校,紛紛提高對台灣學生的招生名額,也拉高了獎學金,擺明了就是要搶我們的優秀學生。而稍遠的日本、新加坡名校也卯足了勁。

這些亞洲國家的留學費用較歐美國家為低,距離也近,加上申請入學的方式單純,對學生和家長來說相當有吸引力,媒體甚至預估會有近200名學生出走香港。對已經面臨少子化危機的國內大學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的嚴峻考驗。

然而這迫在眉睫的時刻,國內專家還關起門爭論著各種考招方式,甚至還有人建議延後到7月再招生,對於外來的競爭近乎無感。

台灣的高教發展需要認清全球的競爭局勢,採取更開放與多元的作法,否則像義和團面對洋槍洋砲,卻還以為刀槍不入的自以為是,別說想要吸引其他國家學生來台就讀,恐怕連國內優秀學生都留不住。
不畏懼才能學好
閱讀更多

不畏懼才能學好

在前陣子的媒體上看到兩則與數學教育相關的報導,一則是李家同教授說數學生活化害死許多學生,批評為了讓數學與生活結合,數學題目字數過長,讓許多學生看到題目就害怕,甚至認為中小學不需要談翻轉教育,到博士班再說吧!

另一則報導則是有關新北市中正國中的數學老師,因為自己國中時期很害怕數學,花了20年整理出一套「生活化數學」的教材,希望讓學生更有信心認識數學,突破對數學的瓶頸,進而提昇學習數學的意願。

李教授長期關注偏鄉或弱勢學童的學習,看到不少數學的低學習成就現象,可能認為應透過更多練習和教導,來加強基礎的數學學習;葉老師則從自身經驗出發,希望在從教學方法上突破學生對數學的恐懼。

兩者或許對「數學生活化」的學習方式有不同想法,但有個共同的觀點,就是一旦對數學產生畏懼,就很難學好數學。

這是顯然易懂的道理,不僅對數學如此,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是。老師要讓學生喜歡每個科目的學習或許過度理想,但至少應該做到讓學生「不害怕」或者「不討厭」學習。

光就這點其實已經不容易,因為每個學生的天份、興趣、學習能力、理解方式都不太一樣,而過去絕大多數的科目教學,是把所有學生假設成具備相同能力,以相同的教材、進度、方法和評量標準來教學。甚至為了滿足少數學生升學考試的績效,教導偏難偏深的內容,罔顧多數學生的挫敗。這也是何以學生花很多時間在學數學,卻越來越討厭數學的重要因素。

要提昇學習成效,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必須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與條件,減少學習的不安,累積足夠的學習成就,促使其願意接受更多的學習挑戰,這也就是適性教學的基本精神。
別用孩子的表現爭面子
閱讀更多

別用孩子的表現爭面子

過年是許多家族團圓的日子,久久不見的親友相聚,互相拜年寒暄、吃飯聊天,除了敘舊,也彼此關心近況。雖然現今網路發達,平常可能也透過臉書或通訊軟體互相保持聯繫,但實際面對面的互動,還是多了些溫度與親切。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分享他的發現,在這些聚會中,小孩總是大人互動的重要話題,孩子大一點的就關心他讀什麼高中?未來打算考什麼科系?年紀還小的,也會關心他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學些什麼才藝?

有些家長會把孩子的豐功偉業拿出來接受別人的讚賞,就算謙虛說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如別人,親友通常也會努力稱讚幾句。在對話當中,其實有不少「較勁」的意味,有意無意的把這些孩子放在幾種量尺上,看看他們彼此的位置在哪裡?就連還在襁褓或牙牙學語的嬰孩,也有身高、體重、頭圍等成長百分比的數字可以比較!

