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專業的教育集團
回到頂端

鐵人教育夢

李萬吉董事長的鐵人教育觀:鐵人精神不只是噱頭!快樂學習更不是口號!真正的教育不僅發生在教室裡。教育,是事業,更是畢生志業。本專欄收錄李萬吉先生針對教育和時事等相關議題,在報章專欄所撰寫的文章。


放手讓孩子跑跳動 學習自我保護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跑跳動 學習自我保護

近幾年台灣有一群家長,深覺各地的公園遊具被大量更換成非常相似的罐頭遊具模組,雖然強調安全,但尺寸低矮,挑戰性低,功能不足,根本引不起孩子的遊興,於是組成「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6年來成功推動約二百座公園遊戲場改建案,掀起台灣兒童遊戲場的新革命,讓孩子更想盡情的在公園裡玩耍。

的確在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公園或校園的遊樂設施,安全性總是被當作最優先考量,大人也多以預防受傷的態度來要求孩童,常提醒孩子不要溜太快,盪太高,跳太遠。於是許多傳統的遊樂設施被拆除,換成一點都不刺激的現代遊具。

然而根據研究,兒童遊戲場中各種旋轉、攀爬、彈跳或溜滑的動作,都在增加他們統合肌肉、關節、骨骼等組織知覺的機會,對孩童身心發展非常重要。此外,讓孩子接觸多元的材質,例如石材、鐵鍊、木頭、草地、沙坑等,能豐富孩子的觸覺刺激,也有助於發展想像力和創造力。換句話說,刻意避免這些略有危險性的動作和環境,看似保護孩子,卻是在剝奪孩子學習避險的機會,反而弱化孩童對於危險的判斷與避免能力。

自從在學校推動帶學生登百岳、泳渡日月潭和單車環台這些具挑戰性的活動,常有人會問學校不怕發生危險嗎?萬一學生受傷家長能接受嗎?實際上,任何活動都有風險,重點在於讓孩子學習保護自己的方式。只要透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做好相關醫護準備,即便真的摔了、扭了,也能減低受傷程度,這樣的風險應該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無法承受任何傷害,孩子將失去很多探索與學習的機會,更難培養面對更大挑戰和困難的能力。畢竟溫室裡的花朵,終將難以抵抗現實環境中的日曬雨淋。

(圖照:Tanya Consaul 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com )

放手讓孩子自理 培養生活能力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自理 培養生活能力

工商業發達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科技進步也帶來諸多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原本麻煩的家事僅需一個按鍵的動作就可完成,近年外送平台興起,更是鮮明的例證,很多家庭連開伙都省卻了。但這種高度仰賴他人或工具代勞的便利性,卻可能剝奪許多成長中的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因此有媒體曾報導,大學生在外住宿需要媽媽定期去幫忙打掃,甚至留學生遠赴國外就學時,父母還得預備傭人近身照顧生活起居的新聞,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幼年生活環境困苦,練就他一身的生活本領。朱柏廬治家格言開頭也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亦提到生活中的勞動教育。這些先賢大儒們都藉著他們生活的經歷向後人留下智慧的話語,啟示生活能力的養成是環境及操練好習慣所造就的。

年少安逸,缺少生活磨難,長大後無法自立,是現在社會媽寶、爸寶變多的主因之一。當社會變遷與家庭功能式微,面對愈來愈多失去生活打理能力的下一代,學校教育除了高談資訊力、雙語力養成外,更要思考從課程實施及活動辦理上,訓練學生基本的生活自理教育。家政課、生活科技課、童軍課,除了課綱上明訂的能力指標外,務實面上也要教導孩子這些生活能力,如簡單的水電、木工維修、基本的烹調刀工和針線活、野外求生技能等等。再結合寒暑假營隊活動,讓學生們不斷有操練的機會。

然而生活能力的養成最終仍要回歸家庭,學校可透過品格教育和親職教育的引導,鼓勵孩子把這些本領帶回家中,試著改變自己居家的飲食或動手解決問題,逐漸養成習慣,長大後自然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圖照:Mangkorn Danggura / shutterstock.com )

家長們準備好開學了嗎?
閱讀更多

家長們準備好開學了嗎?

這個暑假孩子的活動安排大受疫情影響,家長得花更多心力去照顧陪伴孩子,加上先前三不五時就來個停課不停學,作息被打亂,精神持續緊繃,壓力一定很大。如今全台各中小學開學了,儘管疫情仍持續威脅,多數家長應該都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開學,代表新階段的學習開始,除了接觸更深更廣的課程,對於一些「新生」來說,更要面對新環境,新作息和新身份的適應。尤其幼兒園進入小一階段,孩子開始有明確的上下課時間,有固定的座位,有更多需要遵守的規則,連吃飯、睡覺和上廁所,都有非常大的改變。

小學生上國中,雖然作息改變不大,但學習科目變多,課業負擔也明顯增加,身心也隨著青春期的發展,可能出現家長未能預期的轉變。升學競爭的壓力和親子關係的變化,應該是這個階段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升上高中,孩子開始要面對未來的抉擇。特別是新課綱實施後,考招制度有重大改變,三年中不止要多元探索,還要找出志向,才能從容應付學群選擇、多元選修、學習歷程等申請大學的新關卡。

對孩子而言,會有學校師長指導他們去適應新的學習,但身處變動中的家長,卻常忽略自己也需要跟著去理解和學習。在這個實體和線上課程可以任意切換,學習歷程的重要性不亞於學測成績,多重角色的斜槓青年成為新風潮的時代,家長何能再依賴二三十年前的求學與成長經驗,要孩子遵循自己的老觀念和老方法來解決新問題?

孩子開學,家長也需要跟著開「學」了!不妨花些時間吸收新的教養觀念和教育政策,試著摒除一些刻板印象,學習用更貼近孩子的角度多認識孩子遇到的問題,讓自己與孩子一同成長吧!

(圖照:ANURAK PONGPATIMET / shutterstock.com )

親子不當相處 比校園霸凌更難察覺
閱讀更多

親子不當相處 比校園霸凌更難察覺

近十多年來,透過諸多媒體報導,社會大眾對「校園霸凌」問題越來越關注,政府也制定了相關法令,教育主管機關每年也將校園霸凌防制列為重要教育議題。現在的家長對「霸凌」一詞已不陌生,學校單位在處理相關事件時,也都格外謹慎重視,以免引起家長質疑和不滿。

雖然重視,但多數家長對霸凌的定義未必清楚,對學校處理霸凌事件應遵守的規範也不瞭解,當孩子在學校中發生人際互動的衝突,或師生關係上的不合理對待,家長容易將之認定為校園霸凌事件,實際上卻未必符合相關要件。因此當學校依據法令處置時,家長因無法獲得期待的處理結果,進而怪罪甚至投訴學校,造成更多親師生關係的傷害。

家長基於護子心態,將衝突事件過度解讀為霸凌的狀況在所難免,校方也只能透過更多溝通和宣導,讓家長有更正確的認知。然而,家長在關注校園霸凌問題時,可能沒想到家庭中其實也隱藏許多類似霸凌的現象和問題。

依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對霸凌的定義,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上述行為和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常在親子或兄弟姊妹之間出現,只是家長會認為那是自己家裡的管教或相處模式,家長和孩子都很自然的將其合理化,使得這種傷害持續累積。

霸凌對被害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傷害,往往超乎表面所能見的,也常是行為人未意料到的。而不當的親子相處和管教方式,造成的影響卻可能比校園霸凌更難被察覺,且更長久和嚴重,是家長必須更加注意和自我檢視的問題。

(圖照:Prostock-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閱讀更多

無形中被框架的夢想

今年台大電機系畢業典禮,畢業生代表致詞,要同學特別感謝父母當年沒有逼他們去讀醫學系,才能讓他們在電機系畢業。此話一出,不僅讓現場師生笑了,也引起不少社會共鳴。這聽起來有點玩笑話的自嘲,卻是一針見血的道盡不少學霸的無奈。

這群學生在升學路上可謂菁英中的菁英,他們的學測或指考成績,看似可以挑選大學各種科系,實際上卻常因某些框架而侷限了他們的選擇。這些框架可能來自父母師長的期待、同儕的比較、社會價值觀的評價等等。例如原本對昆蟲有高度興趣的學生,當他有條件申請醫學系時,能有多少勇氣面對外部的壓力,抵抗榮耀的誘惑,進而堅持自己的夢想呢?

換另一個角度想,身為父母師長的我們,雖然常說鼓勵孩子追夢,又能有多大的氣度,去支持孩子放棄名校科系的光環呢?

這位畢業生慶幸的是父母尊重他們最後的選擇,然而在場學生中,應該也有當年因為分數夠高,必須放棄自己真正喜愛的科系。甚至,有許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

因為在他們的求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專注在當下的課業,以求更高的分數。而他們的志願,很容易因為成績而被「決定」,或是長時間被有意或無意的灌輸而生,就像聽到「你功課那麼好,將來要當醫生?還是工程師?」如此的理所當然。

我們不需全盤否定大人經驗的價值,給予適當引導與建議對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如何拿捏分寸,用開放的心胸和跟上時代的眼光去理解他們,避免過度主導,甚至直接否定孩子的興趣與夢想。更重要的前提是,要給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才能讓他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