朋友說在國外很少這麼詳細的去了解「別人家」的小孩,也不太覺得別家小孩的好表現就應該拿來當作學習對象,他們更看重的是孩子對自己未來的探索,對自己的承諾與責任心。

或許是華人社會的習慣吧!許多父母的確把「養小孩」或「教小孩」當作是一種成就感的來源,尤其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比別人好,就更能強化那成就感。

當然,適度的比較讓孩子有些學習榜樣並非壞事,但比較就會有範圍和標準,也可能因此忽略了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和潛能,無形中為孩子設定了發展的框架,也侷限了自己看待孩子的視野。

多數大人應該也不喜歡自己被拿來品頭論足比較一番,卻常不自覺的把孩子當作某種作品來讓別人評價。孩子被稱讚了,家長往往比孩子高興,孩子被比下去時,傷的卻可能是孩子的心。
學得好比學得難重要
閱讀更多

學得好比學得難重要

最近常聽到朋友分享為孩子擇校的種種思考,包括校風、師資、生活管理、課業要求等等,五花八門,要在這麼多的資訊中整理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還真不簡單。

其中特別值得探討的就是「某校數學教得比較難」,有些學校(尤其是私校)會刻意把課程加深加廣,藉以顯示學校的程度較高,或者老師比較厲害。在教科書版本的選擇上也會有類似現象,有些家長覺得學校採用的教科書比較簡單,擔心孩子學得不夠,就再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加強,甚至要求學校更換教科書。

到底該學多深、多廣,本來就難有定論,每個孩子資質不同,興趣也不同,理想的情況是每個孩子都能依照自己的條件去設定學習難度和進度。

如果學校能分組上課,抽出程度較好的學生成立類似「榮譽班」的專班,給予不同的教材及進度,甚至在高中階段就設立類似「大一先修班」,各大學也能承認學分,讓資質更好的孩子有充分發揮的空間。如此三層的分級分組教學,對雙峰現象嚴重的科目,相信是最理想的設計。

然而,現實上還難做到,所以現階段中小學的課程和教材都依據課綱來發展,希望讓大多數學生在各學科都有一定程度的學習。對於少部分特別優秀,或跟不上的學生,才以特別的方式或進度提供學習。

當學校把課程難度刻意拉高,卻沒有採取能力分組,就會為了滿足少數學生(或家長)的需要,累積其他學生的挫折,結果讓更多學生失去學習動力,製造更多學習問題。或者為了勉強跟上進度,只好另外再花時間補習。

學習首要能引起動機,動機來自對學習內容的接受度和成就感,太難或太簡單都會降低學生的動力。若一味的追求更深更難的學習,讓學生一開始就面對挫敗,揠苗助長往往沒有好下場。這也是許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在學習數學,卻最討厭數學,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吧!
考作文、教作文、寫作文
閱讀更多

考作文、教作文、寫作文

三年多前,升高中的會考開始實施,因制度設計關係導致作文分數比重被過度強調,結果讓國中家長更重視「學作文」。前陣子公布107年高中學測也將調整作文測驗方式,學生必須在80分鐘寫出兩篇長篇作文,消息一出,讓高中家長也緊張了,看來坊間的作文補習班的業績還會繼續鼎盛。

許多人抱怨台灣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越來越差,尤其作文能力更是每下愈況,曾聽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分享改作文考卷的感想,有些是詞不達意,抓不到文章主題;有些則言不由衷,堆砌許多華麗詞句,卻無法感動人。這是現場老師看到的果,但我們得想想原因是什麼?

在現階段的中小學課程和教學裡,寫作這件事往往是重量不重質,學校通常只規定老師每學期應要求學生寫幾篇作文,篇數達到就算盡了責任,且過程多淪為出題、寫作、批閱的形式,少了系統的引導和討論;就算老師很認真的批改,學生看了老師的評語能有多少啟發和提昇呢?