(圖照: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

連這個都不會
閱讀更多

連這個都不會

朋友分享一段有趣的日常,一位媽媽在指導孩子課業時,經常會出現一句「連這麼基本的東西也不會!」孩子通常只能低著頭不敢回話;某天這位媽媽換了新手機,不知如何備份資料,只好求助孩子,沒想到這孩子一邊操作還一邊說「這麼簡單的東西也不會!」媽媽卻理直氣壯的說「那麼複雜的步驟誰會啊?」

一件事情難不難,本來就因人而異。對一個大學畢業的大人,分數四則運算是很基本的數學能力,但對於正在學習的小學生,卻可能就是當下的大魔王關卡;相反的,對於3C原住民的小孩,各種手機軟體操作多半能輕鬆上手,但對曾經歷按鍵式手機的大人來說,用雙手打字可能都是難以跨越的障礙。

多數大人很容易都忘了當年曾糾結於那些分配律和結合律,質疑為什麼雞和兔要放在同一個籠子裡的痛苦時光,也沒察覺自己其實是花了好多年才釐清X和Y的錯綜複雜,卻常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自信,告訴孩子學那些應該算簡單的。

千萬別以為小孩都是天生對新科技這麼熟稔,個個都是遊戲高手,事實上,那也是他們花時間培養出來的技能,只是有些人快,有些人慢,甚至有些人就是學不來,因為不喜歡。

因此,面對孩子的問題,別輕易說「連這個都不會」,這樣只會否定孩子,讓孩子更沒自信,是毫無幫助的一句話。應該先去理解孩子為什麼不會?是沒學過?不理解?少練習?甚至是有學習障礙?找到病因,才能給予良方,掌握不足之處,才能補救得宜。

再者,每個人的潛能不同,大人要學會等待,多用正向的鼓勵讓孩子願意持續學習;有時還要學會接受差異,別想著自己或別人可以,孩子就一定也做得到。

(圖照:Hung Chung Chih/ shutterstock.com)

孩子能力靠培養 不會自然而成
閱讀更多

孩子能力靠培養 不會自然而成

自辦學以來就很希望讓學生有更多接觸大自然的學習機會,有幸這三年都來有領角鴞在學校的田園區裡築巢,教學團隊也把握機會架設攝影機,24小時直播巢內母鳥孵育幼鳥的完整過程。最讓孩子們感到期待、感動卻又有點失落的,就是看到幼鳥飛離巢箱的那一刻。

就像鳥兒離巢而飛,多數動物生來就有一些本能。相較之下,人類許多能力是需要經過學習而得,有些是透過觀察感受進而模仿,有些需要特別教導與訓練。然而當我們觀察一些社會新鮮人,進入職場卻什麼都不會,當中不乏在學校裡學業成績優異,學歷頂尖的高材生。

究其原因,在一切以讀書為優先的價值觀下,許多父母師長會期待孩子專心把課業學好,把成績拉高,覺得只要有好的學歷,找到好的工作,一切就會順利往前走。卻忽略了他們在求學過程中,並沒有太多機會去培養最基本的工作能力與態度。就像把他們當作鳥兒一樣,只要餵養大了,羽翼豐了,自然就會展翅高飛,卻忘了人類並沒有這些工作本能。

一般人的學習都需要足夠時間和經驗的累積,才能真正學會某種能力。然而許多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花大量的時間在應考的練習上,卻很少去嘗試不同活動,體驗各種挑戰,甚至連基本的家事活都少做。等離開學校後,才發現他們最擅長的讀書考試能力,卻是最用不到的能力。

鳥會飛,魚會游,每個人的特質不同,孩子若都只在相同的課程中,追求一致性的分數目標,容易遮蔽某些人類的潛能。因此,孩子需要更多摸索的機會,才能察覺自己的興趣和強項,才能從不同的學習經驗中,去建立各種做人處事的能力與態度。

(圖照:康橋國際學校/大眼睛看世界 )

言語暴力難發現 孩子其實很受傷
閱讀更多

言語暴力難發現 孩子其實很受傷

隨著社會發展,國人對兒童保護觀念也不斷進步,不僅立法約束體罰或肢體暴力等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近日有社福團體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近三年兒童遭精神不當對待的人數不斷攀升。各種精神遭不當對待情境中,最常見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爭執、使用言語暴力」,其他如「父母期待孩子聽話,不允許有任何反抗」、「親子衝突,認為所有的錯都是孩子的問題」等。

在學校教育現場也常可見因不健全的家庭或親子關係,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而父母常基於管教或保護的用意,加上不會立即出現明顯疼痛或傷痕,因此傷害不容易被發現。且有些時候傷害是延遲性的,慢慢積累在孩子心中,導致兒童產生憤怒、焦慮甚至憂鬱情緒,甚至引發自傷或傷人的行為。

有些言語暴力是直接而強烈的,孩子產生的反應(如害怕而哭泣)也很明顯;然而有些不當語言對待卻不容易察覺,尤其是那些羞辱性的、欺騙性的,甚至是開玩笑性質的語言,往往更容易混淆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打擊孩子的自信。

這幾年常聽到的「情緒勒索」,也是父母常會無意間壓抑孩子的一種互動方式。例如「我辛苦把你養大,你就該聽我的」、「我這麼做也是為你好,你應該要心存感激」等,那些聽起來是善意的語言,可能只是刻意忽視孩子需求,想簡化溝通理解的藉口。

孩子因不對等的年齡、體型或權力關係,面對這類精神不當對待的語言,通常無法也不知如何反抗,累積的創傷也可能要很久以後才會顯現。唯有父母隨時檢視自己的語言用詞,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這些對待方式,才能盡量避免這類不當對待,也更能讓孩子理解與接受父母的用心。

(圖照:MH-Lee / shutterstock.com )

建立信任關係 校務才能良善發展
閱讀更多

建立信任關係 校務才能良善發展

自從解嚴後,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漸漸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隨著資訊網路的發達,各式各樣的媒體平台興起,民眾接收新聞資訊的管道增加,在高度的競爭下,媒體報導的風格與走向也產生變化,網路上各種社群平台或影音頻道更是媒體取材的捷進,而「爆料」也成了媒體挖掘新聞的重要管道。

在教育現場也常常會遇到這種狀況,無論是家長、學生或是教職員,都可能因某些因素,對學校組織的作為有疑慮或不滿,就想訴諸媒體來得到改善。當然有些揭發出讓人訝異的真相,讓問題被重視和處理;但也可見到許多案例中,爆料者可能只看到片面現象,瞭解不夠完整,甚至提供錯誤資訊,引導媒體做出不實報導。

實際上,許多媒體為了吸引閱聽者,聳動的標題和辛辣的內容是其慣用手法,卻無法真正釐清複雜的教育問題,尤其事涉個人隱私或需保密的事件,學校難以對媒體做清楚的說明。這樣的報導通常只能滿足爆料者一時的情緒,卻會產生更多誤會,讓問題更加複雜,甚至傷害更多人。

少子化的壓力下,相信絕大多數的學校團隊都希望把教育辦好,也都很重視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意見。然而校務問題往往牽涉各種因素,學校盡可能做出周延的決策,但未必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也難免會有疏漏或缺失。遇到問題時,最好的方式還是與校方多反應和溝通。就算學校無法做出該有的作為,也還有教育主管機關的申訴管道,甚至還有法律救濟途徑,透過專業的機制來設法解決問題。

爆料文化凸顯的是不信任的關係,但學校辦學團隊、老師和家長是需要高度互信的關係,才有助於校務經營和學生的學習發展。辦學團隊理應避免讓學校掉入這樣的氛圍,家長和老師同樣也要慎思其可能帶來的傷害。

(圖照:Sellwell / shutterstock.com )

學習才藝價值 不亞於考卷分數
閱讀更多

學習才藝價值 不亞於考卷分數

適逢辦學20周年,學校特地擴大舉辦一場兩岸跨九校區的聯合學生美展,開幕當天看到七百多件作品陳列在偌大的展場,心中充滿感動,因為每幅作品都看得見學生的付出,努力用不同方式呈現自己的想法,充滿無限的創意和美感!

當中許多國高中生參展,很難想像他們如何在繁重的課業和升學壓力下,還能利用寶貴的課餘時間創作?除了學生要有高度的熱忱外,相信家長和學校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過往家長在談論國中選校的問題時,常有家長無奈的說,進入那些以升學績效著名的公私立國中,為了跟上大家的進度,應付每天大小的考試,孩子就得放棄喜歡的才藝活動,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為了升學的目標,那是必要的犧牲。

這些家長通常在意的就是時間效益,覺得花太多時間在那些才藝學習上,會影響學科的學習,減低升學考試的競爭力。然而透過才藝學習所獲得的能力,往往更是終身受用的,就如一位美術老師所說,學生在藝術創作的過程,會需要規畫分析和觀察思考,需要做決策和解決問題,更需要耐性和專注力來完成作品。而創作本身也是一種自我表達和與人溝通的表現,這些能力的價值和重要性,應該不低於每次考卷上的分數。

觀察那些願意花時間和心力學習才藝的學生,很少因此荒廢學業。相反的他們往往更能夠學會時間管理,找到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而學習才藝過程所培養的能力,對學科學習也一樣有幫助。因此,同樣時間的價值孰輕孰重,其實很難定論。

學習最大的價值在於成長,成長也有許多面向,不該侷限在分數或排名上,家長其實可以放寬心,拉高眼界,不要輕易阻斷孩子各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圖照:Tanongsak Sangthong / shutterstock.com )

學習看見孩子的進步
閱讀更多

學習看見孩子的進步

過往常有家長抱怨花了錢讓孩子家教補習,甚至每天盯著寫作業,成績卻不見起色,都不知道孩子學到哪裡去?近日也聽聞家長說孩子學英文好多年,一直無法升級,懷疑學校的教學無法讓孩子進步。然而到底是孩子沒有進步呢?還是家長沒有看到孩子的進步?