相較於一般科目的學習,寫作雖有些基本的規範,但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從內心去啟發想法,不該是讓學生套套公式背範本。而且寫作某種程度像是學習樂器,需要正確的引導和足夠的練習,才能累積「功力」。如果我們真的重視寫作的學習,就得好好設計教學流程,提昇教學技巧。很遺憾的是,多數學校老師沒有時間或沒有能力這樣做,結果就只好由坊間的作文班來代勞了。

好文筆除了寫作技巧外,還需要有充實的內涵。除了廣泛的閱讀,也可透過對周遭的觀察、對事物的體驗、對問題的思考等方式,累積更多題材和想法。寫作能力的確很重要,但光靠考作文就期待老師會教作文,學生會寫作文,似乎把問題簡化了!
入學制度並非學習品質的關鍵
閱讀更多

入學制度並非學習品質的關鍵

針對大學招聯會提出的大學升學制度調整方向,台大日前大動作地表示不滿,批評寒假考試與二次分發讓學生無心於高三下的學業,減少考科更會降低學習的完整性,認為應該高三學完再考,考後再招。台大所提出的想法恐走回一試決定的老路,也背離了多元入學的精神,難怪會受到許多質疑。

多數人會同意現行考招制度確實影響高中三年級的學習樣態,尤其下學期。考試不考,學生就不想學,這也凸顯考試領導教學的嚴重性。然而,當我們想藉由改變考招制度來解決這個學習問題,等於又陷入讓考試引領教學的矛盾中。而且不斷在考招制度上打轉,反而忽視了更本質的學習問題。

在這整個制度的病態中,我們更該思考的問題是:何以學生錄取大學後就不想用心上課學習?是誰容許高三學生抱持這樣的態度到畢業?這顯然是偏差的教育目標產生的結果?

學生用功讀書是為了提高考試成績,是為了進入明星學校,當這個升學的目的達成了,讀書就變得不重要。更糟糕的是多數學校不思從課程改造以吸引學生學習下工夫,只能無奈的默許這個偏差現象持續下去,甚至助長了嚴重性。

另一方面,以那些頂尖的大學來說,擁有最多的資源和最好的名聲,根本不需擔心收不到好學生,無論從哪個管道錄取,理應都有足夠的學習能力。真正影響學生在大學的表現,並不是高三下學期的課程是否完整學習?而是學生自己的學習態度。對此,若能像國外名校嚴謹把關學生學習成效,勇於淘汰打混的學生,相信學生的學習態度一定可以提升。

不要把學習態度偏差或學習成效低落都歸咎於入學制度,本著教育良知和專業,加強學校的教學品質、課程規畫和對學習者的要求,才是高中和大學應該一起努力的方向。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閱讀更多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

12年國教課綱預定明年上路,新課綱是對台灣中小學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定位,那是政府為學生建構的學習脈絡與內涵,以及期待他們面對未來挑戰應具備的能力和知識架構。如此重要的教育政策發布至今,除了歷史課綱的爭議引起較多關注,被討論的議題多侷限在領域科目的節數問題。有些重要的觀念與精神卻被忽視了。

新課綱雖非整個翻轉式的改變,但其影響是涵蓋整個中小學教育的。例如新課綱強調「成就每一個孩子」,是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綱要,期望將學生的學習定位從應付升學考試拉回到以學習者為中心,並落實學生適性發展。

這個喊了多年的教育理想,絕不只是靠高中階段多開幾門選修課就做得到,而是需要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基本價值觀的改變。否則勉強開了些名稱很好聽的選修課,可能還是圍繞在國英數理化的升學考試相關內容,大家關注的焦點還是在升學績效上。

此外,新課綱提出的「核心素養」,依據教育部的說法,是指一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是超越了過去「基本能力」的概念。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教育不只以學科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範疇,而要重視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於生活情境中。從字面上來看素養的觀念並不難懂,應該也不會有人反對,但這需要跳脫過去的教學習慣,重新設定教學目的、設計教學與評量方法,甚至發展跨領域的教學模式等,對多數現職老師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新課綱需要新思維,這些觀念的改變與方法的突破都很不容易,無論是家長、老師、學校或政府,如果大家不能在未來一年半花更多心力去認真面對,提早做準備,新課綱所揭櫫的理想,極可能又只是理想的口號。
學生變裝秀 曝露歷史教育偏差
閱讀更多

學生變裝秀 曝露歷史教育偏差

原本是學生發揮創意的一場校慶變裝活動,卻因為一個班學生打扮成德國納粹的服裝,引起社會大眾的撻伐,上了國際媒體,受到外國駐台代表的抗議,讓教育部用少見的嚴厲標準懲處學校,校長也引咎辭職,這應該是該校師生意想不到的結果吧!