學習的進步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把不會的學會,另一種是把會的做得更好或更快。不論哪一種,都可能因為孩子資質與努力程度、教學方法、學習資源、評量方式等各種因素,影響其進步的成效。有些孩子很快就學會,有些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有些孩子樣樣都學得好,有些則只擅長某些項目。

實際上,多數孩子都不是全能的,學習也一定會遇到各種瓶頸,會有高低潮。當遇到喜歡的事物,只要有適當的激勵和引導,通常就會有顯著的進步;面對不喜歡的學習,或是真的沒天分的項目,往往事倍功半進步緩慢。換句話說,當父母覺得孩子都沒進步時,很可能是設下過高的標準,像是每科都要考高分,每次都要拿前三名;或者有錯誤的期待,例如都要跟別人一樣多才多藝,允文允武,樣樣都行。

此外,進步著重的應該是「與自己比」,許多父母卻喜歡把進步的焦點放在「與其他人的比較」上,希望孩子的名次不斷往前,成就要超越多數人。追求卓越並沒有錯,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孩子不見得都會遇強則強,如果只在意排名,就容易出現過度期待的盲點,看不到孩子其實是不斷在累積和成長。

孩子學的慢,多花點時間而已;學不太會,換個東西學或許就行。最怕的是孩子長期在過高標準和錯誤期待下,要經常面對指責或承受父母的失望,會漸漸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什麼都不想學習了。

(圖照:takasu / shutterstock.com)

師生解僵局 教學是一種溝通
閱讀更多

師生解僵局 教學是一種溝通

最近一起高中課堂上師生言語衝突事件引發許多爭論,有些人認為老師的情緒管控和使用言詞不恰當,也有人批評學生不夠尊敬師長,也不該隨意將上課情形錄影公開。整起事件暫告一段落,透過短短的網路影片其實難以理解事件全盤脈絡,但有些問題卻值得教育人員思考。

校園中的師生衝突本來就很常見,尤其現在學生自我意識升高,民主社會的尊重或鼓勵個人意見表達的觀念也融入校園中,學生不再只會乖乖聽話,說一是一;他們對於不喜歡、不滿意、不理解的事物,會更主動提出意見,甚至反抗。當他們獲得同儕的共鳴時,就更容易堅定自己的想法,更敢衝撞既有的權力關係。當然這些衝撞未必有理,學生也不一定都能冷靜批判,但顯然較保守或高壓的師生互動模式,很難好好化解這樣的衝突,甚而讓關係更惡化。

換一個角度看,老師無論傳道、授業、解惑,都是與學生溝通的過程。良好的溝通不能只想單方面傳達訊息,或強迫對方無條件的接受自己的想法,必須要能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期待,找到最能讓對方接受的方式、言詞、媒介、場合進行溝通。此外,溝通過程中也要能隨時觀察對方的反應,適時給予正向回饋或提出問題,最重要的是掌握溝通的核心(教學或輔導目標),減少情緒或其他因素對溝通的干擾。

至於尊師重道,也不該是被要求而做,而是讓學生發自內心才有意義。其實老師只要具備專業,認真教學,用心對待學生,公平處理學生事務,相信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尊敬和感恩,也不願意沒事找麻煩,刻意製造衝突。這不是要老師放低姿態討好學生,而是用專業與愛去包容和影響學生,這其實也是一種溝通。

(圖照:POP-THAILAND / shutterstock.com)

讓優質老師得到更多支持
閱讀更多

讓優質老師得到更多支持

一位才剛過半百的老師說他早已開始倒數自己離開學校的日子,同事都很納悶為什麼他這麼急著想退休?明明還有體力可以教好幾年,怎麼會不想多領幾年薪水?他的答案竟然是「覺得自己很難再精進,無法給學生更好的學習,不如早點去做更想做的事!」

實際上他是個熱愛創新教學的老師,平時喜歡從大量閱讀中尋找課堂上可以運用的教材,甚至因疫情不得已採線上教學後,也逼著自己用不熟悉的數位資源和技術來吸引學生注意,努力讓學生學習不離線。讓他萌生退意的真正原因,是身旁太多只想安逸混日子,總是照本宣科,一成不變的老師。他說不希望自己哪一天也變成一個只會按表操課的上課機器。

人總是有惰性,組織中也總會有較保守的人,只想用自己最習慣的方法做事,不願或不敢去改變。當這種人多了,組織也會出現惰性,一旦環境出現變化,就可能無法應變而陷入危機。一般企業可能因此倒閉,影響其員工生計;但學校怠惰不知長進,傷害的卻是一屆屆的莘莘學子。

公立學校面對少子化的壓力相對較小,加上教師法的保障,公校老師對市場競爭感受少很多,更容易有安於現狀的心態。較遺憾的是有些想積極改變的老師,無法在校內獲得支持,甚至被視為不合群的異類,導致熱情逐漸被磨滅。

所幸仍有不少優質的老師,秉持教育理想和熱忱,持續追求更好的教學品質,而隨著網路社群的發展,這些原本零散在各校的力量得以聚集起來,有助於強化老師改變的信念。政府和學校應更積極給予這些老師支持,讓更多教師或家長看到不同的教學可能與選擇,才能造福更多學子。

(圖照:aslysun / shutterstock.com)

別讓大人的眼界限制孩子的夢想
閱讀更多

別讓大人的眼界限制孩子的夢想

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友人分享對國內外教育的差異,他發現國內的青少年對自己的未來沒有太多想法,即便有目標,也多半是考上明星高中或大學;但國外的孩子,許多很小就夢想著未來的職業或工作,很少會以考上某間學校為志向。

進一步探究這個差異,他認為除了學校教育和升學制度不同外,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是一大關鍵。國外家長較會鼓勵孩子嘗試各種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甚至陪著孩子一起探索,允許孩子天馬行空的作夢;反之,國內家長關注的焦點多偏向孩子現階段的課業成績,及對升學的影響,常灌輸孩子進好學校是最重要的目標,因為那會影響未來人生的發展。他下了一個結論:孩子對未來的想像,取決於大人的眼界。

這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觀點,許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能欣賞孩子的各種夢想,但隨著孩子長大,家長欣賞孩子的角度開始不同,稱讚孩子的標準也逐漸嚴苛,對孩子的期待也越來越明確,多數孩子為了順從家長,只好收斂自己遠大的夢想,先顧好眼前的要求,漸漸的不敢作夢,有夢也不敢說出來。

這樣的壓抑,讓孩子無法正視內心的渴望,失去探索自我的需要,孩子會越來越不認識自己,只能追求他人期待的樣貌,或進一步把他人的期待內化成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結果好不好?因人而異,難以定論!但或許更凸顯現今許多大學生不知所學為何?找不到未來目標的問題!

當我們在批評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批判年輕人消極,沒有競爭力時,或許也要想想,是否因為長期以來父母師長的狹隘眼界,限制了他們對自己的想像,磨滅掉他們追求夢想的勇氣和機會

(圖照:Rawpixel.com / shutterstock.com)

學校教育也要專業的服務
閱讀更多

學校教育也要專業的服務

隨著教育思潮的轉變,學校教育的觀念與型態也不斷在演進,學校的運作、親師生的關係,都更加重視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對於這種學校變成更像服務業的說法,有些人批評這是貶低教育專業,是師道的沉淪。

從投身教科書出版到興辦學校,對於學校教育的變化有深刻的感受,也認為學校教育要像服務業並不是自貶身價,相反的,卻可以是另一種專業的呈現。就像一家高級餐館,必定重視所有環節,透過嚴謹的管理和高度的自我要求,才能提供顧客最好的料理和服務。這樣的專業展現,並不會因其為服務業而被輕忽。

傳統的學校教育是生產導向的,學校有如工廠一般,專注生產出符合標準的產品,再透過層層篩檢,過濾淘汰掉不符合期待的瑕疵品。現今的教育主張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學校應該要能創造適性學習的環境,提供多元發展的機會。換句話說,學校教育的專業要能關注並成就每個孩子,讓他們得以感受到學習的美好,進而努力學習,並且在離開學校之後,願意持續不斷學習。反之,老師教學能力再高,經驗再豐富,無法讓學生喜歡,不能激發學習動機,也是枉然。

學校教育目的之一是幫助學生學習成長,找到自己的未來志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追求更好的發展,並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因此,學校引進服務業的概念,並非是一味的討好學生,或無條件的配合家長,而是要基於教育原理原則,把學生當作學習主體,盡可能去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同時,學校要有明確、堅定且符應教育趨勢的辦學理念,才能讓教職員展現教育專業,提供最佳的教育服務。

(圖照:Twinsterphoto / shutterstock.com)