這次的變裝事件,無論是學生、老師或學校行政主管,的確都有檢討的必要。但除了責怪學生的無知和學校的把關問題外,還有些更深層問題值得我們省思。

首先,在各種歷史教材中,對於希特勒和納粹的殘暴行徑與歷史定位應該都很明確,學生和老師怎會無知?結果學生表決通過,身為歷史老師無法導正學生的認知,還配合演出,更讓人難以接受。

然而,此事件是因為有人將照片上網分享,才引起注意。換句話說,如果照片未被公開,可能活動辦完了,校內也沒人會去糾正學生和老師的作法。學生、老師以及學校對歷史教訓毫無感覺,那就更令人擔心了!

此外,教育部對此事件的回應和裁示,顯然是受到政治和外交壓力。學校的確督導不周,老師的專業也待檢討,懲處相關失職人員合理。學校整體形象不佳,不符合優質高中的樣貌,取消其優質高中認證也能理解。但直接扣其200萬元補助款,學校若因此無法執行相關教學改善計畫,受害的卻是多數學生的受教權益。這種「給交代」的懲處方式,是否合乎比例原則?確實值得商榷!

這次雖然是個案事件,卻警醒我們長期以來歷史教育的偏差,只著重在記憶課本中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難以從中感受和學得教訓。然而在現有的升學體制和教學習慣下,想大幅改善歷史教育的問題,太難!
美感養成 需要用心維護
閱讀更多

美感養成 需要用心維護

前些時候有一群熱血年輕人發起「教科書改造計畫」,從美學觀點重新設計編排小學教科書,讓它變得更有美感。該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美化孩子每天接觸的教科書,來開啟孩子對美學的感受。這是個很棒的想法,美感教育除了透過藝術的學習外,也須從情境中不斷潛移默化,慢慢培養累積而成。

然而,學校裡除了課本外,孩子最多時間看到的還是校園環境。從校舍建築、校園景觀到教室空間等,其實處處都存在美感養成的機會;相反的,也隨時都可能產生破壞美感的陷阱。

近十幾年來,許多新校舍設計都引進更多建築美學,並與環境結合,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沒過多少年,因缺乏有效的維護,許多校舍環境都明顯失去光彩,有些甚至可用殘破來形容。就好比一個布滿汙漬的雕像,怎樣也難讓人感受到它的美。

有些老舊是自然的力量造成,如外牆的青苔水痕、斑駁的磁磚、鏽蝕的欄杆、叢生的雜草等,若要解決這些問題,都得花更多經費和人力。惟公部門的預算制度中,往往找錢蓋房子容易,要錢修房子很難!

此外,有些美感破壞卻是人為造成的,例如突兀的擺設、破損的門窗、隨意張貼的布告、任意棄置的物品等等。如果再仔細看,更常見的就是牆壁上處處留下貼過膠帶的痕跡。當師生逐漸習慣這些景象,對美的敏感度也會大打折扣。

就有朋友分享參加某明星高中家長大會,每年都看到禮堂舞台邊一直有多處剝落的壁紙和殘破的海報,聽著總務主任報告一年來花多少經費做了校園修繕,他很納悶這不用花錢就可以處理的問題,坐在台下的校長、主任們何以視而不見呢?

除了經費,美感更需要的是用心維護。教育部希望加強學生美感教育之前,恐怕要先好好提昇師長們的美學素養才行!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