多稱讚肯定 當個受歡迎的長輩
閱讀更多

多稱讚肯定 當個受歡迎的長輩

朋友聊到年假期間最痛苦的事,竟然是帶小孩與親友聚會,一方面孩子與那些長輩不熟,二來青春期的孩子又特別不愛理人,光是要孩子勉強擠出笑容打招呼就很不容易,偏偏遇到那種愛說教,喜歡給建議的長輩,一會兒提醒要多參加營隊和志工,說對升學很重要,一會兒說未來趨勢如何發展,要好好選擇科系。原本就心不甘情不願的孩子,當場就擺臭臉,害他一直想辦法轉移話題,整頓飯吃的食不知味,就怕孩子忍不住想當場閃人。

就以升學這件事來說,長輩其實不瞭解現今的政策制度,就只是用自身過去的經驗,或者隨便拿別人的案例來給意見,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未必有幫助。難怪朋友的孩子會抱怨:在學校裡老師都已千叮嚀萬交代,聽得都快煩死了,過個年吃個飯還要來聽不懂的人長篇大論!

這幾年每逢年節,網路上就出現類似「最不受歡迎的問題」的討論,顯然年輕人對於許多長輩關心的話題很感冒,例如:結婚沒?讀哪裡?做什麼?這種看似關心的問候,本來就容易戳到他人的痛處,如果接踵而來的是各種褒貶評論,或者自以為是,但不見得受用的建議,的確會讓人覺得無趣又無奈。

現在的年輕人接觸的資訊量非常龐大,雖然人生經歷較少,懂得不見得比長輩少,也常有自己的主見,給建議適當的提點就好,說多了只會被嫌煩。與其依老賣老的說教,不如當個受歡迎的長輩,抱持好奇心,多試著瞭解年輕人喜歡什麼?流行什麼?多稱讚肯定,少批評指教,當他們覺得頻率相近,隔閡縮小,就容易有共同的話題,也更能從彼此身上獲得不同的學習。

(圖照:Dragon Images / shutterstock.com)

換個地方爬起來 讓學習更有自信
閱讀更多

換個地方爬起來 讓學習更有自信

一次用餐的場合,聽到鄰桌的媽媽對女兒講著「龜兔賽跑」的故事,當媽媽準備引導孩子要有毅力堅持到底的道理時,孩子突然冒出一句「烏龜為什麼一定要跟兔子賽跑呢?」媽媽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說故事就是那樣寫的!當下內心也受到一些衝擊,從小聽故事,怎麼從沒想過這問題?

想起一位身在醫師世家的友人被問到是否希望孩子也能學醫繼承衣缽?他果斷給了否定的答案。他說當年就是在家庭期待下,逼自己選擇這條路,歷經幾次挫折勉強達到「父母的目標」,中間的痛苦煎熬曾讓他想放棄一切,儘管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讓人羨慕,但那痛苦的記憶一直揮之不去,除非孩子自己願意且有能力,否則他不願讓孩子重蹈覆轍。

過去我們常被灌輸勤能補拙的觀念,要有愚公移山、不屈不撓的精神。然而這些道理並不一定適用在所有的學習上,科學研究證實,每個人的腦部神經發展不同,順著專長能力發展,學習成效才會更大。

偏偏仍有些父母相信自己的遺傳,堅信孩子有潛力,認為只要加倍努力一定可以做的到。逼孩子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不擅長或不喜歡的事物,得到的卻只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帶來悔不當初的傷害。更多的父母雖不那麼極端,卻也都在孩子實在無法應付傳統的學習競爭後,才體悟到應該給孩子走適合自己的路,可惜的是,孩子已經浪費許多青春,折磨掉許多熱情。

龜兔賽跑畢竟是寓言故事,現實中相信少有人會選擇這樣沒有自信的競爭。我們常說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然而學習這件事,如果孩子經常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很可能那就不屬於他的舞台,不妨讓他換個地方爬起來吧!

(圖照: CGN089 / shutterstock.com)

別吝於讚美孩子
閱讀更多

別吝於讚美孩子

在學校活動中聽幾位家長聊著孩子的學習,一位媽媽抱怨孩子的數學很差,請了家教也沒有起色,一旁的孩子很不服氣的說「我其他科都九十幾分,你都不說,就只會說我數學不好!」另一位家長見狀先誇了那孩子,接著又補上「哪像我家孩子幾乎每科都很糟,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他的孩子則羞愧的低著頭,完全不敢反駁。

事後回想這種對話一點都不陌生,許多家長都不吝於讚揚別人的孩子,即便不瞭解,也會設法找出可以的稱許的理由;同時又常「謙虛」的嫌棄自己的孩子,就算在他人眼中已經很優秀,也總能挑出不夠好的地方,期待有更完美的表現。

不知道是否因儒家道德觀的影響,或者不希望被人認為自己驕傲,延伸出這種「嚴以律己兒,寬以待人子」的態度。然而這種大人之間的客套,聽在孩子的耳裡,卻成了一次次的挫折打擊,覺得自己怎麼努力,總是達不到父母的期待標準,得不到該有的肯定。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不僅難有自信,對學習也容易缺乏動力。

其實設身處地想,大人自己都不喜歡在他人面前被嫌棄、責罵,甚至羞辱,就算知道自己不夠好,至少也希望在外人面前留點面子。孩子的心智成熟度更低,處理這種負面感受的能力不如大人,往往只會默默承受,長期累積在心中,傷害也在無形中產生。

察覺孩子的優點,適時且適切的讚美孩子,是每個家長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就算不好意思老王賣瓜,也不必刻意在別人面前數落自己孩子。對多數孩子來說,鼓勵會產生更多動力,不是要漫無目的的稱讚,而是針對具體的行為表現給予肯定;且肯定其努力的過程,往往會比稱讚其結果更有意義,更能幫助孩子掌握努力的方向。(作者為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圖照: Colorfuel Studio / shutterstock.com)

創造更多孩子展現的機會
閱讀更多

創造更多孩子展現的機會

朋友的小孩原本很喜歡說話,熱愛表演,雖然學業成績不算好,但總是充滿自信,還常說自己以後要當個有名的Youtuber。然而升上高年級後,他漸漸失去笑容,越來越安靜,常一個人悶悶不樂,甚至會莫名躲在房裡偷偷哭泣。

朋友原以為是課業壓力讓他負荷不了,或者是青春期的交友煩惱,經過幾次關心詢問,才知道孩子兩三年來每次爭取代表班級參加演講比賽和朗讀比賽,卻都沒有被選上。他自認演說能力不比其他人差,偏偏老師總把機會給了別人,漸漸的他覺得自己因為書讀不好,就被當成笨學生;因為愛表現,被認為是會不受控的學生,所以老師總是選那些成績好又聽話的學生。

朋友無奈的說,實際狀況是否如孩子所想他不得而知,也不好意思去找老師瞭解原因,怕被當作恐龍家長,只能鼓勵孩子不要氣餒,相信會有機會讓他展露才華。

類似的情形在學校裡並不少見,尤其那種班際比賽,師長們常為了「班級榮譽」,挑選他們覺得最強的學生出賽,於是怎麼挑都是那幾位固定的學生,幾次下來其他人也就懶得去爭取。有時還會產生月暈效應,覺得成績好的孩子其他能力一定也好,不自覺的總是推派心中的「好學生」,忽略其他學生的潛力和渴望。

學校是創造學習機會的場域,校內辦理各種競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讓更多學生透過練習和參賽的過程,獲得學習和激勵。師長在安排人選時,除了勝負考量,不妨用更周全的機制,讓更多孩子有嘗試和表現的機會,當參與的學生越多,人才被發掘的機會就越多。班級榮譽只是一時的,但學生若因一次的參與而激發出潛能,卻可能影響其一生的成就。

(圖照: eggeegg / shutterstock.com)

每個孩子都可以是高材生
閱讀更多

每個孩子都可以是高材生

在許多場合中可以發現,有些父母看到別人家小孩成績優異,考上名校,總會以羨慕的眼光,稱讚其為高材生,前途似錦,然後回頭怨嘆自己的孩子不成材,腦筋不好,不會讀書,將來不知要做什麼好?

這也可算是常見的智育導向迷思,尤其在華人社會,習慣以學歷高低來預判一個人未來成就,所以常會說國立大學醫科高材生,卻不太有人會講某高職餐飲科的高材生。然而「高材生」這個詞,應該是指在某方面有優異能力和成就的人,不該侷限在那些很會讀書考試的學生,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吳寶春、戴資穎、周杰倫這些人的技術和成就足以稱為高材生!

另一方面,大家也容易把高材生想成為「高才生」,覺得他們必然是天生有才華,夠聰明,學習能力特別強,輕鬆就可以做到別人難以達到的成果,因此在學習上容易聯想到那些資優生或學霸。這種偏見會忽略努力的重要,覺得天分才是必要。實際上,高才生未必能成為高材生,那些在各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物,鮮少只靠天分就夠的,多數是經過長期努力,熬過一般人無法負荷的辛苦,才能磨鍊出優於常人的才能,達到傲人的成就。

在傳統的學習體制中,許多孩子的才華不被看見或重視,只能跟著追求那些他不擅長的目標,埋沒了許多潛在的高材生。人各有志,因其各有才;也唯有順其才,才能助其得志。現今的教育強調適性揚才,就是要幫助孩子察覺自己的興趣和潛能,進而點燃學習的欲望,鼓勵他在擅長的領域付出更多心力,追求更高的目標,如此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高材生。

(圖照: Master1305 / shutterstock.com)

 
最前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